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0)
2023(13066)
2022(10616)
2021(9759)
2020(8011)
2019(18246)
2018(17801)
2017(33953)
2016(18064)
2015(20576)
2014(20247)
2013(20493)
2012(19474)
2011(17675)
2010(18070)
2009(16925)
2008(17153)
2007(15340)
2006(13989)
2005(13301)
作者
(52489)
(43717)
(43606)
(41244)
(28318)
(20878)
(19815)
(16954)
(16811)
(15625)
(15160)
(14720)
(14463)
(14092)
(13792)
(13335)
(13065)
(12684)
(12652)
(12369)
(11154)
(10739)
(10491)
(10118)
(9834)
(9831)
(9751)
(9718)
(8786)
(8762)
学科
(94196)
经济(94090)
(78010)
(69905)
企业(69905)
管理(64176)
方法(34935)
业经(29680)
中国(28415)
(27662)
数学(26174)
(26127)
数学方法(26044)
地方(21720)
(20220)
贸易(20200)
农业(19800)
(19687)
(18417)
技术(18287)
(18046)
财务(18031)
财务管理(18011)
企业财务(17010)
(16801)
(15756)
金融(15756)
(15630)
(15209)
银行(15195)
机构
学院(272368)
大学(268720)
(128770)
经济(126744)
管理(106328)
研究(98456)
理学(89677)
理学院(88712)
管理学(87885)
管理学院(87341)
中国(79897)
(58587)
(58308)
科学(53909)
(49824)
财经(45609)
研究所(44486)
(43210)
中心(43008)
(41823)
(41508)
经济学(40110)
北京(38122)
经济学院(36117)
(35080)
业大(34240)
(33808)
农业(33552)
财经大学(33551)
师范(33521)
基金
项目(168067)
科学(135110)
研究(127921)
基金(123832)
(106348)
国家(105366)
科学基金(91412)
社会(85481)
社会科(81290)
社会科学(81274)
基金项目(64146)
(64026)
教育(56355)
自然(55090)
自然科(53878)
自然科学(53866)
(53286)
自然科学基金(53012)
资助(50826)
编号(49896)
(42288)
成果(40671)
(38481)
(37867)
重点(37751)
(37337)
国家社会(36407)
发展(35434)
课题(35178)
(34871)
期刊
(152846)
经济(152846)
研究(90175)
中国(58290)
(46534)
管理(46131)
(41467)
科学(36421)
学报(34246)
(31422)
金融(31422)
农业(28967)
大学(27281)
教育(26189)
业经(25636)
学学(25634)
经济研究(24977)
技术(24559)
财经(23664)
(20687)
问题(20190)
(19620)
国际(19031)
(18317)
世界(17748)
技术经济(16336)
现代(13946)
商业(13516)
经济管理(13133)
经济问题(12450)
共检索到438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长全  韩磊  张元红  
本文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品牌竞争力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奶业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情况,并探讨了中国奶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奶业转型发展的思路。研究表明,中国奶业竞争力不足表现在成本与价格大幅高于奶业发达国家、乳制品消费存在明显的进口偏好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趋于下降等方面;奶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既有资源禀赋原因,也与偏低的技术进步贡献、过快的规模化过程及不利的贸易条件和国内外农业政策相关。提升奶业竞争力需要通过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种养一体化以及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加强乳制品质量建设,提升消费者信心和"中国奶业"品牌竞争力;通过完善奶业管理体制与奶业政策,巩固奶业发展的养殖业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学钢  赖坤  
本文采用国际权威机构有关指标和数据,运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与世界主要入境旅游接待排名前10位(2001年)国家之间的比较,诊断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发展环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国良  
软件外包业是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国和印度在软件外包领域既激烈竞争又相互渗透联合,两国在软件外包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竞争优势。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软件外包业不应该简单学习并照搬印度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软件外包业应该走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建立上,要扩大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对软件设计的教育内容。中国软件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内部运营管理能力,注重培养软件开发核心的、长远的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危薇  何忠伟  刘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中国奶业作为国家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极大影响其在国际奶业中的竞争地位。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测算,与世界五大洲奶业发展国家进行对比,找出其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钰莹  王明利  
中国奶业发展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研究中国奶业国际贸易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奶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2000-2016年中国及其他所考察国家的MS、TC、CA指数对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深入分析中国奶业国际贸易形势;并使用1995-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的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引力模型,模型结果显示:人均GDP差额、距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签订自贸区协议以及贸易伙伴国的人口总量、人类发展指数和农业生产者价格对中国奶业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少芳  何传添  
通过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及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国际比较发现,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因素所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当今现代服务业日渐突起且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因此,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则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英  
中国汽车业整体发展规模大于印度,但印度汽车出口特别是零部件出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国建设"汽车强国",要借鉴印度汽车发展模式:与外资合作保持企业的独立性与创新性,以及产业政策一体性,建设自主创新平台,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修卫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发展都有其相应的路径,明确这一路径及其有关要求,对竞争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企业、新西兰企业和韩国半导体工业能力发展路径的比较,对我国区域竞争力发展的可能路径作了简要描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国强  郑江淮  
从整体水平、内部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对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经验比较。结果表明: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相比,中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相对偏低,但后者更可能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低级化以及整体国际竞争力弱于印度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理应成为中国现阶段产业政策的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兵  
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奶业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奶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产业组织4个方面,分析在竞争力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利  
<正>提升奶业竞争力既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奶类产量和乳品质量达历史新高,民族品牌重获国人信任,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奶业总体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优质饲草短缺、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长期困扰奶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审视问题,补短板、抓弱项,构建稳健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如何从产业链视角抓住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发展水平,综合研究提升奶业竞争力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对策,是中国奶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利  
<正>提升奶业竞争力既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奶类产量和乳品质量达历史新高,民族品牌重获国人信任,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奶业总体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优质饲草短缺、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长期困扰奶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审视问题,补短板、抓弱项,构建稳健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如何从产业链视角抓住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发展水平,综合研究提升奶业竞争力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对策,是中国奶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国良  
从2003年开始,印度制造业发展迅速,印度已经与中国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展开竞争。中国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制度环境、不同的产业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和提升其竞争力,需要借鉴印度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和提升现代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除了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效率,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这样两国的制造业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发展规模及速度、出口能力、生产能力、吸引外资情况四个方面肯定了中国制造业,又从出口份额和结构、制造业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和品牌、制造业外商投资趋向四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之后在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中得出中国制造业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最后从相应的四个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