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0)
2023(5940)
2022(5100)
2021(5103)
2020(4131)
2019(9719)
2018(9611)
2017(17530)
2016(9724)
2015(11483)
2014(11601)
2013(11512)
2012(10778)
2011(9910)
2010(10045)
2009(9220)
2008(9412)
2007(8415)
2006(7679)
2005(7341)
作者
(27019)
(22298)
(22189)
(21579)
(14364)
(10765)
(10185)
(8698)
(8591)
(8317)
(7839)
(7504)
(7226)
(7214)
(7143)
(6880)
(6606)
(6452)
(6408)
(6378)
(5800)
(5339)
(5334)
(5235)
(5014)
(4985)
(4940)
(4830)
(4568)
(4545)
学科
(40595)
经济(40526)
管理(25034)
(22453)
中国(17696)
(16579)
企业(16579)
方法(15753)
数学(13886)
数学方法(13701)
(12542)
(11205)
贸易(11196)
(11018)
(10514)
(10300)
(8240)
银行(8237)
(7919)
业经(7887)
农业(7843)
(7280)
(6885)
金融(6884)
(6486)
关系(6346)
教育(6217)
(6205)
环境(6176)
地方(6144)
机构
大学(140593)
学院(139642)
(65125)
经济(63883)
研究(53845)
管理(47622)
中国(44923)
理学(39039)
理学院(38544)
管理学(37952)
管理学院(37694)
(31543)
(31254)
科学(28762)
(27693)
研究所(24411)
中心(24189)
财经(24131)
(21990)
经济学(21895)
北京(21551)
(21486)
(19781)
师范(19667)
经济学院(19667)
(18962)
(18792)
财经大学(17728)
(17402)
科学院(16129)
基金
项目(80916)
研究(64280)
科学(63512)
基金(58956)
(50654)
国家(50217)
科学基金(42019)
社会(41600)
社会科(39249)
社会科学(39242)
教育(30027)
基金项目(29620)
(28123)
编号(26204)
资助(25602)
(24621)
自然(23888)
自然科(23335)
自然科学(23330)
成果(23313)
自然科学基金(22937)
中国(19768)
(19633)
课题(19134)
重点(18482)
国家社会(18138)
(17881)
(17501)
教育部(17312)
大学(16596)
期刊
(77919)
经济(77919)
研究(51810)
中国(33778)
(24540)
教育(20034)
管理(19081)
(18573)
科学(18315)
学报(17638)
(16415)
金融(16415)
大学(14069)
经济研究(12994)
财经(12717)
学学(12694)
农业(12546)
技术(12322)
(11478)
(11188)
业经(10904)
问题(10849)
国际(10155)
世界(9910)
图书(7649)
(7054)
(6842)
论坛(6842)
技术经济(6786)
经济问题(6590)
共检索到234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宗传,王彩珍  
女性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群体的一半以上。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9042万,其中女性4794万,占53%,相当于一个湖北省的总人口,或美、日、德、英、法5国老年人口的总和。这样庞大的女性老年人口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将增长更快。如1981年男女平均期望寿命之差为2.92岁(男性为66.43岁,女性为69.35岁),1985年上升为4.02岁(男性为66.96岁,女性为70.98岁)。因此,女性老年人口在我国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宗传  
中国老年人生活服务保障体系探讨杨宗传老年人生活服务保障体系是指老年人个人生活由谁照料或由谁提供服务及其构成特点,它是老年人供养体系或老年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保障包括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在经济来源有了保障后,对老年人的生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克俭  
进入 2 1世纪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 ,人口高龄化将迅猛发展 ,高龄老年人口问题进一步凸现 ,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高龄老人的自身特点所决定 ,对高龄老人应以社会化养老为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祖光,王瑞梓  
本文运用1990年人口普查及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分解成3个核心方面,共选择7个核心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建立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指教,并运用这个指数对我国老主人口生活质量的综合状况、地区之间或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得出如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普遍低下;老年人口物质生活水平不能完全体现老主人口生活质量;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引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城乡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农村老年人口文化水平落后于城市较远等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口生质量提供理论上的对策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德琼  许雄奇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老年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重点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劳动能力及就业现状、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影响 ,并提出了中国老年人口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新法  
我国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已超过10亿。现有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以下简称老年人口)8,000多万(均不包括台湾省人口、香港、澳门同胞和国外华侨,下同),约占总人口的8%。 世界老年人口比重1980年为8.6%,欧洲平均为17.4%,北美洲为14.5%,澳洲、大洋洲11.1%,苏联13.3%,亚洲6.6%,拉丁美洲6.8%,非洲4.7%,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勤  
老年人口学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老年人口是总人口的一部分,当这部分人口只占很小的比例时,他们的问题几乎不被人们所注意,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说:“在现代一切现象中,人口老化现象是最无可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树新  
一 中国老年人收入状况 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人口和劳动力过多,长期以来被迫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60—70年代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工资冻结,尽管1979年以来进行过几次调资,但1919年以前出生的老人,即现在70岁以上老人已失去晋升工资的机会,现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即使晋升了工资,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工资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张恺悌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或处于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中国7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的直接后果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目前的人口老化只是处在初期,未来人口老化速度高峰期将发生在2002~2035年,而水平高峰期将在2035~2070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速老化将进一步加重老年人口问题。我们必须客观地认清中国人口老化的形势,研究新问题,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道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南客,唐仲勋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九千多万,而且还将迅速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欢度晚年,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更大问题。 老人生活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①老人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主要是指分析老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交生活、闲暇生活的特征、水平及其满足程度。②老人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主要指老年与社会群体的双向认知、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老人的发展机会、自我完善和自尊的需求与满足等等。③老人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以及由于环境带来的老人生活困境的多少和克服的难易度,等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文章利用联合国发布的1980~2015年各国或地区分城乡、年龄、性别数据分析发现,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总人口城镇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不同收入阶段和不同城镇化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老年人口城镇化与总人口城镇化之间具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的主要原因,而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导致土地依赖则是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更为严重的两个重要制度性原因。理解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应该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应对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要从缓解滞后状况和应对滞后后果两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果臻  彭媛  梁海俐  
文章使用调整后的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口死亡数据,运用百分位数法、死因分析等方法,探析1980~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态势、死亡年龄分布规律和死因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死亡状况持续改善,但预期寿命增长速度偏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中国老年男性预期寿命与21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80年的1.0年扩大到2015年的3.4年,女性由3.5年扩大至4.3年。低龄老人死亡状况改善迟缓是中国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差距逐渐扩大的直接原因。其中,防治低龄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降低中国老年人口死亡率的重点。未来3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将加速上升,建立健全老年人口健康改善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长期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徐勤,王丰,金敏子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迅速下降导致年龄结构正转向人口老龄化。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征还是相对地年轻,今天,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