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4)
- 2023(10065)
- 2022(7534)
- 2021(6785)
- 2020(5154)
- 2019(11614)
- 2018(11087)
- 2017(21002)
- 2016(11114)
- 2015(12571)
- 2014(12311)
- 2013(12175)
- 2012(11539)
- 2011(10659)
- 2010(10666)
- 2009(9939)
- 2008(9833)
- 2007(8656)
- 2006(7953)
- 2005(7466)
- 学科
- 济(51764)
- 经济(51717)
- 管理(32684)
- 业(30245)
- 企(23572)
- 企业(23572)
- 方法(18700)
- 中国(18587)
- 数学(17013)
- 数学方法(16815)
- 业经(14615)
- 农(14199)
- 贸(14133)
- 贸易(14125)
- 易(13939)
- 财(12177)
- 产业(10754)
- 制(10546)
- 策(10320)
- 银(10097)
- 银行(10095)
- 行(9871)
- 信息(9099)
- 融(9032)
- 金融(9032)
- 农业(8988)
- 总论(8838)
- 信息产业(8615)
- 及其(7722)
- 环境(7608)
- 机构
- 大学(165669)
- 学院(164405)
- 济(80745)
- 经济(79426)
- 管理(62492)
- 研究(61827)
- 理学(52982)
- 理学院(52422)
- 管理学(51798)
- 管理学院(51456)
- 中国(49980)
- 财(36872)
- 京(35437)
- 科学(31901)
- 所(29580)
- 财经(28743)
- 中心(27771)
- 经济学(26604)
- 研究所(26596)
- 经(26500)
- 经济学院(23965)
- 江(23562)
- 北京(23369)
- 院(22570)
- 农(21549)
- 范(21464)
- 财经大学(21460)
- 师范(21297)
- 业大(18620)
- 州(18417)
- 基金
- 项目(105668)
- 科学(85393)
- 研究(81898)
- 基金(79759)
- 家(68900)
- 国家(68382)
- 科学基金(59012)
- 社会(55261)
- 社会科(52730)
- 社会科学(52722)
- 基金项目(39398)
- 教育(36854)
- 省(36498)
- 自然(34557)
- 自然科(33816)
- 自然科学(33807)
- 资助(33381)
- 自然科学基金(33262)
- 划(32036)
- 编号(31915)
- 成果(27074)
- 部(25175)
- 国家社会(24965)
- 中国(23727)
- 发(23636)
- 重点(23481)
- 课题(22419)
- 教育部(22268)
- 创(21971)
- 人文(20953)
共检索到26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宗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超 纪安
电商扶贫能够解决产品产销对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居民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发挥对贫困人口的扶智、扶志作用,让贫困地区实现"注意力经济",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扶贫项目搞"滴灌"。目前,跨越"数字鸿沟"是电商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可以促进规模经营主体转型,与贫困户协同跨越"数字鸿沟",还可以促进贫困户内部家庭分工,理顺电商扶贫的逻辑链条。
关键词:
电商扶贫 脱贫攻坚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勤俭
数字鸿沟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威胁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威胁世界文化财富和语言的多样性,剥夺一些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携手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农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中,优先考虑缩小数字鸿沟的技术;要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危害性 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边鹏
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金融数字化不断推进,线下场景已被线上应用逐步替代,老年群体正在遭遇“金融数字鸿沟”。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
关键词:
老年人 老年群体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鸿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康宁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察进口扩张对企业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之间数字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扩张可有效助力企业缩短与领军企业的数字技术距离。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以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差距重新测度数字技术距离、处理样本选择偏误等方法进行再次检验后依然稳健。进口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渠道和对领军企业数字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渠道是其中的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扩张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企业以及优良创新环境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更强。此结论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进口扩张 企业数字化 数字鸿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月中 向景
税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数字鸿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税收管理现象。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税务数字鸿沟可分为机会鸿沟、利用鸿沟和接受鸿沟三类。加大欠发达地区税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发挥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先发优势、提高税务人员数据管税能力、培育税务信息文化,是我国跨越税务数字鸿沟的主要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冬 陈世银
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外情报学实际上面临同一问题,即序化与转化传统之间存在的鸿沟难以跨越。然后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种分析维度出发,比较了上述两种传统方法,并探讨了跨越这种鸿沟的两种可能路径,即从序化走向转化和从转化走向序化两条路径,并分别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 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有林 韩庆兰
长期以来,厂商与用户之间存在的成本鸿沟被认为难以跨越,然而,随着云制造等新制造模式的兴起,构建跨组织成本协同机制成为厂商与用户的合作主导关系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刚性、竞争为主导的企业边界、产权鸿沟下市场机制的局限、决策代理人利己选择等多维度,对传统制造环境下的厂商成本与用户成本鸿沟形成机理进行解析,提出以价值生态系统为内核、推进产品与服务一体化、构建动态契约合作机制以及"连接红利"的跨界成本协同平台为路径的厂商成本、用户成本协同模型,为云制造环境下跨组织的成本优化提供理论框架,并通过
关键词:
云制造 厂商成本 用户成本 鸿沟 跨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阳
"新型大国关系"能成为引导21世纪美中关系的概念吗?还是会因对峙难以消除而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把"新型大国关系"作为美中关系的根本原则,其核心内容为避免冲突和对抗,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以及合作共赢。另外还加入了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等内容。2015年9月举行的美中峰会,双方一致同意就加快建立危机管控机制、签署投资协定、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应对气候变化等地区和全球性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勇 曹磊 谭畅
时代激变下,我国制造企业正借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战略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但已有文献对平台化助力机制缺乏充分的探讨。本文基于宗申集团的案例研究,发现:(1)平台化通过探索性桥接、资源蓄能、数据激活、空间扩容、包容演化和生态反哺等关键环节,形成“支撑—驱动”并行的数字创新助力机制,助力制造企业分别跨越“智能升级与产业融合障碍”和“生态系统架构障碍”两个层级的数字鸿沟,从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2)制造企业平台化反映出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主张转变遵循着“蓄势—进阶—升级”的渐进式演化轨迹,即首先在旧有的商品主导逻辑下利用平台化开展数字化改造进而摆脱生产困境,以此为基础逐步加深平台的产业嵌入性,实现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进阶,接着增强平台的系统丰富性,促进向价值共创与价值占有共同主导的生态系统型服务主导逻辑的升级。本文揭示了平台化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中数字鸿沟的“支撑—驱动”机制,延伸了平台化中价值主张的相关讨论,拓展并丰富了数字鸿沟与数字创新理论,为指导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礼华 王青云 朱海楠
我国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多数老年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益处。跨越数字鸿沟就须掌握互联网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不同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可助其跨越数字鸿沟。根据国外大学与社区合作经验,通过实证案例的形式介绍一种赋能城市社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方式——高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和运营达到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目的。
关键词:
老年人 合作伙伴 互联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随着院校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研究的积累与深入,如何从众多的研究凝练出实践中切实可行的信息,明晰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成为该领域迫切需要回应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全国高校学生调查数据,采用多水平多元逻辑斯特回归分析方法,尝试明晰和验证中国本科教育中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包括六大核心要素: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制与参与相互交融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课堂场域外师生互动、提供学生多样化校园经历、优化高校经费配置结构、完善学生支持体系。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成功实施并非简单的提供,需要充分契合院校的组织禀赋和学生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江 杨洋
本研究针对核心问题"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后整合战略"展开讨论。研究将重点放在组织层面,从组织身份视角来探索来源国劣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出"组织身份不对称"的构念,深入探索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如何选择整合战略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和并购动机产生的"自治—协调"困境,以及双重身份管理时的"隔离—整合"难题。研究发现来源国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最终的"净劣势"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导致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满足并购动机。由此,本文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