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6)
2023(17126)
2022(14167)
2021(13333)
2020(10919)
2019(25028)
2018(24708)
2017(47203)
2016(25394)
2015(28760)
2014(28420)
2013(28231)
2012(26323)
2011(24075)
2010(24735)
2009(23329)
2008(23210)
2007(21127)
2006(18957)
2005(17664)
作者
(71826)
(59777)
(59711)
(56480)
(38249)
(28712)
(26924)
(23233)
(22833)
(21509)
(20487)
(20213)
(19382)
(19176)
(18525)
(18174)
(17561)
(17306)
(17262)
(17052)
(15157)
(14729)
(14488)
(13952)
(13495)
(13382)
(13335)
(13275)
(12081)
(11814)
学科
(119494)
经济(119354)
(96947)
管理(78819)
(77777)
企业(77777)
(48894)
方法(47539)
数学(38202)
数学方法(37628)
中国(35537)
业经(34569)
农业(32646)
(31169)
地方(24899)
(24249)
(23908)
贸易(23886)
(23257)
技术(20896)
(20439)
财务(20387)
财务管理(20352)
理论(20309)
(19815)
金融(19813)
(19404)
银行(19390)
企业财务(19215)
(19106)
机构
学院(373460)
大学(368630)
(165709)
经济(162702)
管理(144830)
研究(128074)
理学(123023)
理学院(121752)
管理学(119930)
管理学院(119222)
中国(103446)
(78733)
(76146)
科学(71807)
(65774)
(63990)
财经(59413)
中心(57995)
(57664)
研究所(57150)
(53928)
业大(51619)
北京(50574)
经济学(50573)
农业(49928)
(49498)
师范(49146)
(45975)
经济学院(45423)
(45062)
基金
项目(233125)
科学(186330)
研究(177846)
基金(170403)
(145979)
国家(144614)
科学基金(125528)
社会(116806)
社会科(110629)
社会科学(110597)
(90564)
基金项目(88293)
教育(81113)
自然(76597)
(74978)
自然科(74920)
自然科学(74905)
自然科学基金(73619)
编号(72792)
资助(69975)
成果(59712)
(54609)
(53140)
重点(52060)
(50375)
课题(50262)
国家社会(48861)
创新(46417)
教育部(46287)
(45572)
期刊
(197907)
经济(197907)
研究(118912)
中国(80405)
(66629)
(59515)
管理(57456)
科学(50914)
学报(50042)
农业(45048)
教育(42708)
(42090)
金融(42090)
大学(40605)
学学(37993)
业经(35955)
技术(34825)
财经(30655)
经济研究(30603)
(26595)
问题(26320)
(24290)
(22388)
世界(21607)
国际(21095)
技术经济(20974)
统计(18170)
现代(17844)
商业(17391)
(17330)
共检索到589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婷婷  周力  唐淑芬  
中国契约农业从产生至今已有40余年,在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民间组织发展和政策环境影响下,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和调整优化4个阶段,各阶段契约农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现阶段多种契约农业模式共存,各类契约农业模式可以归纳为4类: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以及农工商综合体模式。与此同时,国际契约农业可以归纳为欧美契约农业模式和东亚契约农业模式两类,两类契约农业模式各具特色也存在发展成功的共性。中国未来契约农业发展要充分总结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征,借鉴国际契约农业先进理念,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契约农业道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聂辉华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关系契约分析框架下,比较了单期和多期条件下"农户+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三种主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衍生模式的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产权、声誉、抵押和风险态度对最优农业契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在单期条件下,由于契约不完全和敲竹杠效应,所有模式都无法实现最优效率;在多期条件下,如果贴现率足够低,"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实现最优效率;如果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则"龙头企业+农场"模式优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我们还分析了农户的转售成本对契约效率的影响,并提供了支持本文结论的典型案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本健  肖时花  马九杰  
从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改进视角构建数理模型,比较基于商品契约、要素契约和嵌入合作契约的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效率问题,并提供武陵山区猕猴桃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同契约形式的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情况作为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上对其他两种契约类型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更能契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时,应该采取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本健  肖时花  马九杰  
从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改进视角构建数理模型,比较基于商品契约、要素契约和嵌入合作契约的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效率问题,并提供武陵山区猕猴桃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同契约形式的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情况作为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初始投资效率和农民福利上对其他两种契约类型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更能契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时,应该采取基于嵌入合作契约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慧  周力  应瑞瑶  
契约农业是引领小农户迈向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基于2016年江苏省11县345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户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的实验结果,使用三阶段回归方法对农户契约参与机制及其对农户要素投入及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厌恶程度、与其他养殖户交流养殖经验、距最近肉鸡养殖企业的距离对农户契约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与其他养殖户交流养殖经验次数越少、距最近肉鸡养殖企业的距离越近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契约农业。(2)参与契约农业对农户技术投入、兽药投入、养殖规模以及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参与契约农业的农户会增加技术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增强收入稳定性,而降低兽药投入。因此,应当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完善签约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雪冰  胡浩  张岳  
生猪生产组织化是推动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现代养殖经营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其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实践成效、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表明,双方追求潜在利润的内在动力及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促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进而稳定生猪生产波动的实践效果,以及美国契约农业制度环境、生猪市场环境和支持政策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验证了本文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本文据此得到如下启示,应引导不同规模养殖户采取适宜的经营方式,完善契约农业相关制度环境,推进地方生猪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生猪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产业链的建设,注重生猪产业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灵活性,以及健全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政策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小柱  彭丽芬  李琳  
发达国家结合特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本文以日本、瑞典和德国3个国家的特色农业经营模式为例,对比总结了这3个国家的精准农业、循环农业以及观光农业运行方式及特点,以期为中国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思路与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鹏  程豪  李娇  
本文以报童模型为基础,根据"农超对接"模式的特点,考虑农产品在具有需求价格敏感性、零售商超市促销努力水平的条件下,在"农超对接"供应链中引入收益共享契约,进而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在供应链集中控制、收益共享契约约束与分散控制情况下的供应链整体与参与主体的收益,并通过供应链协调目标,确定收益共享参数大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对收益共享契约在"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茂松  陈柏福  
新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主导形式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越来越呈现出柔性化、模块化、虚拟化等特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作为规制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契约安排发生了相应变化。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了柔性契约的概念,初步探讨了柔性契约的理论来源和构成要素,并从企业的契约角度对垄断结构企业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天  
2018年以来,我国农业继续面临着长期结构性过剩的挑战,也迎来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下短期供给性不足的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如何继续推进我国农业市场化,创新农业营销模式,就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日本和中国农业同属政府主导型,同为东亚文化圈国家,日本和中国在农业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日本农业营销的发展有利于创新我国农业营销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光辉  胡浩  
契约农业是有序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构建农业企业契约模式选择和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生猪养殖企业的多个案例,讨论交易成本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外生冲击下企业与养殖户缔约形态产生适应性演变的路径及逻辑。研究发现,企业与养殖户缔结不同的契约模式,是在给定的交易属性下权衡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生产成本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交易成本或资产专用性的差异使得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品种有其最适契约模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存在适应性调整的过程,非洲猪瘟疫情冲击或环境规制约束会降低履约效率,企业会调整原始的单一契约模式,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中间型契约或混合契约模式过渡。因此,应避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盲目复制和推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契约形式,促进农户与企业进行互补的专用性投资,提升双方缔约稳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光辉  胡浩  
契约农业是有序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构建农业企业契约模式选择和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生猪养殖企业的多个案例,讨论交易成本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外生冲击下企业与养殖户缔约形态产生适应性演变的路径及逻辑。研究发现,企业与养殖户缔结不同的契约模式,是在给定的交易属性下权衡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生产成本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交易成本或资产专用性的差异使得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品种有其最适契约模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存在适应性调整的过程,非洲猪瘟疫情冲击或环境规制约束会降低履约效率,企业会调整原始的单一契约模式,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中间型契约或混合契约模式过渡。因此,应避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盲目复制和推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契约形式,促进农户与企业进行互补的专用性投资,提升双方缔约稳定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滨铜  王志刚  
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鲜有文献关注治理机制对其发展演进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 Ecological System,SES)分析框架,构建了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动主体跨期博弈模型,剖析了关系和契约治理机制在系统发展不同阶段治理绩效的相对变化及其对系统演进的影响,并基于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开原胜利牧业主导下的农业产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案例分析。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表明:农业产业生态系统演进路径呈现关系治理不断减弱、契约治理不断增强的绩效特征;发展初期,关系治理对促进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合作化建立起到主要作用;发展中期,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优势互补、纵向嵌合形成协同治理效应,对促进产业化快速深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发展成熟期,契约治理基于系统演进情境不断优化设计,拓展有限理性,对促进产业化稳固可持续发展起到主导作用。本文研究发现丰富了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内涵,揭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治理机制动态调适的优化规律,拓宽了产业化集体行动研究的理论边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  张卓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早,相关的法律、政策较为健全,这使得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与美国相比,我国农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发展水平偏低,在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上存在着缺乏法律支持、缺乏再保险体系、农业保险资金来源的渠道单一等问题。基于此,借鉴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是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