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8)
2023(9918)
2022(8324)
2021(7957)
2020(6679)
2019(15106)
2018(14816)
2017(28696)
2016(15655)
2015(17257)
2014(17320)
2013(17208)
2012(16098)
2011(14649)
2010(14735)
2009(13985)
2008(14195)
2007(12675)
2006(11298)
2005(10852)
作者
(43803)
(36859)
(36470)
(35210)
(23428)
(17558)
(16540)
(14105)
(13920)
(13242)
(12760)
(12265)
(11930)
(11845)
(11839)
(11380)
(10839)
(10661)
(10468)
(10394)
(9396)
(8987)
(8789)
(8356)
(8346)
(8274)
(8064)
(7943)
(7434)
(7291)
学科
(63363)
经济(63251)
管理(48383)
(44053)
(35948)
企业(35948)
方法(26068)
数学(23032)
数学方法(22739)
中国(21769)
(20809)
(19734)
(17506)
(14270)
贸易(14257)
(14037)
(13904)
银行(13893)
业经(13619)
(13308)
(13185)
(12601)
金融(12599)
(12236)
(12153)
财务(12119)
财务管理(12086)
企业财务(11523)
体制(11172)
农业(10866)
机构
大学(227359)
学院(223281)
(103154)
经济(101248)
研究(83155)
管理(81791)
理学(69301)
理学院(68499)
管理学(67515)
中国(67352)
管理学院(67072)
(52004)
(48508)
科学(46000)
(42194)
财经(40289)
研究所(37676)
中心(37436)
(36751)
(34752)
经济学(34127)
(33046)
北京(31525)
经济学院(30566)
财经大学(30110)
(29508)
业大(28713)
(28047)
师范(27807)
农业(26833)
基金
项目(142272)
科学(113883)
基金(107573)
研究(105061)
(94006)
国家(93297)
科学基金(79518)
社会(70835)
社会科(67319)
社会科学(67305)
基金项目(55171)
(50882)
自然(49069)
教育(48146)
自然科(47970)
自然科学(47957)
自然科学基金(47141)
资助(44950)
(44369)
编号(39527)
成果(34661)
(34325)
重点(32566)
(32077)
国家社会(31184)
教育部(30088)
(29941)
(29851)
(29351)
中国(29243)
期刊
(115472)
经济(115472)
研究(75313)
中国(48468)
(41894)
学报(33704)
(33137)
管理(32516)
科学(32177)
(27361)
金融(27361)
大学(26460)
学学(24903)
教育(22341)
农业(21946)
财经(21776)
经济研究(19446)
(18857)
技术(16917)
问题(15914)
业经(15884)
(15187)
国际(13492)
世界(13198)
(11583)
技术经济(10477)
(10196)
理论(10139)
统计(9911)
经济问题(9511)
共检索到35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  
随着经济金融转型,特别是国际收支由非均衡逐步趋向基本均衡,中国开始由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不足,与此相对应,央行的主要任务也应由流动性回收向流动性供给转变。本文分析了流动性供给及流动性供给机制等概念,研究了现有流动性供给机制的不足,重点研究了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局限性。在对国外代表性央行流动性供给经验进行考察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提出了构建和改进中国央行流动性供给机制的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超  刘辉  
国债市场流动性决定政府融资成本,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定价基准,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有效实施,一个发达、深度的国债市场对建立成熟的金融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把作为市场参与,及公共信息和服务提供双重角色的央行纳入国债市场交易过程框架内,建立模型并实证模拟分析市场流动性产生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昌利  
本文基于对1994年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着重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广义货币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当局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琳  袁志刚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88~2005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和内在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从大幅下降到逐步稳定的基本特征,且前期的大幅改善主要来源于低收入子代相对收入的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对中国代际收入传递的解释力达到60%以上,其中以财富资本为主。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分布,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沫  王岩  
基于1989~2015年共计10轮CHNS数据,本文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双重测度指标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在1991~2004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以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基于收入分组视角的研究发现,各收入组2004年以后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程度均有所降低,但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固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各组,中等收入群体是目前我国保持较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主要动力来源。从城乡差异视角看,受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家庭的代际流动性显著提升,且持续高于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基于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对我国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父亲的非教育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中起到主导作用。受整体社会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积极影响,2004年以后非教育传递机制不断减弱,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起到较大助推作用;而受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影响,教育因素在2004年左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平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忠燕  殷志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代雨杭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代雨杭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长青  张永正  白丽娜  
本文通过对EVA指标考核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指标在EVA指标考核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个能使企业在运营收益和现金流风险管理方面实现综合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并以十个上市钢铁企业为例对比分析说明了新指标的优越性。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特性的新指标具有普遍性,能为企业绩效评价管理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大勇  
“流动性”一般指资产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换个角度说,是指用来跨期转移财富的(市场或非市场的)工具的可获得性。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财务等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的文献中对流动性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层面,原因是消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东旻   崔孟奇   赵江威   许艺煊  
认识政府对金融市场规制影响的复杂性及其作用机制是政府进行合理规制的前提。本文将2018年8月14日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限制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研究政府规制对二级市场交易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财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差异化反应,验证政府规制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规制有效矫正了地方政府债券定价扭曲,高财力地方政府债券定价在一级市场上具有更大扭曲,规制之后其二级市场交易收益率明显上升,而低财力地方政府无显著变化。第二,政府规制使高财力地方政府债券的流动性显著提高,并对交易收益率产生影响,证实了债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存在联动性。第三,发行定价限制通过“政府规制—发行价格—交易收益率”直接路径和“政府规制—发行价格—流动性—交易收益率”间接路径,共同影响二级市场交易收益率,但主要通过间接路径影响交易收益率,初步打开了政府规制影响二级市场机制的“黑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智勇  
税制的优化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 ,流动性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税收对价格的扭曲引起资源的流动 ,从而引起税基的流动。因而如何通过税权的分享、税基的共享等来消除流动性的不利影响来实现税收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吴锟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甚至钱荒现象。本文从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银行间融资流动性紧张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提高也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期限融资形式下融资非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流动性层面提出相关系统性危机管理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