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3107)
2022(11477)
2021(11192)
2020(9374)
2019(22334)
2018(22126)
2017(42994)
2016(23184)
2015(26495)
2014(26475)
2013(26208)
2012(23990)
2011(21854)
2010(21757)
2009(19898)
2008(19271)
2007(16551)
2006(14265)
2005(12689)
作者
(66205)
(55015)
(54449)
(52023)
(35119)
(26231)
(24789)
(21785)
(20885)
(19420)
(18751)
(18539)
(17480)
(17317)
(16945)
(16813)
(16438)
(16124)
(15625)
(15621)
(13615)
(13522)
(13200)
(12453)
(12233)
(12164)
(12152)
(11949)
(11021)
(10775)
学科
(98021)
经济(97917)
管理(64152)
(60290)
(50258)
企业(50258)
方法(47780)
数学(42023)
数学方法(41333)
中国(26018)
(24239)
(20634)
(20357)
业经(19957)
(19313)
贸易(19300)
(18816)
地方(16801)
(16310)
理论(16222)
农业(15923)
(15333)
技术(14417)
环境(14017)
(13529)
银行(13484)
(13184)
金融(13182)
(12977)
(12904)
机构
大学(332791)
学院(328740)
(135083)
管理(132736)
经济(132398)
理学(115918)
理学院(114668)
管理学(112509)
研究(112152)
管理学院(111942)
中国(83685)
(71768)
科学(69214)
(57676)
(55930)
研究所(51496)
(51180)
中心(49655)
业大(48777)
财经(47391)
北京(45938)
(44719)
(43368)
(43190)
师范(42794)
(40774)
经济学(40708)
农业(40127)
经济学院(36688)
(36629)
基金
项目(228388)
科学(180041)
基金(167313)
研究(166290)
(146186)
国家(145074)
科学基金(124486)
社会(104532)
社会科(99088)
社会科学(99061)
基金项目(88135)
(86245)
自然(81829)
自然科(80005)
自然科学(79988)
自然科学基金(78521)
教育(77118)
(73843)
资助(70894)
编号(67115)
成果(54500)
(51538)
重点(50964)
(47810)
(47229)
课题(46201)
教育部(44330)
创新(44113)
科研(43677)
国家社会(43145)
期刊
(141185)
经济(141185)
研究(95810)
中国(60192)
学报(51033)
科学(48578)
管理(48506)
(45941)
(41010)
大学(38908)
教育(37369)
学学(36409)
农业(32610)
技术(29178)
(24995)
金融(24995)
经济研究(23328)
财经(22417)
业经(21881)
(19192)
问题(18419)
(17594)
图书(17420)
技术经济(16284)
科技(15983)
(15665)
统计(15467)
理论(15462)
世界(14944)
资源(14695)
共检索到470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苏靖  张杰军  汤富强  叶建忠  张赤东  邸晓燕  赵捷  Josef Frhlich  Ingolf Schdler  Klaus Kubeczko  Thomas Scherngell  Manfred Horvat  Alexander Unkart  
本文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奥地利以卓越能力中心为核心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类型的联盟都是在共同契约之下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类似的战略目标和运行方式,适应了两国不同创新体系和国情,在促进两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进  付惠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成为奥地利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对相关政策文本以及研究文献的分析显示,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奥地利已消除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彼此隔离的传统壁垒,探索出纵向贯通与横向结合两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纵向贯通涉及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可通过所就读职业学校的毕业考试、参加外部考试或凭借其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校学习。横向结合涉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合,以高校的双元制学业模式为代表,可让学生同时接受两类教育。这种制度设计有助于满足职业教育系统的不同学生群体参加高等教育的需求,对我国实现职普融通的类似发展目标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团队研究"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研发的成果之一。"团队研究"强调一线教师与未来教师(师范生)组成团队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往往是一线教师直接带来的实践问题。该研究模式的任务在于促进参与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促进参与团队研究的师范生尽早接触自己未来的工作领域——学校,学会研究来自学校实践的问题;而这个模式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包括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并评价相应的方案,从而深入认识各自的实践和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批判性问题。"团队研究"模式加强了学术理论与学校实践的互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雪宝  
奥地利市场经济特点及中奥经贸合作朱雪宝(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奥地利是一个有800万人口、8.3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中欧山地之国。战后奥地利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和永久中立政策。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各主要政党合作治国,从未有过大的政治动荡,奥国一直保持社会安定、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翟美荣、蔡晓峰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论述了该架构所应达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产学研合作道德架构模式。产学研合作活动蕴涵很多深刻而又极其重要的道德架构问题。同时,科学技术与社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晶  
本文研究德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了德国高校发展概况,校企合作模式及校外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分析各要素在德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得出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的原因、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明  
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经济学派的大家庭中默默无闻。虽然其众多的理论洞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当代经济学所吸收,但长期以来一直遭到主流经济学的排斥和打压。然而,立足于"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将经济学纳入人类行为通论架构之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符号逻辑"和"数学思维"遭到普遍质疑的今天,其理论魅力正与日俱增。因此,重拾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观念,并反思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就颇具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 ,除了主流的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外 ,奥地利学派也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力量。从市场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的角度 ,他们为竞争、产业行为和垄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并且深入研究了政府规制的危险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鹃,李焱焱,叶冰,肖引,桑建平  
20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寻符合自己国情的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从对国内外先进模式及其特点研究可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鼓励民间风险投资,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等因素是成功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条件和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平  
近年来,奥地利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出台和实施了"学校4.0"数字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奥地利的"学校4.0"数字化战略有四个支柱:在小学阶段开始开展数字化基础教育,培养具有数字化能力的教师,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IT设备,建立或开发数字化学习平台或工具。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之上,为深入有效推进"学校4.0"数字化发展战略,奥地利采取了如下行动:将媒体素养作为"学校4.0"的价值目标,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构建数字化能力模型框架,开展"学校4.0"的IT认证。从其影响来看,奥地利"学校4.0"数字化战略迎合了数字化的时代需要,带来了数字化的教育观念,推动了学校的整体性变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月桦  樊军锋  周永学  孙群  杨俊峰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引种栽培的奥地利黑松、花旗松和乡土树种油松的针叶进行冰冻后测定其电导率,比较三者间的抗寒性;并对3个树种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探讨其抗寒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的抗寒性与油松接近,而花旗松的抗寒性比二者稍强;花旗松的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和组织中K+含量非常高,奥地利黑松的可溶性糖和脱落酸(ABA)含量较高,油松则是K+和ABA含量较高。另外,油松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可能也对抗寒性有贡献。可见,3个树种虽然都是抗寒树种,但其抗寒机理有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龚月桦  杨培华  高建社  刘永红  
该文通过育苗、造林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研究了奥地利黑松的生长特性及抗寒性.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幼苗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粗壮、层次明显,鲜质量大,与乡土树种油松形成鲜明对照.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高生长较快的季节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42.3%.31年生奥地利黑松的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第15~20年,生长量占树高的32.1%.与油松相比,奥地利黑松树高生长较慢,胸径大于油松,材积年生长量0.007 4 m3,是油松的2倍.人工冷冻处理,测定针叶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在-20~-40℃条件下,奥地利黑松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大于油松;用拟合的Logistic测算出组织的半致死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