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1)
2023(12797)
2022(11051)
2021(10737)
2020(8858)
2019(20764)
2018(20621)
2017(39173)
2016(21455)
2015(24415)
2014(24472)
2013(24037)
2012(22141)
2011(20162)
2010(19779)
2009(18026)
2008(17398)
2007(14921)
2006(12910)
2005(11358)
作者
(61636)
(51104)
(50691)
(48366)
(32567)
(24273)
(23104)
(20320)
(19561)
(18133)
(17449)
(17355)
(16274)
(16203)
(15810)
(15752)
(15233)
(15036)
(14529)
(14489)
(12704)
(12666)
(12242)
(11566)
(11334)
(11288)
(11207)
(11204)
(10287)
(10198)
学科
(83711)
经济(83610)
管理(58038)
(52731)
(43125)
企业(43125)
方法(38792)
数学(33896)
数学方法(33550)
中国(25325)
(21986)
(19666)
(19581)
业经(17419)
(16996)
贸易(16988)
(16584)
(16204)
地方(15455)
农业(14238)
理论(14233)
(13778)
(13256)
银行(13210)
环境(13123)
(12690)
(12588)
金融(12580)
技术(12412)
教育(12343)
机构
大学(303645)
学院(298593)
(121240)
经济(118735)
管理(117562)
研究(106637)
理学(101861)
理学院(100689)
管理学(99044)
管理学院(98506)
中国(79165)
(66228)
科学(66068)
(53689)
(53309)
研究所(49438)
(49158)
中心(46739)
业大(45194)
财经(43265)
北京(42410)
(41530)
(40482)
师范(40077)
(39627)
(39012)
农业(38756)
经济学(36569)
(33613)
经济学院(32953)
基金
项目(208792)
科学(163655)
研究(153345)
基金(151814)
(133373)
国家(132297)
科学基金(112277)
社会(95608)
社会科(90515)
社会科学(90492)
基金项目(80330)
(78892)
自然(72792)
自然科(71114)
自然科学(71093)
教育(70213)
自然科学基金(69809)
(67838)
资助(62979)
编号(62096)
成果(51446)
(46900)
重点(46667)
(44185)
课题(43203)
(43015)
创新(40175)
教育部(40073)
科研(39909)
国家社会(39583)
期刊
(129003)
经济(129003)
研究(90748)
中国(57721)
学报(50096)
科学(45630)
(44534)
管理(42541)
(38343)
大学(37491)
教育(36571)
学学(34928)
农业(31511)
技术(25054)
(23443)
金融(23443)
经济研究(21437)
财经(20704)
业经(19749)
(17694)
图书(17453)
问题(16948)
(16706)
科技(14651)
理论(14552)
(14209)
技术经济(13765)
世界(13688)
(13622)
实践(13144)
共检索到436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雅娴  莫作钦  徐亭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据统计,学科已达四千多个。如此众多的学科,如何科学地、实用地分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艰巨、复杂的研究课题。妥善地处理好当代科学高度综合、分化、交叉、互相渗透的网状结构与实用线性分类体系的关系,需要作大量研究、论证。七十年代以来,美、苏、德、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董海龙  
统计学科体系及其分类是统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围绕中国两次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探讨其中有关统计学科分类的变化、进展、问题和症结,并结合"大统计"思想在中国践行的历程,提出若干新的理论思考。文章认为:数理统计学与经济统计学之间并非简单的"理论"与"应用"关系;目前的统计学科分类体系还值得斟酌和改进;大统计学已经超越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范畴,具有独特的跨学科门类性质;同时,大统计学只是一个松散的学科群,其分支大都具有"学科归属的二重性"。充分正视这些学科特点,可为正确处理我国高等院校的统计专业设置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海英  张建东  杨立英  沈哲思  
[目的/意义]梳理算法构建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相关研究,归纳总结现有研究尤其是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首先,界定算法构建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的概念和内涵,从3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其次,根据构建流程从构建数据关系、聚类方法和描述学科领域几个步骤整理相关研究。最后,梳理学科分类体系特点,以及在构建领域数据集、描述学科结构和学科标准化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目前各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算法构建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及其应用目前仍然是科学计量学的前沿问题。随着分类数据可获取性提高,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的接受度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但依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①由于缺少广泛认可的大范围的金标准数据,目前算法构建的论文层次分类体系的准确性还存有争论,相似度算法的优劣还未有统一结论;②以计算得到的关键词给聚类结果进行命名是目前的主要方式,但可读性较差、不利于使用者快速了解各类别内容;③在应用中与其它分类体系的比较研究还较少,没有充分揭示论文层次分类体系的特性。未来可在构建领域数据集、描述学科结构和学科标准化等主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结合深度学习的文档表征技术和文档总结技术解决传统算法的不足,并探索论文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分类体系构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曦临  刘宇  叶继元  
对现行的《本科生专业目录》、《研究生专业目录》、《学科分类代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及《社科院目录》的学科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照国外主要的学科分类体系的设置情况,找出国内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阐明目前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目录及其分类标准亟待修正与调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马健生  滕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中国教育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了立体、深入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全景式样态和内部运行逻辑,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学校一线,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学校组织五个维度,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实证方法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真实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学校的整体样态,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中国学校画卷。
关键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人怀  孙东川  
分析了现行版《学科目录》第12学科门类存在的问题。认为管理应该是大管理,"管理科学"应该是管理研究领域最大的概念,且应作为学科门类的名称。鉴于中英文语义差异较大,建议用汉语拼音Guanli表达管理,用Guanli Science(GS)表达管理科学,用Guanliology或Guanlixue表达管理学,加上原有的英语单词,构成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学话语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燕  铁晓锐  
从专家遴选与问卷发放、评价实施、问卷回收、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分析了当前对中国学科进行国际声誉评价的现状。发现存在西方主导评价、学科标准差异明显、人文社科领域评价面临挑战、评价实施存在不足等问题与困境。提出秉持开放、平衡的中国学科国际声誉评价理念,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学科国际声誉评价体系,改进学科国际声誉评价实施体系,构建中国学科国际声誉评价的长效机制等评价中国学科国际声誉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构建学科声誉评价中国标准、合理评价学科国际声誉提供新思路。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朱敏  傅蕾  陶孟祝  
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以知行并重——融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以重温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意涵和再辨其相互关系为起点,以重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内涵和回溯其过往政策与实践为切入,在着力分析教育系统之"内""外"现实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力求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尽可能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琳  
应用基于期刊"引文-文本"拟合相似度的混合聚类算法对Web of Science中SCI、SSCI、A&HCI收录的8 305余种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并将期刊混合聚类结果与基本科学指标ESI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聚类结果与ESI体系相一致的期刊,认为其具有较强的"学科关联度",定义为相应学科领域的"学科内核",其余部分则为"学科外围"。"内核期刊"界定了相应学科的核心知识范围,"外围期刊"则诠释了不同学科的分化和交叉融合等结构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慧珍  
[目的/意义]对比学科评价中常用数据库学科分类体系,实例分析学科分类差异对学科评价服务的影响,以引起高校图书馆对不同数据库学科分类差异的重视。[方法/过程]对学科评价中几个常用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梳理,并对JCR收录的11 681种期刊进行数据库的学科类别映射,详细阐述数据库之间的学科分类差异。结合图书馆学科评价的内容,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为例,分析学科分类差异对学科评价的影响。[结果/结论]数据库学科分类差异会对图书馆学科评价中科研产出分析、科研影响力评价、科研人员评价3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减小影响的几点建议,为图书馆学科评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文化分类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西方众多文化流派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而言,这些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为学校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直接依据及逻辑;为其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领域和视角;能够厘清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学理纠结和现实困惑。其结果是:加深中国学校文化的研究内容,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使我国学校文化研究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从公开文本进入到隐藏文本层面,从而彻底回答文化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解决文化研究匮乏和文化建设现实困惑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就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 ,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 ,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 ,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 ,直面教育实践 ,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亚平  
成人教育学科的形成及发展有其内在逻辑推动力,对成人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成熟度。综合研究近十年来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与分类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行进轨迹。本文梳理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分类的依据及具体方法,并前瞻性地指出未来结构分类的可能性特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Trevor Sofield  陈胜容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1国家背景教育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汉朝(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时期,汉武帝采纳伟大哲学家孔子(公元前660年左右)的儒家学说作为其治国之道,公元前124年建立了"太学"专门培养国家官吏,教授儒家五经。传统教育观念继承了孟家学说(前文引用的),全国科举考试(在当代中国仍然举行着)的建立很大程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庆波  
美国中国学的最终创立者远东学会产生于美国东方学会并在初期与之联合,而东方学会是美国传统汉学研究的大本营。中国学研究在美国汉学内部发端是由美国汉学的特性所先天决定的,也是当时美国现实需求和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汉学与中国学的初期合作并未能掩饰双方在学术主张上的根本差异。研究美国中国学的发端史能揭示汉学与中国学最初的关联与纠葛,从双方的决裂过程彰显二者的差异。通过研究美国东方学会、远东学会、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等美国重要涉华研究机构和组织在中国学发端期的互动,可以反映美国中国研究的一段发展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