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1)
2023(6598)
2022(5559)
2021(5547)
2020(4740)
2019(11337)
2018(11210)
2017(21161)
2016(11261)
2015(13195)
2014(12899)
2013(12690)
2012(11476)
2011(10538)
2010(10643)
2009(9812)
2008(9533)
2007(8040)
2006(7038)
2005(6305)
作者
(31375)
(26323)
(26224)
(25164)
(16764)
(12419)
(11798)
(10350)
(10042)
(9259)
(9086)
(8886)
(8575)
(8414)
(8243)
(8172)
(7836)
(7630)
(7474)
(7131)
(6679)
(6506)
(6317)
(5978)
(5973)
(5938)
(5750)
(5509)
(5294)
(5204)
学科
(52117)
经济(52072)
管理(28301)
方法(27888)
(26329)
数学(26112)
数学方法(25601)
(20838)
企业(20838)
中国(16380)
(11998)
贸易(11989)
(11813)
(11577)
(9095)
(8550)
业经(8509)
(8159)
理论(7419)
农业(7273)
(7273)
银行(7269)
环境(7204)
(7043)
(6835)
金融(6835)
(6565)
技术(6428)
(6420)
(6288)
机构
大学(162589)
学院(160479)
(74872)
经济(73766)
管理(61850)
研究(58755)
理学(53875)
理学院(53306)
管理学(52018)
管理学院(51741)
中国(45860)
(35373)
科学(34021)
(30572)
(29373)
研究所(26985)
中心(25650)
财经(25248)
经济学(24738)
(23841)
(23328)
北京(23206)
经济学院(22283)
业大(21991)
(21200)
(20968)
(19897)
师范(19711)
财经大学(19052)
农业(18757)
基金
项目(110015)
科学(87805)
基金(82926)
研究(78820)
(73590)
国家(73111)
科学基金(62346)
社会(51730)
社会科(49252)
社会科学(49241)
基金项目(42017)
自然(40296)
自然科(39499)
自然科学(39493)
(39388)
自然科学基金(38803)
教育(37296)
资助(36498)
(34876)
编号(29706)
(25916)
重点(25259)
成果(23820)
(23456)
中国(23118)
国家社会(22904)
(22837)
教育部(22487)
创新(21484)
课题(21339)
期刊
(73993)
经济(73993)
研究(48530)
中国(31642)
科学(23904)
管理(23658)
学报(23616)
(21670)
(20990)
大学(18599)
学学(17449)
教育(16941)
技术(15325)
农业(14966)
经济研究(14097)
(13160)
金融(13160)
财经(12697)
统计(11658)
(11072)
(10312)
(10017)
世界(9877)
问题(9820)
业经(9766)
(9599)
国际(9345)
决策(9177)
技术经济(8945)
资源(7543)
共检索到23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婷  
文章使用中国分城乡1946~1980年女性出生队列初婚数据,分析中国女性队列初婚年龄模式、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以及晚婚转化为不婚的可能性。同时,对比了广义对数伽马模型、Hernes扩散模型和改进的广义对数逻辑斯蒂模型对中国女性初婚年龄模式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初婚年龄分布集中、对称性强;1970年之后出生队列初婚率达到峰值的年龄逐步推后、初婚年龄分布变得分散、对称性和不同群体间异质性增强,初婚推迟。城市女性初婚晚,分布分散,农村女性异质性较强。初婚延迟和队列初婚年龄模式使197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终身未婚比例上升,预计1980年出生队列达1.48%~6.39%,其后出生的队列趋势变动加快,中国女性普婚的传统或将被打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伟  
随着中国性别比越来越大,人们对初婚者的年龄择偶意向越来越关注。但是,在研究性别比例问题时,大多是从人口总量本身和简单的百分比来进行的。因而,缺乏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和定量分析的说服力,难以达到对这类社会现象做出精确分析的目的。文章采用初婚年龄择偶意向分析法对中青年择偶和性别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婚姻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又提供了截止1987年的最新资料。本文从分析中国196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亓昕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再生产及其运动规律的。人口学历来把婚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因为婚姻和生育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的人口学研究中,虽然对婚姻已有过不少著述,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还是描述性的,理论上定量研究婚姻模式尚少。本文从介绍寇尔的初婚模式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俊  董治宝  韩凤清  
光释光(OSL)年代学模型是基于数理统计学的一类概率密度模型,它根据特定的假设条件对样品等效剂量(De)分布进行数学解释,由此估计具有不同沉积历史或者能够代表样品实际埋藏年龄的De组分。年龄模型参数估计常通过极大似然估计(MLE)算法实现,本文尝试了切片采样算法在年龄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切片采样属于一种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采样(MCMC)算法,能根据测量数据与模型的联合似然函数进行随机采样,由此获得参数的采样分布。本文编写了实现年龄模型切片采样算法的应用程序,并使用模拟及实测De数据验证了该算法估计的可靠性。相对于MLE算法,MCMC算法具有对参数初值依赖性低、误差估计更准确的特点,切片采样算法提供了实现释光年龄模型参数估计的一种新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晶晶  彭非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 model)是队列研究常用分析模型,将死亡率、生育率或患病率数据从年龄、时期、队列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分析三因素对目标变量影响大小。由于三因素间存在"时期=年龄+队列"的完全线性关系,使用传统回归方法不能求得参数唯一解,即APC模型"不可识别"难题。文章针对APC模型"不可识别"难题的各种处理思路进行综述,对APC模型参数估计研究最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各种参数估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说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然而,这个“大”到底有多大?中国人口的婚嫁年龄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过去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15岁以上人口进行了婚姻状况方面的全面调查,用电子计算机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李晓丽,马忠东  
婚后离家往往意味着新住户的建立。它的变化直接引起家庭、住户数量、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关系到住宅、家用消费品市场与社会家庭福利规划。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了解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我们曾在另文利用中国现有的12省(市)数据,运用生命表分析方法估算了不同省(市)不同时期按结婚年数分的婚后离家率以及其它有关统计指标,对初婚时居住方式与婚后离开公婆(父母)另立门户的现象、过程以及对50~80年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国平  李汉东  
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才多多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仅到1982年上半年)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及1988年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兵  朱宁  唐文芳  段复建  
本文将2006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进一步讨论,对于观测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先将模型转化为差分形式,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当设计矩阵呈病态时,最小二乘估计变的不是很精确。为了提高参数估计的精确度,笔者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对迭代矩阵进行Jacobi迭代预处理,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参数估计更为准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铸铭  高沛星  
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曲线是金融行业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工具。在对利率期限结构参数模型中被广泛运用的NS模型和Svensson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估计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曲线。实证研究表明,Svensson模型在以最小化收益率误差的估计方法下,能够较理想地构造中国国债市场的即期利率曲线和远期利率曲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鲁茂  贺昌政  李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参数无偏性是参数估计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线性GMDH参数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在满足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其参数估计量具有无偏的性质;二、在满足其他假设条件下,可以在样本量少于待估参数的情况下建模,估计的参数也是无偏的;三、用参数GMDH方法建模时,它对完全多重共线性是免疫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原   王晶  
文章基于特征样本采样方法,通过对特征样本的重新组合,设计了一种新的变参数模型估计方法,实现经济社会问题中小样本情况下的变参数估计。该方法根据采样顺序将特征样本重组为时间序列各期的样本,通过分期回归实现各期的变参数估计,并对估计结果进行显著性和拟合度检验。该方法简便易行,且符合贝叶斯原理和蒙特卡罗原理,为变参数模型的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新锋  王和祥  左秀霞  
文章讨论了带等式约束的参数模型,其误差向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在等式约束条件是否成立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提出了参数模型的预检验几乎无偏两参数估计,并在均方误差准则下对估计的优良性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