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2)
- 2023(11567)
- 2022(9590)
- 2021(9255)
- 2020(7577)
- 2019(17442)
- 2018(17282)
- 2017(31267)
- 2016(17854)
- 2015(20614)
- 2014(20604)
- 2013(19912)
- 2012(18432)
- 2011(16690)
- 2010(16858)
- 2009(15534)
- 2008(15553)
- 2007(13755)
- 2006(12316)
- 2005(11300)
- 学科
- 济(62133)
- 经济(61948)
- 管理(52991)
- 业(46688)
- 企(37668)
- 企业(37668)
- 财(30883)
- 中国(28523)
- 方法(26344)
- 数学(21943)
- 数学方法(21748)
- 教育(20446)
- 制(19912)
- 农(17588)
- 业经(14738)
- 务(14599)
- 财务(14573)
- 财务管理(14527)
- 财政(14379)
- 企业财务(13838)
- 贸(13789)
- 贸易(13780)
- 理论(13721)
- 易(13575)
- 学(13405)
- 体(12830)
- 银(12212)
- 银行(12205)
- 行(11647)
- 政(11623)
- 机构
- 大学(247371)
- 学院(238193)
- 济(101800)
- 经济(99642)
- 研究(88141)
- 管理(85908)
- 理学(73077)
- 理学院(72173)
- 管理学(71173)
- 管理学院(70664)
- 中国(64404)
- 财(57635)
- 京(53920)
- 科学(47013)
- 所(42911)
- 财经(41443)
- 范(39534)
- 师范(39328)
- 中心(38376)
- 研究所(38020)
- 经(37736)
- 江(36589)
- 北京(35542)
- 教育(33254)
- 经济学(33215)
- 师范大学(32592)
- 院(31563)
- 财经大学(30596)
- 经济学院(29755)
- 农(29703)
- 基金
- 项目(151383)
- 科学(122210)
- 研究(121646)
- 基金(110608)
- 家(94241)
- 国家(93356)
- 社会(80793)
- 科学基金(79819)
- 社会科(75583)
- 社会科学(75563)
- 教育(62195)
- 基金项目(56653)
- 省(55234)
- 编号(50748)
- 划(49272)
- 成果(46404)
- 自然(45770)
- 自然科(44732)
- 自然科学(44722)
- 资助(44627)
- 自然科学基金(43983)
- 部(37797)
- 课题(37328)
- 重点(35328)
- 制(34861)
- 教育部(34052)
- 国家社会(33821)
- 性(33143)
- 发(32709)
- 人文(31464)
共检索到38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祥云 徐晓
学前教育由市场供给存在效率与公平缺失,理应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承担应有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社会福利,政府对其投入十分有限,学前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确保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作为社会福利的学前教育供给模式,真正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间事权划分清晰、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明确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制度。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社会福利 公共服务 财政保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臣
<正>党的二十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强化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等要求。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普及普惠且有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构建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制度是其中的关键与核心。徐晓的著作《中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正是基于新时期的新命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邬平川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学前教育的投入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没有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政府责任缺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到位,导致学前投入严重不足。构建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立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占兰 高丙成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前教育现状,构建了由四项一级指标和六项二级指标构成的中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和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指数进行统计计算,结果显示,2003—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东、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特点。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省份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省份间差异不大;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则在全国平均线以下,各省份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莉 李玲 叶晓阳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不仅具有早期人力资本开发功能,还兼具家庭育儿支持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学界关于学前教育在生育支持方面的效应研究较为不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验证了中国始于2010年的学前教育改革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对生育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公办园入园机会扩张使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数量提高约0.2个;公办园入园机会扩张对高收入、高学历、低生育期望育龄妇女的生育支持效果显著。这表明,可负担、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可及性扩展有助于扭转收入与生育率、学历与生育率的负相关状况;有助于促进低生育期望妇女的“多孩”生育行为。这一研究为厘清学前教育规模扩张的生育支持路径、评估其生育支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相关部门把握政策成效、完善学前教育和托育的生育支持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 ,教育财政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公共财政制度下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构建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教育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杨元杰 张洵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现实状况出发,以公共服务的供给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从理论上提出了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关系的逻辑矩阵,并运用实际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差距以及公共财政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金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陆军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近期确立的政府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成功建设始终离不开公共财政制度作保障。必须加快以公共化为取向的财政体制变革,改革公共收入制度、公共支出制度,并逐步理顺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财权事权划分。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公共财政 公共收入 公共支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丽秋 李莉
本研究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基于2010年启动的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导致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的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策略识别幼儿园入学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提高幼儿园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幼儿园的入学率,而入学幼儿园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数列测试成绩,但是对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对来自社会经济状况较低家庭的儿童影响更大。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艳春 戴建兵
该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的内容和保障原则,对其财政资金支持需求进行预测,并估算我国在各个阶段的财政供给能力。结论表明:我国GDP在今后40年中要保持4%-8%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要确保达到21%-27%,才能满足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需资金。最后,提出加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资金筹集的建议: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资金来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社会福利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
适度普惠 社会福利 财政支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政府在提供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问题,分析了提供公共服务不足的体制性原因,即基层财政的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探讨了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即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完善财政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试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将其并入一般转移支付形式,科学界定专项转移的标准,控制其准入的条件和规模,完善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人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也明确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柏檀 王水娟 李芸
从经济学来看,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正当性来源于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学前教育的市场供给明显不足。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目的,恰在于通过对其正外部性的合理补偿,以提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本文从公共外部性、社会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外部性特征,并从外部性的"内部化"角度,重新审视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投入中的公平导向、政府间投入责任的安排、对贫困幼儿的资助政策、以及财政投入方式的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外部性 财政投入 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