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1)
2023(14701)
2022(12114)
2021(11537)
2020(9807)
2019(22713)
2018(22020)
2017(42390)
2016(22635)
2015(25739)
2014(25439)
2013(24975)
2012(22965)
2011(20498)
2010(20063)
2009(18536)
2008(18227)
2007(15882)
2006(13308)
2005(11886)
作者
(61270)
(51484)
(51009)
(49074)
(32488)
(24552)
(23570)
(20211)
(19461)
(18079)
(17423)
(17270)
(16090)
(16078)
(16003)
(15922)
(15449)
(15321)
(14777)
(14672)
(12557)
(12438)
(12386)
(11835)
(11640)
(11536)
(11265)
(11028)
(10176)
(10159)
学科
(94994)
经济(94896)
管理(65408)
(61399)
(49855)
企业(49855)
方法(46181)
数学(41347)
数学方法(40907)
(28768)
中国(27087)
(25522)
(20051)
贸易(20044)
业经(19810)
(19608)
(18093)
农业(16831)
地方(16674)
(16649)
(15542)
财务(15498)
财务管理(15458)
企业财务(14655)
(14374)
银行(14351)
(13864)
环境(13786)
(13732)
金融(13729)
机构
大学(318669)
学院(316468)
(139915)
经济(137514)
管理(125612)
理学(109364)
理学院(108244)
管理学(106608)
研究(106075)
管理学院(105996)
中国(81259)
(65554)
(64379)
科学(61007)
财经(51613)
(51236)
中心(49795)
(47541)
(47284)
研究所(46578)
经济学(45004)
(44290)
业大(43632)
北京(40996)
经济学院(40815)
(40039)
师范(39688)
财经大学(38700)
(38267)
农业(37296)
基金
项目(216363)
科学(172685)
基金(161263)
研究(159702)
(139810)
国家(138716)
科学基金(120197)
社会(105255)
社会科(99960)
社会科学(99935)
基金项目(84651)
(81227)
自然(75775)
自然科(74096)
自然科学(74074)
教育(73756)
自然科学基金(72800)
(69412)
资助(65770)
编号(63198)
成果(51270)
(50103)
重点(48725)
(46205)
(45433)
国家社会(45333)
教育部(43823)
课题(42786)
创新(42586)
人文(42221)
期刊
(143997)
经济(143997)
研究(91959)
中国(57346)
(50926)
学报(45362)
管理(44468)
科学(43511)
(42170)
大学(35441)
学学(33423)
教育(29714)
农业(29011)
技术(27313)
(27117)
金融(27117)
财经(25560)
经济研究(25312)
业经(22227)
(22031)
问题(19408)
(17972)
(16569)
统计(16133)
技术经济(15660)
世界(15591)
国际(15117)
(14494)
(14489)
理论(14173)
共检索到455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俊峰  
我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自主创新能力匮乏并存;贫富分化与腐败严重并存;快速城市化与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并存。而造成这种风险的根源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紧密相关。现有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要的创新驱动战略存在根本性冲突,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必须实现地方政府治理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崔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涛  赵彦云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结构动态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仍然是基于要素驱动型,还没有实现向效率驱动型转交。竞争力结构局部赤字已经形成,整个竞争力结构已显现出了一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征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笔者基于1987年—2015年的数据,通过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对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表明,GDP增长适当降速、科技进步以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正向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负向效应;GDP增长率、人口因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科技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从长期来看,GDP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笔者基于1987年—2015年的数据,通过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对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表明,GDP增长适当降速、科技进步以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正向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负向效应;GDP增长率、人口因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科技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从长期来看,GDP增长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消费总额、科技进步水平等因素对人均国民收入影响显著,而产业结构因素对人均国民收入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曹野  
融资约束是制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利用中等收入国家行业层次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融资约束放松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而对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融资约束的放松,能够推动技术创新活动,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金融部门规模扩张与效率提高以及特定领域金融改革所带来的融资约束放松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从长期看,放松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于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哈青梅  张晓光  
中国已经迈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部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上都是在政府指导下,从产业发展调整、科技及教育发展、体制改革、保障社会稳定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借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经济体的经验,更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及时调整经济结构,继续加大对科教事业的投入,并做到兼顾发展效率与公平。重点是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