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9)
- 2023(4384)
- 2022(3620)
- 2021(3615)
- 2020(2866)
- 2019(6792)
- 2018(6494)
- 2017(11246)
- 2016(5731)
- 2015(6751)
- 2014(6372)
- 2013(6474)
- 2012(6203)
- 2011(5920)
- 2010(5728)
- 2009(5116)
- 2008(5066)
- 2007(4193)
- 2006(3739)
- 2005(3512)
- 学科
- 济(30101)
- 经济(30073)
- 方法(13687)
- 管理(13464)
- 数学(12845)
- 数学方法(12805)
- 业(12113)
- 中国(12082)
- 贸(9160)
- 贸易(9154)
- 易(9069)
- 企(8545)
- 企业(8545)
- 农(6662)
- 财(5598)
- 关系(5488)
- 制(5421)
- 出(5257)
- 银(5102)
- 银行(5102)
- 行(5028)
- 融(4817)
- 金融(4817)
- 业经(4700)
- 发(4462)
- 环境(4407)
- 口(4257)
- 出口(4256)
- 出口贸易(4256)
- 学(4255)
- 机构
- 大学(89348)
- 学院(85402)
- 济(48531)
- 经济(48069)
- 研究(36560)
- 管理(30568)
- 中国(29634)
- 理学(26196)
- 理学院(25888)
- 管理学(25690)
- 管理学院(25523)
- 财(19914)
- 京(19707)
- 科学(18244)
- 所(17656)
- 经济学(17544)
- 财经(16377)
- 研究所(16218)
- 经济学院(15844)
- 经(15395)
- 中心(15111)
- 北京(13408)
- 院(12980)
- 财经大学(12528)
- 科学院(11543)
- 范(10934)
- 师范(10886)
- 研究中心(10882)
- 社会(10786)
- 农(10737)
- 基金
- 项目(56344)
- 科学(45892)
- 基金(44939)
- 研究(42597)
- 家(39488)
- 国家(39256)
- 科学基金(33106)
- 社会(30900)
- 社会科(29484)
- 社会科学(29481)
- 基金项目(22381)
- 资助(19106)
- 教育(19092)
- 自然(18819)
- 自然科(18431)
- 自然科学(18426)
- 自然科学基金(18158)
- 省(16617)
- 中国(16433)
- 划(15811)
- 部(15009)
- 国家社会(14870)
- 编号(14607)
- 教育部(13355)
- 重点(13094)
- 成果(12697)
- 发(12567)
- 人文(11945)
- 重大(11945)
- 社科(11764)
共检索到13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阿什文·阿胡加 尼戈·乔克 马尔哈·纳巴 恩迪亚耶 纳斯恩·波特 王文文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 国际收支 盈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契波·阿斯拉姆 萨玛亚·贝达-斯通 马可·E·特龙斯 胡安·耶佩斯 邹静姻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在2006年达到顶峰,在此后八年中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改善,并且现在看来这一向好趋势预计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全球失衡问题在流量层面的好转依旧无法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从存量层面看,失衡问题仍在进一步恶化。目前一些大的净债务国仍面临由市场信心丧失和利率上升带来的可能风险。未来要从根本上解决失衡问题需要在需求面有一次全球性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在韩国首尔G20峰会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提出对各国外部失衡设定上限的建议,此后IMF总裁卡恩将此上限解读为经常账户盈余或者顺差占GDP比重为4%,超过这个上限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实施外部失衡治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娟娟 佘群芝
本文在放松信贷配给行业均衡性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考察了我国1994-2012年间信贷配给结构对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影响差异,在此基础上判断我国信贷配给的行业非均衡性是否引起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的不足进而造成了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衡,得出结论:中国信贷结构更加有利于货物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对服务贸易的出口促进效应不显著。随着这种非对称性信贷机制的不断强化,我国货物贸易的出口能力将远大于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进而导致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茉楠
全球分工(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失衡、全球化资本流动以及美元霸权是全球失衡的根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结构调整期。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必须将反周期政策和纠正失衡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培育中国内生增长的新动力,通过产业轮动与区域轮动启动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分工失衡 产业轮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珠 白东辉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失衡 调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2008年7月10~11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在福州召开首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大会邀请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了主题演讲。现将部分专家的演讲文稿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韦玉
互联网的普及将终结定位营销时代,并宣告知识营销时代的到来。率先定位于某个品类占不住心智里"品类中最好"即第一品牌的位置了,消费者根据他们能搜集到的"知识"(消费者认为可信的信息)来判别品牌的优劣。消费者用来识别一个品牌好坏的知识根据,本文称之为"识据"。"识据",是识别一个品牌优劣的知识根据,即消费者认为可信的、能证明"更好"的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识据与定位并不冲突胡红青(三峡大学)《识据:定位时代的终结》一文(以下简称《识据》)提出了识据一词,用来表示"消费者用来识别一个品牌好坏的知识根据"。应该说,这对目前营销实践中存在的过分"玩概念"、重传播而忽视产品实际功效的现象有一定的警示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宏成
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与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盈余构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表面特征。美中两国各自经济结构的差异是世界经济失衡的内在动因。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级化,有利于美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是美国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表现。美国世界领先的竞争力为经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结构性失衡 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曹棣泉
本文认为,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收入分配的失衡,即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过高且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且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功能性收入分配的失衡,即中国的生产要素没有按照其对生产贡献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则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还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国际收支本身,而是要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即通过"对个人放权让利"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并以此形成真正的市场机制。
关键词:
收入分配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奎喜 徐世长
金融危机予美国经济以重创,美国迫切需要在全球转嫁其损失,以实现其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文章探讨了美国如何借助美元这一霸权货币,通过美元的国际循环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以及由此造成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错位导致了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的高赤字率和低储蓄率是造成经济失衡的根源;美国通过美元输出及美元回流在全球进行债务扩散及债务转嫁;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及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超发货币,这必然加速美元危机的到来。后危机时代经济失衡的治理必须加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作用。
关键词:
美元回流 经济失衡 债务扩散 美元危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佳
目前,中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表现形式看,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这三个方面是造成收入分配格局恶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格局有所改善,原因包括周期性、市场性和制度性因素。未来,制度性和市场性因素对改善收入分配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周期的复苏,国内资本回报率可能上升并高于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收入差距面临扩大的可能性。因此,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将继续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放在战略地位,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包容性、多样性的金融融资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若涵
布什经济政策最大的核心,就是减税。然而,不管布什如何坚持他的减税方案,减税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州财政危机严重 局外人看美国经济,最容易出现的误区恐怕就在於太注重对联邦经济政策的解读,而忘记了美国是由五十个经济自主权很大的州组成的合众国.《经济学人》几个月前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燕 吴蒙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服务业GDP比重已经超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目前仍缺少较为统一的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和日本经济服务化的演进特征,对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对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向服务化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
经济服务化 服务业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