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5)
- 2023(17973)
- 2022(15227)
- 2021(14251)
- 2020(12014)
- 2019(27489)
- 2018(26802)
- 2017(50929)
- 2016(27615)
- 2015(31095)
- 2014(30609)
- 2013(30112)
- 2012(27471)
- 2011(24813)
- 2010(24228)
- 2009(22062)
- 2008(21125)
- 2007(17977)
- 2006(15315)
- 2005(13016)
- 学科
- 济(108636)
- 经济(108518)
- 管理(76570)
- 业(73207)
- 企(59390)
- 企业(59390)
- 方法(53197)
- 数学(47218)
- 数学方法(46635)
- 中国(30204)
- 农(29912)
- 财(26916)
- 学(23965)
- 业经(23815)
- 贸(22042)
- 贸易(22033)
- 易(21483)
- 农业(20057)
- 地方(19524)
- 制(18573)
- 环境(17251)
- 技术(17210)
- 务(17028)
- 财务(16957)
- 财务管理(16926)
- 理论(16681)
- 和(16472)
- 企业财务(16046)
- 银(15700)
- 银行(15630)
- 机构
- 大学(391377)
- 学院(388182)
- 济(156858)
- 经济(153841)
- 管理(153337)
- 理学(134842)
- 理学院(133320)
- 研究(132759)
- 管理学(130767)
- 管理学院(130092)
- 中国(97831)
- 科学(84914)
- 京(82905)
- 农(70261)
- 财(67168)
- 所(66458)
- 业大(63742)
- 研究所(61668)
- 中心(60303)
- 财经(55781)
- 农业(55630)
- 江(53136)
- 北京(51818)
- 经(51235)
- 范(49981)
- 师范(49365)
- 院(48231)
- 经济学(47859)
- 经济学院(43384)
- 州(42983)
- 基金
- 项目(280668)
- 科学(220116)
- 基金(205531)
- 研究(197861)
- 家(182780)
- 国家(181333)
- 科学基金(154603)
- 社会(125797)
- 社会科(119271)
- 社会科学(119240)
- 基金项目(108940)
- 省(107664)
- 自然(103091)
- 自然科(100752)
- 自然科学(100720)
- 自然科学基金(98926)
- 划(92295)
- 教育(90997)
- 资助(84817)
- 编号(78287)
- 重点(63229)
- 部(61786)
- 成果(61603)
- 发(59186)
- 创(58344)
- 科研(54708)
- 创新(54578)
- 课题(53677)
- 国家社会(52719)
- 教育部(52569)
- 期刊
- 济(157765)
- 经济(157765)
- 研究(107816)
- 学报(69902)
- 中国(68740)
- 农(62617)
- 科学(61710)
- 管理(53442)
- 大学(52383)
- 学学(49670)
- 财(49183)
- 农业(43494)
- 教育(39215)
- 技术(32071)
- 融(29107)
- 金融(29107)
- 经济研究(26867)
- 财经(26451)
- 业经(25613)
- 业(23093)
- 经(22720)
- 问题(20747)
- 科技(19758)
- 版(19455)
- 图书(19127)
- 业大(18685)
- 技术经济(17866)
- 资源(17459)
- 统计(17438)
- 贸(17156)
共检索到543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金明
本文基于2011—2012年、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交互分析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现状及照料满足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失能老人在洗澡方面照护需求最迫切;生活照料过于依赖家庭,社会照料比例低;照料满足感较低。失能老人的居住地、经济状况、失能程度、失能时间、照料者类别、照料态度对照料满足感有显著影响。政府、社会应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完善长期照护制度,制定家庭照护者支持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金明 张国禄
精准扶贫首先需要将贫困人口精准地识别出来。中国失能老人数量庞大,历来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应用多维贫困理论与测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中国失能老人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失能老人多维贫困存在城乡和失能程度差异,农村失能老人比城市失能老人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更大;中、重度失能老人多维贫困程度比轻度失能老人更严峻。中国失能老人多维贫困的主要致贫原因依次为精神孤独、照料满意度低、医疗保障水平低等因素。因此,需要从多维视角更加全面、科学地对失能老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晏月平 李雅琳
基于中国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独居家庭、空巢家庭数量持续增加的基本现实,聚焦独居老人的多维健康脆弱性问题,基于CLHLS 2020年发布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法对多维健康的脆弱性进行科学测量,采用OLS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异质性分析手段考察独居对不同老年群体健康脆弱性影响的组内差异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多维健康脆弱性显著相关,处于独居状态的老人在多维健康脆弱性方面显著低于非独居状态的老人;性别和城乡的组内差异不显著;独居老人在多维健康评价中遭遇最严重的问题是情绪抑郁;独居并非是影响老年人多维健康脆弱性的首要因素;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子女时常看望父母、每年进行常规体检、保持锻炼习惯,对老年人多维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尽快出台家庭支持政策,打造适老化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西国 赵莹
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全国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法,实证检验了家人照料对我国失能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家人照料总体上降低了被照料失能老人的幸福感;这种不利影响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失能老人更为明显。其影响机理是我国缺少对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使其承担了过多的机会成本和身心压力,增加了老人的内疚感。建议完善失能老人的照料补贴制度,完善照料者的国家福利支持系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明 刘长庚 陈华帅
利用2008年和2011/2012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两期的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Bootstrap法克服老人参保行为的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了新农保政策为参保老人带来的实际"净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参保老人的经济独立性和居住独立性,而且使老人在自我生活照料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减少了子女的照料。同时,参保时间、年龄、地区等因素带来的新农保绩效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老人 PSM CLHLS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高龄老人是一个对照料需求更高的群体,目前,高龄老人的照料完全满足感并不高。在居家养老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龄老人的照料资源仍然集中在家庭内部,他们对社会服务的利用率极低;高龄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所在城乡以及照料者类别及其意愿对照料满足感的影响较大。政府及社会在提升高龄老人照料满足感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居家养老服务,关注贫困、认知能力差和空巢高龄老人群体,重视家庭代际和谐建设,加快专业社工队伍发展,加强国际交流。
关键词:
高龄老人 照料资源 照料满足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匡时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对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满足状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对其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满足状况的评价并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家庭总收入和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对老年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对生活来源是否足够的评价对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的评价却有明显的影响。日常照料者和照料费用承担人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日常照料者的照料表现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度有明显的影响。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个结果意味着...
关键词:
高龄老人 老年照料 照料需求 需求满足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丽丽 王超群 于琳娜
目的:研究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满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拓展的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利用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构建Logit模型。结果: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满足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得到满足。家庭相对经济资源越不足、老人身体状况越差、失能程度越高,非子女和配偶照料、照料者不情愿时,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越难得到满足。结论:建议加强对农村、低龄、低收入和重度失能老人生活照料的关注,强化家庭成员照料,并为家庭成员照料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昊 李强
利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健康资本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提出研究假说,分别从情景记忆得分、精神状态得分和抑郁状况得分三个角度探析了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照料强度的增加而有所变化且对女性和中西部的农村失能老年人影响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子女照料可以通过增加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身体锻炼的机会以及提高对子女的满意度来改善其精神健康。因此,有效利用以子女为主的家庭养老资源,构建以家庭照料为基础的多元供给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助推"健康老龄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亮 柳建坤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考察了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的强度对其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对其自评身体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精神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两种不同的效应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样本选择效应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第二,隔代照料的效应存在性别、年龄、两代同住、城乡居住安排的异质性,即隔代照料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与子女不同住的老人和小于70岁的老人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三,子女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和人际互动是隔代照料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机制,上述机制在精神健康的路径中没有得到验证。本文从照料补贴、社区建设等角度提出改善老年群体健康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社会养老欠发展使我国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当前家庭照料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照料意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照料的质与量。基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料者的配对样本数据,文章分析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较强。(2)照料负担维度、责任与情感维度、主要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维度、社会支持维度中的诸多变量均影响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3)进一步的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揭示了孝道认同、是否出于爱的照料、关系质量(照料者角度)、关系质量(老年人角度)四个变量既直接影响照料意愿,也通过影响主观照料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照料意愿。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应该发展社会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家庭关系与提倡传统孝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宋靓珺 黄剑焜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CLHLS),将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剖析中国失能老年人群对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安德森模型中的3类变量中只有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对服务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前倾因素则不显著。据此,文章得出与前人研究不同的结论:在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境和文化背景下,老人对于长期照护服务的使用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即便个人有使用某种健康服务的特征和倾向,但仍受制于政策环境、个人与家庭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能力和需求要素。此外,文章引入家庭照料者意愿这一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安德森模型 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宋靓珺 黄剑焜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CLHLS),将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剖析中国失能老年人群对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安德森模型中的3类变量中只有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对服务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前倾因素则不显著。据此,文章得出与前人研究不同的结论:在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境和文化背景下,老人对于长期照护服务的使用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即便个人有使用某种健康服务的特征和倾向,但仍受制于政策环境、个人与家庭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能力和需求要素。此外,文章引入家庭照料者意愿这一变量,对安德森模型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探索,并对服务需求评估工具、家庭发展能力和社区服务未来走向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安德森模型 老龄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谢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供给结构恶化以及养老保障基金缺口增大等问题越加严峻。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与政界建议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政策形式。我国老年人的退休行为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此问题的答案是制定有效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probi 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经济类及经济类因素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经济类因素中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退休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类影响因素中家庭净收入对老年人退休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且,城市和农村老年人退休行为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老年人退休 养老保险 老龄化 教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伟玲 陆杰华
在"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2008年数据集基础上,建立稳健回归模型,探讨老年人口日常健康照料成本的性别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尽管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性别变量对老年人日常健康照料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作用都变得不显著,但是仍然可以发现由于女性老人的"多重弱势"地位增加了其对日常健康照料的需求,同时也由于其支付能力较低而压抑了其日常健康照料需求的满足。伴随着老龄化进程深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增加女性老人的日常健康照料支付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老年人 性别 日常健康照料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代际支持对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影响的追踪研究
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动态分析
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
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追踪调查的发现
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健康与照料需求:理论和来自随机实验的证据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