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7)
- 2023(19737)
- 2022(17017)
- 2021(15968)
- 2020(13576)
- 2019(31642)
- 2018(31288)
- 2017(59513)
- 2016(32366)
- 2015(36954)
- 2014(36958)
- 2013(36600)
- 2012(33742)
- 2011(30627)
- 2010(30833)
- 2009(28585)
- 2008(28139)
- 2007(24798)
- 2006(21627)
- 2005(19304)
- 学科
- 济(145475)
- 经济(145323)
- 管理(92466)
- 业(86616)
- 企(71868)
- 企业(71868)
- 方法(64684)
- 数学(56752)
- 数学方法(55891)
- 中国(36581)
- 农(35104)
- 财(33149)
- 学(30830)
- 业经(29881)
- 地方(28821)
- 贸(25364)
- 贸易(25348)
- 易(24594)
- 制(24228)
- 农业(23468)
- 理论(22562)
- 和(21341)
- 务(20916)
- 财务(20820)
- 财务管理(20771)
- 环境(20368)
- 银(20325)
- 银行(20269)
- 融(19915)
- 金融(19911)
- 机构
- 大学(470710)
- 学院(469123)
- 济(194257)
- 经济(190185)
- 管理(182337)
- 研究(159947)
- 理学(158029)
- 理学院(156251)
- 管理学(153131)
- 管理学院(152303)
- 中国(120109)
- 京(100374)
- 科学(99586)
- 财(86094)
- 所(81330)
- 农(76526)
- 研究所(74341)
- 中心(72519)
- 业大(70276)
- 财经(69628)
- 江(67767)
- 北京(63829)
- 经(63234)
- 范(61302)
- 师范(60713)
- 农业(60158)
- 经济学(59250)
- 院(57609)
- 州(54743)
- 经济学院(53222)
- 基金
- 项目(316914)
- 科学(248462)
- 基金(230069)
- 研究(228436)
- 家(201236)
- 国家(199611)
- 科学基金(170853)
- 社会(143543)
- 社会科(136020)
- 社会科学(135983)
- 省(122822)
- 基金项目(120954)
- 自然(112233)
- 自然科(109655)
- 自然科学(109626)
- 自然科学基金(107613)
- 教育(106038)
- 划(103669)
- 资助(96853)
- 编号(92790)
- 成果(75262)
- 重点(71126)
- 部(69918)
- 发(67185)
- 创(64978)
- 课题(64057)
- 科研(60972)
- 创新(60705)
- 教育部(59892)
- 大学(59357)
- 期刊
- 济(211520)
- 经济(211520)
- 研究(136258)
- 中国(86450)
- 学报(75718)
- 科学(69170)
- 农(68769)
- 管理(66726)
- 财(66087)
- 大学(57041)
- 学学(53752)
- 教育(49966)
- 农业(47513)
- 技术(42827)
- 融(38833)
- 金融(38833)
- 经济研究(35052)
- 财经(34231)
- 业经(32703)
- 经(29366)
- 问题(27215)
- 业(25700)
- 统计(24616)
- 技术经济(24300)
- 图书(23646)
- 贸(22046)
- 版(21925)
- 策(21835)
- 理论(21472)
- 科技(21286)
共检索到68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建伟
为建立科学的央行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模型,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和学术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研究,目前仍处于前沿性研究阶段。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Dynamic Factor Model,DFM)的高维度数据分析法,选取以中国央行大额支付系统数据为核心的经济金融信息集,探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央行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模型。本文构建的中国央行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模型的实证结果与实际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具有很强的趋势一致性,模型具有较强的持续跟踪监测功能,为科学制定和执行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为了比较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本文将政策搭配的思想放在财政政策研究的框架下,利用有关月度数据,模拟了8种财政政策组合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从刺激产出的角度而言,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一样,如要运用平衡型预算的政策工具组合,应该采用逆向平衡型;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对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大,赤字化减税政策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则很微弱;而对于投资来说,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的效果俱佳,而赤字化支出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波动;正向平衡型预算政策工具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其他工具组合则会平抑物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2016年三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企稳态势延续,预示着中国经济可能正在跨越"L型"拐点,经济运行面临的核心问题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引发潜在金融风险上升,转变为前期稳增长过程中不断累积的各类金融风险反过来牵制经济增长。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风险和以债券为代表的债务违约风险加速上扬,叠加国际市场动荡带来外部冲击和资本外流,成为触发流动性危机和经济动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面对最新形势变化,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由"稳增长"过渡为"防风险",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更加突出"结构性",实现精准发力。
关键词:
L型趋势 资产泡沫风险 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勇 王峥
本文利用1992—2013年的季度样本数据,通过VAR模型研究了我国流通中现金(MO)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率水平和货币化程度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对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现金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率水平和货币化程度体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流通中现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MO 经济指标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2017年初,我国CPI、PPI、进出口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均呈现出U型走势。价格U型回升反映了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宏观经济的回暖,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需求较快回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相对于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价格变化既体现了一定的趋势性的变化,显露出一些前瞻性的信号,也会对经济运行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达到6.5%~7%,CPI涨幅为2.5%~3%。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宏观经济回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强化结构性调控功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持流动性基本平衡:"稳控"房地产,落实长效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光
2017年初,我国CPI、PPI、进出口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均呈现出U型走势。价格U型回升反映了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宏观经济的回暖,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需求较快回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相对于收入增速有所提高。价格变化既体现了一定的趋势性的变化,显露出一些前瞻性的信号,也会对经济运行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预计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GDP增速有望达到6.5%7%,CPI涨幅为2.5%3%。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宏观经济回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力"和"高压力"两种状态下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效应关系比在"中压力"状态下更为显著。最后,笔者对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金融监管能力、加强金融风险调控、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江学迪
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大幅度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探讨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特征事实,其次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建立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模型参数校准到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相一致,并比较模型经济和实际经济的接近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真实经济的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能源价格冲击的初始效应大于技术冲击;技术冲击持续的时间比能源价格冲击更长。
关键词:
能源价格 实际经济周期 校准 经济波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涛 郑晓亚
基于FAVAR模型框架,选取14个大类、95个经济变量实证研究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FAVAR模型能够提供比传统VAR模型更符合经济事实的实证结论。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升对经济依然存在短期刺激作用,但已低于先前估计,且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最终将导致中长期经济下滑;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下降虽有利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但其带来的短期经济下滑幅度将超出我国经济可承受范围。与此同时,房价波动将引致汇率和利率出现大幅波动,企业资产负债率出现大幅上升,融资条件恶化,进而使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冲击。灵活运用房地产调控措施,适度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推进户籍改革,维持房地产价格稳定应成为现阶段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洁 史安娜 马轶群
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规制影响宏观经济的内在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环境规制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建立在"波特假说"基础上的模拟经济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经济特征,环境规制对产出、消费、投资和资本存量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对就业、物价、生产成本和工资收入具有长期负向效应,且在对各宏观变量变化的贡献中,环境规制发挥了主要作用。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和劳动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已有研究较为一致,但与环境规制相比,三种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仅为中短期效应。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环境规制 宏观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英 钮晓萌
以信号与系统的理论论述了凯恩斯提出的宏观经济经典模型,从系统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系统参数和输入信号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通过分析系统结构和系统响应特性,确定系统参数对于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新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直接利用矩阵原理对模型进行分析的一系列弊端,提高了模型精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模型 信号与系统 信号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闫衍 袁海霞
2016年12月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总体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2017年仍需要关注两大新忧和五大旧患。总体上看,2017年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底部运行的长度将持续一年左右,GDP实际增速将微降至6.5%,2018年初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2017年经济工作应围绕六大方向展开,一是经济政策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提速增效;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财政政策积极有效,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控功能;五是对于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