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8)
- 2023(11338)
- 2022(9687)
- 2021(9151)
- 2020(7725)
- 2019(17935)
- 2018(17428)
- 2017(33657)
- 2016(18501)
- 2015(21082)
- 2014(21075)
- 2013(21123)
- 2012(20224)
- 2011(18609)
- 2010(18626)
- 2009(17546)
- 2008(17582)
- 2007(15926)
- 2006(13967)
- 2005(12767)
- 学科
- 济(84140)
- 经济(84071)
- 管理(48906)
- 业(46881)
- 方法(36344)
- 企(35626)
- 企业(35626)
- 数学(32726)
- 数学方法(32424)
- 中国(25010)
- 农(23488)
- 财(19555)
- 贸(19003)
- 贸易(18996)
- 地方(18706)
- 易(18525)
- 学(16377)
- 制(15658)
- 业经(15495)
- 农业(15212)
- 银(13670)
- 银行(13640)
- 行(13155)
- 融(13052)
- 金融(13050)
- 策(12527)
- 环境(12437)
- 和(12160)
- 地方经济(10906)
- 务(10652)
- 机构
- 大学(272697)
- 学院(271664)
- 济(123344)
- 经济(120986)
- 研究(102307)
- 管理(101262)
- 理学(86308)
- 理学院(85275)
- 管理学(83985)
- 管理学院(83460)
- 中国(78876)
- 科学(60582)
- 京(58437)
- 财(55044)
- 所(53169)
- 研究所(48312)
- 农(47184)
- 中心(45996)
- 财经(43350)
- 江(41178)
- 经(39427)
- 经济学(39178)
- 业大(38144)
- 北京(37563)
- 农业(37321)
- 院(36632)
- 范(36308)
- 师范(35963)
- 经济学院(35398)
- 州(32233)
- 基金
- 项目(175770)
- 科学(138773)
- 研究(129571)
- 基金(128725)
- 家(112527)
- 国家(111666)
- 科学基金(94134)
- 社会(83295)
- 社会科(79039)
- 社会科学(79019)
- 基金项目(66728)
- 省(66150)
- 自然(58980)
- 教育(58863)
- 自然科(57554)
- 自然科学(57533)
- 划(57305)
- 自然科学基金(56549)
- 资助(54235)
- 编号(51889)
- 成果(43546)
- 部(40692)
- 重点(40457)
- 发(39823)
- 课题(36648)
- 创(35824)
- 国家社会(35205)
- 教育部(34505)
- 中国(34005)
- 科研(33745)
- 期刊
- 济(136027)
- 经济(136027)
- 研究(84929)
- 中国(53274)
- 农(42507)
- 学报(41079)
- 财(40797)
- 科学(39011)
- 管理(35776)
- 大学(30648)
- 农业(29031)
- 学学(28743)
- 融(28163)
- 金融(28163)
- 教育(27146)
- 经济研究(23244)
- 技术(22240)
- 财经(21734)
- 业经(20415)
- 经(18841)
- 问题(18346)
- 贸(17959)
- 业(16328)
- 国际(16158)
- 世界(15227)
- 技术经济(14101)
- 统计(13484)
- 理论(12566)
- 资源(12550)
- 版(12201)
共检索到41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海龙 李秉龙
本文采用概率优势分析法,对我国奶牛养殖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奶牛养殖的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的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地,而黑龙江、辽宁、四川、云南和宁夏等地则不具备奶牛养殖的比较优势。提出继续推进奶牛养殖区域的优化整合,完善奶牛养殖的区域布局;扶持和促进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我国乳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奶牛养殖 区域优势 概率优势 优化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殖效率在省际间排名下降幅度最大;奶牛养殖环境效率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奶牛日单产水平和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养殖业产值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斌 薛晓聪 李萌 李翠霞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念红 曹暕
小规模奶牛饲养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乳品行业发展的"软肋"之一.运用VRS的一阶段DEA模型方法,测算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生产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规模效率来看,中规模的规模效率最高,散养的规模效率最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奶农养畜规模很小(2~10头),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奶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尤其是鼓励养畜能手放弃种粮食而专门养奶牛(羊),并给予适当的补助或政策优惠.
关键词:
奶牛养殖 规模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媛媛 逯宇铎 木仁
[目的]通过设定精饲料数量、劳动力等5个投入指标和主产品产量、净利润等2个产出指标,分别对我国各省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和散养四类养殖规模下的奶牛养殖效率及偏序关系进行测算,总结传统奶源带区域奶牛养殖效率发展特点,帮助无效率地区确定学习对象以实现效率优化改进。[方法]运用DEA-CCR模型测算2009—2019年中国四类奶牛养殖规模下各省区生产效率,利用基于偏序集理论的CCR模型测算相同养殖规模下各省区的偏序关系,并形成偏序关系图。[结果]2009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以发展大、中规模为主,到2019年两种规模有效率养殖省区占比均超过32%,且中规模养殖地区在高效养殖的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传统奶源带区域中,大城市郊区已无小规模和散养形式,其大、中规模养殖的效率在各区域中都表现优异;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小规模养殖和散养效率最高;地处中原的山西省、西北的新疆和甘肃以及南方的广西等地都是养殖效率表现突出的省区。[结论]因奶源带区域内部各省区发展的同质性较低,无效率省区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方面须更多地进行跨区域经验学习,具体优秀示范养殖省区有:大规模养殖下的新疆、甘肃、河北、北京、山西、湖北等;中规模养殖下的黑龙江、山西、天津、北京、吉林等;小规模养殖下的黑龙江、湖南;以及散养方式下的新疆、吉林、湖南、山西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乌云花 修长柏 郑喜喜 杨艳玲
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及三鹿"问题奶粉"等系列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奶业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政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以内蒙古为例,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奶食品安全事故前后牛奶供应链上游(农户)的奶牛养殖头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 奶牛养殖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志英 阴妮 池相河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过度碳排放引致的大气污染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中国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导致的碳、氮等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基于脱钩理论分析了中国黑龙江省奶牛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与奶牛养殖产值之间的脱钩情况,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LMDI方法对影响其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阐述。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黑龙江省奶牛养殖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碳排放与其产业经济增长间以弱脱钩效应为主;奶牛养殖结构是其碳排放的首要促进因素,劳动力则是首要抑制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郜亮亮 李栋 刘玉满 刘宇
奶牛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奶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此有必要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7省50县615户奶农的监测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三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相比散养户来说,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因此,现阶段适度规模养殖是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 常春华
对奶制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和管理是奶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点。本文利用内蒙古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规范和优化奶牛养殖户饲养行为、消毒行为、挤奶行为,必须提高奶牛养殖户受教育程度,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奶牛养殖户参加奶业合作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魏艳骄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黑龙江省双城市、尚志市等地奶牛养殖基地调研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料乳生产系统的养殖主体在奶牛养殖、挤奶和售奶环节的集中分散程度及各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将原料乳生产系统分为分散型、半集中型、集中型和统一型,分析不同类型原料乳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并运用统计分析中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法对不同类型的原料乳生产系统奶牛养殖成本收益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原料乳生产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贵荣 陈彤 杨江涛
本文依据2008年新疆奶牛养殖情况问卷调查,对新疆奶牛养殖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奶牛养殖业要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若干政策主张。
关键词:
奶牛养殖 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凌云 董晓霞
中国奶牛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建立健全的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和规范,切实有效降低奶牛养殖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势在必行。本文简述了美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奶牛养殖场废弃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法律法规,最终对中国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 奶牛养殖业 污染防治 政策法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本文首先分析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效率及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差异化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28个原奶主产省区面板数据,通过技术差距模型,实证检验了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奶牛养殖业产业整合,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养殖效率产生负向冲击,加速其退出奶牛养殖业;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的养殖效率则产生程度不同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应科学审视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实行合理的乳制品贸易开放政策,推进建立多元化的适度规模养殖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养殖业总体效率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杰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采用DEA-BadOutput模型测度了18个省份2007~2011年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环境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投入过度、非合意产出过量、养殖规模偏小是造成一些省份环境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禀赋偏低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也偏低。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 生猪养殖 环境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