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8)
2023(8505)
2022(6761)
2021(6292)
2020(5102)
2019(11491)
2018(11186)
2017(20699)
2016(11479)
2015(13374)
2014(13144)
2013(12741)
2012(11802)
2011(10888)
2010(10679)
2009(9533)
2008(9457)
2007(8134)
2006(7428)
2005(7172)
作者
(32426)
(27134)
(27076)
(26054)
(17372)
(12997)
(12232)
(10583)
(10550)
(9576)
(9536)
(9212)
(8856)
(8853)
(8816)
(8470)
(8016)
(7892)
(7838)
(7557)
(7086)
(6623)
(6545)
(6202)
(6199)
(6091)
(5980)
(5779)
(5495)
(5485)
学科
(50442)
经济(50388)
管理(25422)
(24232)
中国(19375)
方法(18861)
(17257)
企业(17257)
数学(16968)
数学方法(16793)
(14818)
(11334)
贸易(11325)
(11104)
业经(11001)
(10597)
农业(9659)
(9637)
(9495)
地方(9459)
(8720)
(8286)
银行(8272)
(8084)
(7761)
金融(7760)
(7270)
发展(7204)
(7182)
环境(7120)
机构
大学(165134)
学院(161356)
(74092)
经济(72929)
研究(66870)
管理(54834)
中国(50448)
理学(46552)
理学院(45895)
管理学(45120)
管理学院(44792)
科学(38876)
(36837)
(34203)
(32056)
研究所(31454)
中心(28571)
(27190)
财经(25617)
(25411)
师范(25200)
经济学(25108)
(23957)
北京(23923)
(23920)
(23658)
经济学院(22594)
业大(21378)
农业(21175)
师范大学(21140)
基金
项目(108213)
科学(86167)
研究(80557)
基金(80384)
(71797)
国家(71255)
科学基金(59476)
社会(52987)
社会科(50262)
社会科学(50251)
基金项目(41397)
(38294)
教育(38012)
自然(36251)
自然科(35464)
自然科学(35456)
自然科学基金(34850)
(34523)
资助(32516)
编号(30893)
成果(26345)
重点(26173)
(25948)
(24581)
中国(24241)
国家社会(23756)
课题(22997)
教育部(22370)
(21888)
(20807)
期刊
(80564)
经济(80564)
研究(56303)
中国(37164)
学报(26057)
教育(25655)
科学(25488)
(25391)
(22953)
管理(21406)
大学(20086)
学学(18506)
农业(17408)
(15443)
金融(15443)
经济研究(14627)
技术(14397)
财经(13497)
(11912)
问题(11473)
(11337)
(10976)
世界(10944)
业经(10692)
国际(10472)
资源(8311)
技术经济(7267)
(7120)
(7103)
论坛(7103)
共检索到25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学校德育课程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演进历史的剖析,从文化学的视野揭示了学校德育课程近代化的三个特征:一是德育课程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的转换;二是德育内容选择的中西文化价值取向;三是德育教科书从《修身》到《公民》的演进历程和时代变迁,从而初步概括和提出了近代学校德育课程演进的历史逻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学风  
WTO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事实 ,它对政治、思想及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入WTO给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改革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法 ,加强学校德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主动迎接WTO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挑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邓达  
道德知识,不仅包括人们的道德观念系统,而且包括道德行为方式;不仅是群体类意识,也属于个体知识。学校德育课程作为道德知识的组织平台,框定了道德知识在学校场域中的生存命运。由于对道德知识理解上的表面化、片面化,道德知识在当前德育课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局限。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要遵循"一个维度、三个层次"的道德知识选择原则来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并依据道德知识的不同类型,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亚娟  
情感教育是指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学校德育课程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系统支持儿童情感、道德发展需要学校的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本研究基于情感教育视角对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分析发现,学校德育课程存在课程理念情感价值模糊、课程实施缺乏对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把握、课程内容缺少情感专题设计、课程环境忽视情感性环境营造、课程评价缺少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等问题。建议中小学进一步明确: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灵的课程理念;明确学生情感发展特征与规律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依据;系统化中小学情感教育课程;营造与完善学校情感性环境;做好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学校多维度、全时空、广路径进行整体营造符合学生需要的情感教育场,发展学生的情感品质,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力与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卫芳  
德育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六年多,德育课程在实施层面实效究竟如何尚无定论。在认为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具备科学性的假设前提下,运用问卷调查法从课程开设、师资培训、师生关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总体评价七个方面分析了德育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臣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评价的理念,从交往的角度重新审视课程评价。交往性课程评价以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和有效为基点,能够促进多元评价主体之间经过真诚地沟通,逐渐获得共识,并将所获得的共识运用到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中去。要想实现多元化、民主化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需要加强体现交往理念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平台建设;畅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沟通渠道;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与完善德育课程评价的回应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政秋  
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开阔视野,借鉴国外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德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了德育课程管理、内容、结构、目标等七个方面改革趋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晓乐  
对河南省10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设和实施情况的调查显示,中职德育教学存在课程资源匮乏、课堂师生互动不充分、德育师资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较少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必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统筹各类资源,统一德育管理制度,坚持职业化的方向,形成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学良  
中国学生对西方社会科学误解的三个根源○丁学良一引言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笔者有机会在数所大学和研究院里任教、作研究或参与短期学术交流项目。这些大学和研究院分别属于三个华人社会———香港、中国大陆和台湾,及两个西人社会———美国和澳大利亚。本文便是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马健生  滕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中国教育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了立体、深入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全景式样态和内部运行逻辑,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学校一线,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学校组织五个维度,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实证方法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真实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学校的整体样态,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中国学校画卷。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辉  黄琳娜  
本文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队伍素质、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探讨并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方案增强实效性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兵  
在近代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在校女生出路问题逐渐突显。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提倡下,专门针对女生的职业指导在中国出现。一些学校开展的女生职业指导,依据社会职业需要和女性身心特质,在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在校女生提供具体建议。但综合来看,早期的女生职业指导存在探索的起步时间较晚,实际受惠对象有限,理论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这启示当前,职业指导应注意对象的性别特征,要加强对女子职业指导的基础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佘双好  
本文在对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流派述评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指出了其理论的不足和缺陷 ,以期求得对我国德育课程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