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3)
- 2023(3749)
- 2022(3049)
- 2021(3091)
- 2020(2553)
- 2019(6101)
- 2018(5899)
- 2017(11015)
- 2016(5778)
- 2015(6953)
- 2014(6601)
- 2013(6779)
- 2012(6552)
- 2011(6273)
- 2010(5934)
- 2009(5542)
- 2008(5341)
- 2007(4477)
- 2006(3957)
- 2005(3744)
- 学科
- 济(28845)
- 经济(28817)
- 方法(13225)
- 数学(12421)
- 数学方法(12366)
- 管理(12322)
- 业(12144)
- 中国(11768)
- 贸(8593)
- 贸易(8588)
- 易(8503)
- 农(8377)
- 企(7500)
- 企业(7500)
- 制(5769)
- 农业(5266)
- 关系(5159)
- 出(5015)
- 财(4990)
- 银(4848)
- 银行(4846)
- 行(4782)
- 融(4561)
- 金融(4560)
- 业经(4392)
- 发(4264)
- 环境(4249)
- 出口(4140)
- 出口贸易(4140)
- 口(4140)
- 机构
- 大学(88718)
- 学院(84526)
- 济(47754)
- 经济(47293)
- 研究(37328)
- 管理(30837)
- 中国(30407)
- 理学(26417)
- 理学院(26102)
- 管理学(25862)
- 管理学院(25691)
- 京(20039)
- 财(18945)
- 科学(18920)
- 所(18466)
- 经济学(16905)
- 研究所(16884)
- 中心(16306)
- 财经(15665)
- 经济学院(15280)
- 经(14675)
- 农(13735)
- 北京(13572)
- 院(12928)
- 财经大学(11861)
- 科学院(11716)
- 研究中心(11231)
- 范(11030)
- 师范(10977)
- 社会(10874)
- 基金
- 项目(56800)
- 科学(46047)
- 基金(44943)
- 研究(43034)
- 家(39608)
- 国家(39329)
- 科学基金(32901)
- 社会(30648)
- 社会科(29148)
- 社会科学(29145)
- 基金项目(22684)
- 教育(19332)
- 资助(19241)
- 自然(18896)
- 自然科(18493)
- 自然科学(18487)
- 自然科学基金(18218)
- 省(17145)
- 划(16334)
- 中国(16289)
- 编号(15308)
- 部(15278)
- 国家社会(14602)
- 教育部(13434)
- 成果(13408)
- 重点(13070)
- 发(12601)
- 人文(12002)
- 社科(11679)
- 大学(11654)
共检索到134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柴法臣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1982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定于1988年1月1日0时,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中国妇女生育节育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采用不等概率随机整群抽样,样本单位为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和集体户,样本总人口为215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嘉陵,陈萍
本文介绍“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并对方案的精度及设计效果进行了评估。在第一部分详细地叙述了调查所采用的分层四阶不等概率抽样方法及二重抽样技术,讨论了样本量的确定与分配。第二部分详细地讨论了总体目标量的估计及其方差估计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最后列出了若干目标量的实际精度和设计效果并就此作了讨论与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宏规,赵旋,王谦
198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主,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公安部的协助下,我国进行了一次以生育节育为主要内容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的必要性和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这次出生高峰期至少将持续到九十年代中期,人口增长的形势相当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旋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1年8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瑞典、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国的50名人口学,社会学专家、学者和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彭珮云主持,常崇煊副主任致开幕词。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宏规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提倡节制生育,有计划地发展人口,经过曲折和反复,70年代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计划生育活动。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人口调查结果证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在210多万人口中进行的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王丰
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15万多人,其中重点调查对象为15—57岁的已婚妇女467,162人,全国抽样比为1.982‰。这次调查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已婚妇女的怀孕史、生育史,节育史以及婚姻、哺乳、计划生育等67个项目。为了分析利用这次调查资料,研究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妇女生育节育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人口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这次调查资料进行质量检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藏耕,赵旋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0年11月1~3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口、医学、统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全国各省计划生育工作者共7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计生委副主任常崇煊同志出席了会议,浙江省副省长许行贯同志到会祝贺。 这次会议是针对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到调查的各个方面。会议划分为调查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
关键词:
生育模式 变化 晚育 二孩生育 城乡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季咏华
1982年人口普查对于了解中国妇女生育状况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结果已经整理出来。本文试就这些资料对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分析,以对目前生育水平做出正确估价,并找出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廷猷,李程
妇女的生育模式实际上是指育龄妇女在总体平均意义下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年),每个育龄妇女平均活产婴儿数具体在每个年龄上生育分布的形式。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妇女结构、人口政策的不同,妇女的生育模式差别很大。本文仅就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现状及变化情况作初步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平,朱楚珠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3个地区城乡的妇女生命周期变化,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了妇女生育期的缩短,为妇女参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计划生育将对妇女的老年阶段产生新的影响,未来妇女的养老问题须靠完善社会保障和增加自我生存能力才能缓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字 邓昌荣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年龄 健康程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利用 1 997年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就性别偏好对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偏好对中国妇女在家庭组建、避孕使用、流产选择、生育间隔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并用各种回归模型进行了检验。此外还对性别偏好对生育率的定量影响进行了估计。
关键词:
性别偏好 生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唐诗萌
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妇女生育模式和分孩次生育模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1995~2015年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动趋势,特别关注城乡差异、二孩生育及30~39岁组妇女的生育状况。结果发现,近20年来中国妇女的生育模式总体呈现出适龄生育为主、晚育为辅;一孩生育为主、二孩生育比例不断提升的格局。生育模式随时间推移表现为适龄生育组妇女的贡献率下降,晚育组妇女生育贡献率上升的态势,但近年来晚育趋势有所缓解;早育、高龄生育和多育比例有所提升;生育年龄向适龄回归的同时还有分散化的迹象。城乡生育模式基本一致,但二孩生育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生育模式的城乡变化趋势极为相似。
关键词:
生育模式 变化 晚育 二孩生育 城乡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