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9)
- 2023(11798)
- 2022(9821)
- 2021(9048)
- 2020(7484)
- 2019(17273)
- 2018(16284)
- 2017(31246)
- 2016(16813)
- 2015(18862)
- 2014(18063)
- 2013(18408)
- 2012(17380)
- 2011(16039)
- 2010(15675)
- 2009(14575)
- 2008(14188)
- 2007(12455)
- 2006(10965)
- 2005(10057)
- 学科
- 济(81220)
- 经济(81134)
- 管理(45104)
- 业(44393)
- 方法(39677)
- 数学(36846)
- 数学方法(36666)
- 企(33470)
- 企业(33470)
- 中国(23089)
- 农(19974)
- 贸(18786)
- 贸易(18770)
- 财(18635)
- 易(18172)
- 制(14835)
- 地方(14613)
- 业经(14409)
- 学(14343)
- 融(14272)
- 金融(14270)
- 银(13786)
- 银行(13744)
- 农业(13435)
- 行(13173)
- 环境(11104)
- 务(10759)
- 财务(10754)
- 财务管理(10734)
- 企业财务(10301)
- 机构
- 大学(254386)
- 学院(247867)
- 济(118667)
- 经济(116913)
- 研究(94919)
- 管理(93357)
- 理学(81171)
- 理学院(80225)
- 管理学(79113)
- 管理学院(78679)
- 中国(76322)
- 科学(55456)
- 京(53637)
- 财(51596)
- 所(48837)
- 农(48284)
- 研究所(44712)
- 中心(43068)
- 财经(42442)
- 经济学(39664)
- 经(39189)
- 业大(38885)
- 农业(38628)
- 经济学院(36074)
- 江(34196)
- 北京(34112)
- 院(33616)
- 财经大学(32289)
- 科学院(29141)
- 范(28920)
- 基金
- 项目(171178)
- 科学(135723)
- 基金(131168)
- 家(118258)
- 国家(117425)
- 研究(116552)
- 科学基金(99118)
- 社会(79928)
- 社会科(76163)
- 社会科学(76144)
- 基金项目(68479)
- 自然(65040)
- 自然科(63635)
- 自然科学(63612)
- 自然科学基金(62599)
- 省(60769)
- 资助(54757)
- 划(54064)
- 教育(52142)
- 编号(41153)
- 部(40293)
- 重点(39168)
- 发(36621)
- 国家社会(35773)
- 创(35559)
- 教育部(34525)
- 科研(33619)
- 中国(33566)
- 创新(33513)
- 成果(32705)
- 期刊
- 济(120447)
- 经济(120447)
- 研究(77136)
- 中国(46459)
- 学报(45999)
- 农(41921)
- 科学(41434)
- 财(37317)
- 大学(34250)
- 管理(33569)
- 学学(32848)
- 融(32192)
- 金融(32192)
- 农业(28155)
- 财经(22741)
- 经济研究(22527)
- 经(19590)
- 贸(17520)
- 问题(16654)
- 国际(16624)
- 技术(16554)
- 业(16527)
- 业经(16237)
- 教育(15509)
- 世界(14981)
- 技术经济(12425)
- 统计(12082)
- 版(11669)
- 业大(11343)
- 商业(11116)
共检索到37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雯 龚秀国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佳 杨嘉杰 汤子隆 赵丹妮
文章运用两区制门限协整模型对香港离岸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在低利差区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而在高利差区制,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且随着远期汇率期限的增加,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分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门限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中美贸易摩擦、"811"汇改、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对离岸市场的状态造成差异化影响。因此,央行应根据区制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政策,加快离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监察体制,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严佳佳 孙莉莉 黄文彬
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视角,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价格溢出效应,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当期的汇率波动能够影响未来的汇率与利率波动,而当期的利率波动无法影响当期与未来汇率的变动。结论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志明 陈星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的角度,对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境内远期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市场及境外NDF市场间动态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及境外NDF价格均产生报酬溢出效应,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掌握了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处于人民币汇率信息中心地位。与此同时,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对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产生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严佳佳 黄文彬 黄鑫
汇率干预是央行避免外部冲击、保持内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离岸市场规模的扩张,离岸和在岸汇率的联动势必影响央行汇率干预行为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汇率干预指数的测算来反映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行为,引入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CNH)建立央行反应函数,进而研究CNH对央行汇率干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目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不足,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央行汇率干预行为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因此,本文继而以经历了完整的国际货币离岸市场发展过程的德国马克为例,研究离岸马克汇率与德意志联邦银行汇率干预行为的关系,预测未来CNH将会对央行汇率干预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严佳佳 幸进成 黄健铭
作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增量措施,香港人民币离岸利率的推出被赋予了倒逼在岸利率改革的政策目的。本文通过构建存在资本管制条件下在岸与离岸市场资本流动竞争模型,推导发现离岸利率会对在岸利率形成倒逼效应,同时放松资本管制会强化倒逼效应的影响。本文以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离、在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采用ARDL-ECM模型以及边界检验证明了对超过14天期限品种而言,离岸利率对在岸利率的倒逼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资本账户开放对倒逼的刺激作用已经显现。
关键词:
离岸利率 在岸利率 资本管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钧钧 刘文财
本文采用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香港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场外市场仍然占据离岸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主导权,价格发现贡献度超过60%。香港外汇期货市场难以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原因在于做市商参考场外市场对外汇期货进行报价,其次香港外汇期货市场的规模仍然很小。
关键词:
外汇期货 价格发现 离岸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曙松 黄少明
当前,如何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成为同时牵动内地与香港金融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更紧密经贸安排”框架下,中央政府再次表示允许香港银行在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并同意在条件成熟时优先让香港经营人民币离岸业务。这一新的举措的实施,究竟会对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应当如何采取相应风险监控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以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两个循环"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在境内仍然存在一定资本管制的前提下,在理论上分析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香港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内地与香港两地存款利差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理论上看,两地资本仍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是两地人民币存款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此后,文章用VEC模型对上述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从中长期看,香港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是香港人民币存款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两地利差的变动对香港人民币存款变化的直接影响不甚显著。需强调的是,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例如,中长期内,若香港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可能使得人民币产生更大的升值预期。另外,由于内地仍存在资本管制,香港人民币存款与两地利差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对称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以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两个循环"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在境内仍然存在一定资本管制的前提下,在理论上分析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香港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内地与香港两地存款利差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理论上看,两地资本仍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是两地人民币存款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此后,文章用VEC模型对上述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从中长期看,香港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是香港人民币存款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两地利差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张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研究认为,2008年末,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充分显示官方有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继而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的事实上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翟晓英 于珺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由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CNY)、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市场6个月期汇率(NDF6)及1年期汇率(NDF12)、在岸远期6个月期汇率(DF6)及1年期汇率(DF12)组成的人民币汇率系统。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等分别从平稳性、协整性、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系统内的在岸即期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在岸远期汇率和离岸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NH对CNY存在报酬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翟晓英 于珺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由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CNY)、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市场6个月期汇率(NDF6)及1年期汇率(NDF12)、在岸远期6个月期汇率(DF6)及1年期汇率(DF12)组成的人民币汇率系统。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GARCH模型等分别从平稳性、协整性、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系统内的在岸即期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在岸远期汇率和离岸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NH对CNY存在报酬溢出效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CNH、CNY、NDF6和DF6间的关联性可能大于CNH、CNY、NDF12和DF12间的关联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华 李广众 陈广汉
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流通。本文选取了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和亚洲国家货币汇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水平值和波动溢出上对亚洲国家货币汇率具有显著影响,人民币的影响力已经从贸易渠道逐步转向汇率等金融渠道。中央银行退出外汇市场常规干预减弱了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影响力,而离岸市场规模增大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将是离岸市场影响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离岸人民币市场 溢出效应 国际影响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鹭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之间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关系采用Granger和ARMA(p,q)-GARCH(1,1)等方法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信息是从境内市场向境外市场流动,但在远期汇率上,境外NDF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当前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增加CNY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增强境内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话语权。
关键词:
香港离岸市场 汇率 定价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