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8)
- 2023(9672)
- 2022(7910)
- 2021(7273)
- 2020(6038)
- 2019(13631)
- 2018(12820)
- 2017(23815)
- 2016(12922)
- 2015(14409)
- 2014(13744)
- 2013(13758)
- 2012(12811)
- 2011(11882)
- 2010(11542)
- 2009(10654)
- 2008(10626)
- 2007(9057)
- 2006(7994)
- 2005(7041)
- 学科
- 济(55913)
- 经济(55847)
- 管理(33956)
- 业(32895)
- 方法(26298)
- 企(24788)
- 企业(24788)
- 数学(23928)
- 数学方法(23739)
- 中国(17698)
- 农(15088)
- 贸(14461)
- 贸易(14456)
- 易(14191)
- 财(13014)
- 学(12759)
- 业经(11154)
- 农业(10094)
- 制(9764)
- 银(9205)
- 银行(9155)
- 环境(9114)
- 融(8933)
- 金融(8932)
- 行(8834)
- 技术(7967)
- 出(7894)
- 关系(7531)
- 务(7361)
- 财务(7356)
- 机构
- 大学(198095)
- 学院(192872)
- 济(87741)
- 经济(86579)
- 研究(75351)
- 管理(70337)
- 理学(62162)
- 理学院(61372)
- 管理学(60286)
- 管理学院(59956)
- 中国(56299)
- 科学(47378)
- 京(42143)
- 农(41865)
- 所(39420)
- 研究所(36843)
- 财(36347)
- 农业(33652)
- 业大(33505)
- 中心(32095)
- 财经(30391)
- 经济学(29097)
- 经(28182)
- 北京(26508)
- 经济学院(26490)
- 院(26435)
- 江(25595)
- 范(24353)
- 科学院(24215)
- 师范(23970)
- 基金
- 项目(137942)
- 科学(109212)
- 基金(105226)
- 家(96644)
- 国家(95934)
- 研究(92081)
- 科学基金(80006)
- 社会(62921)
- 社会科(59881)
- 社会科学(59867)
- 基金项目(55280)
- 自然(53018)
- 自然科(51913)
- 自然科学(51889)
- 自然科学基金(51055)
- 省(49479)
- 划(44437)
- 资助(42745)
- 教育(41582)
- 重点(32174)
- 编号(32150)
- 部(31979)
- 发(29400)
- 创(28896)
- 国家社会(28514)
- 中国(27567)
- 科研(27313)
- 创新(27277)
- 计划(27105)
- 教育部(26910)
共检索到27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凤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劳动力流动是单个人而非全家流动,已婚女性劳动力流动倾向远远低于已婚男性,结果,儿童和女性更容易留在农村。文章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和持续数据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了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特征条件下,文章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显著提高了离婚率。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而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模式的成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持续数据模型 婚姻不稳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鲁建坤 范良聪 罗卫东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高升的离婚率,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人口迁移率等诸多因素及变换包括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多种回归模型后依然稳健。基于婚姻的契约理论,文章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识别出大众传媒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即通过瓦解有助于增强婚姻稳定性的传统社会规范,增加家庭生活预期效用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改变家庭生活闲暇消费模式并降低有助于婚姻稳定的婚姻生活专用资本投入等渠道影响婚姻稳定性,降低已婚者遇到重大家庭矛盾时选择离婚的成本。为理解中国高升的离婚率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互联网普及 契约理论 离婚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维洋 周薇
文章选取了1985~201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粗离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个指标的时间序列,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变动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结论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地产价格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这种均衡关系。(2)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稳定性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离婚率并不存在因果关系。(3)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因此,为实现和谐家庭及和谐社会,房价要理性回归,政府应控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卫东
采用2016年在广州收集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婚姻家庭专项调查数据,探讨配偶替代与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迁入地地方婚姻市场中异性多于同性会显著降低女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迁出地地方婚姻市场的性别结构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对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性别比越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越好;迁出地便利性也仅对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迁出地位于山区会显著提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研究表明,在性别失衡和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女性拥有更多的再婚机会,使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离婚倾向,而男性农民工则倾向于维持当前婚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莫玮俏
本文对婚姻稳定性与生育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构建生育模型,将婚姻稳定性分为与生育率相关的内生部分和不相关的外生部分,分析得到,当外生因素不变时,婚姻稳定性和生育率处于均衡水平;当不利于婚姻稳定性的外生因素增强时,生育率降低。同时,利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分非流动和流动人口的影响差异来识别内生和外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总体正向效应,其中,农村非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人口流动对婚姻稳定性具有负的外部冲击,进而对生育率产生局部均衡影响,使得生育率降低。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生育率 均衡 变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未 解韬
文章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选取22~64岁组听力残疾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他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同个人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残疾人口的社会福利标准及工作参与率等,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关键词:
听力残疾人口 婚姻 家庭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丁金宏
抛弃代际关系探讨婚姻稳定性这种“去家庭化”的简约化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具有悠久传统家庭文化的中国。在家庭现代化变迁下,基于家庭关系结构从理论上探讨作为家庭关系重要内容的代际关系对中国夫妇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式离婚以及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费孝通“基本三角理论”为逻辑起点,动态刻画了现代中国家庭关系结构的扩展类型,尝试提出了“扩展家庭三角关系结构模型”,模拟了扩展家庭关系结构中子代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动力演化过程,包括青年夫妇是中心和枢纽、子女是关键支点、双方父母是重要砝码。最后从代际关系视角讨论夫妇与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关系、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平衡性对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家庭结构 代际关系 理论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经济增长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产出缺口、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者所有制结构等四大因素的影响,当产出缺口增加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97个点;当需求结构(最终消费率)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0.79个点;当产业结构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1.47个点;当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比)上升1%,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62个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供给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陕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仲齐 饶世达 蒲宗君
1993~1996,以T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为材料,对影响T型杂种小麦种子质量及其稳定性的核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不育系种子的粒重和发芽率仅分别相当于保持系的90%和50%左右,年份间的变异较大;有些不育系种子的发芽率在年份间的变异系数高达23.7%。只有极少数不育系的种子质量与保持系基本相同,且稳定性较好。不育系种子的皱缩程度和发芽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子,其粒重主要取决于不育系,发芽率则与双亲都有关系,当不育系种子的的发芽率在70%以上时,杂交种的发芽率与双亲发芽率的乘积呈高度正相关,r=0.850**。正反交试验表明,恢复基因可以有效地...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种子质量 稳定性 T型细胞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放 王洋洋 周蕾
2亿多名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20-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低,建筑装潢业、批发贸易零售业和制造业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和个体性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单位,参加单位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高。就业稳定性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类别差异,并且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就业稳定性类别差异的影响较强,而职业技能水平因素仅产生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