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9)
- 2023(16787)
- 2022(14165)
- 2021(13309)
- 2020(11328)
- 2019(26071)
- 2018(25474)
- 2017(46713)
- 2016(25347)
- 2015(28814)
- 2014(28207)
- 2013(27910)
- 2012(25543)
- 2011(23116)
- 2010(22686)
- 2009(20987)
- 2008(20749)
- 2007(17877)
- 2006(15153)
- 2005(13404)
- 学科
- 济(103735)
- 经济(103630)
- 管理(68032)
- 业(65194)
- 企(52383)
- 企业(52383)
- 方法(51425)
- 数学(45800)
- 数学方法(45284)
- 中国(29181)
- 贸(28319)
- 贸易(28308)
- 易(27567)
- 农(26805)
- 财(26315)
- 学(22522)
- 业经(21144)
- 制(17669)
- 农业(17640)
- 地方(17515)
- 务(16509)
- 财务(16465)
- 财务管理(16430)
- 银(15563)
- 企业财务(15498)
- 银行(15491)
- 融(15110)
- 金融(15107)
- 环境(14997)
- 技术(14937)
- 机构
- 大学(365075)
- 学院(361495)
- 济(153439)
- 经济(150768)
- 管理(136853)
- 研究(128283)
- 理学(119460)
- 理学院(118075)
- 管理学(115879)
- 管理学院(115233)
- 中国(96156)
- 科学(80955)
- 京(76551)
- 农(69563)
- 财(66236)
- 所(65616)
- 研究所(60613)
- 业大(59476)
- 中心(58780)
- 农业(55598)
- 财经(54219)
- 江(51078)
- 经(49724)
- 经济学(48042)
- 北京(47586)
- 院(46017)
- 范(45398)
- 师范(44781)
- 经济学院(43615)
- 财经大学(40570)
- 基金
- 项目(253488)
- 科学(199096)
- 基金(187680)
- 研究(174897)
- 家(168322)
- 国家(167054)
- 科学基金(141342)
- 社会(112746)
- 社会科(107090)
- 社会科学(107059)
- 基金项目(99009)
- 省(96332)
- 自然(94566)
- 自然科(92482)
- 自然科学(92450)
- 自然科学基金(90839)
- 划(83601)
- 教育(80175)
- 资助(76931)
- 编号(67550)
- 重点(58209)
- 部(56372)
- 发(53766)
- 成果(53683)
- 创(52783)
- 科研(50369)
- 创新(49610)
- 计划(49128)
- 国家社会(48474)
- 教育部(47683)
- 期刊
- 济(153106)
- 经济(153106)
- 研究(99315)
- 学报(67343)
- 中国(66458)
- 农(60914)
- 科学(58361)
- 财(50738)
- 大学(49440)
- 管理(47236)
- 学学(46895)
- 农业(41559)
- 教育(30773)
- 技术(29194)
- 融(28783)
- 金融(28783)
- 经济研究(27144)
- 财经(26280)
- 业(23909)
- 业经(23735)
- 贸(23505)
- 经(22655)
- 问题(21406)
- 国际(20969)
- 版(18702)
- 统计(18189)
- 世界(17613)
- 技术经济(17226)
- 业大(17044)
- 科技(16858)
共检索到521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目的]大麦价格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大麦产业的平稳发展,研究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大麦产业链相关主体识别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文章先采用HP滤波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然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样本期内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在该文选择的影响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明 李先德
中国是世界大麦的主要消费国,也是大麦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为全面把握中国大麦进口量与中国大麦国际贸易定价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权商模型对中国及其他大麦主要进口国、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权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进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能力要普遍低于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定价能力,中国在大麦国际贸易定价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关键词:
大麦 国际贸易 定价权 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贸易波动的主要因子是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贸易竞争力、体制与政策因素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并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察发现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不同。文章最后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国际贸易波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李建平
本文利用CMS模型将中国原油进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是受进口引力因素,世界原油总需求与世界原油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自身的原油进口引力是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加强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稳定油源,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石油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原油进口 波动 CMS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太祥 张思玉 张杰 祝宏辉
本文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对1994—2012年间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的进口贸易波动是国内进口引力和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而棉花生产成本高、流通体制不健全和市场信息不完善是造成棉花进口引力和结构无序变化的根本原因。探索低成本的棉花种植模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建立全球化的信息监测系统,将有助于稳定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谨 孙致陆 李先德
采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大麦在我国大麦进口市场上的市场势力,以检验我国大麦进口贸易是否具有"大国效应"。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麦进口市场上,澳大利亚大麦和法国大麦都具有微弱的卖方市场势力,加拿大大麦则不具有卖方市场势力;我国大麦需求显著影响各国大麦进口价格,即我国大麦进口贸易具有"大国效应";加拿大大麦和法国大麦进口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我国大麦贸易政策调整对各国大麦进口价格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加强对国内外大麦市场形势的跟踪研究,建立健全大麦贸易调控政策体系,优化大麦进口来源市场结构,提高我国大麦进口的买方市场势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贸易增长经历了七次基钦短周期波动。进口商品结构特征、进口替代能力、宏观调控措施、各国对华贸易政策、大项目集中进口等是影响波动的主要因素。稳定的进口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扩大的进口贸易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强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周期波动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飞秀
文章应用Gerardo Esquivel和Felipe Larrain B.(2002)等人的理论模型,对其进行扩展然后对东亚地区汇率波动与贸易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选择了1994年~2008年期间,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各国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汇率的波动不利于东亚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大东亚地区的区域贸易合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减少汇率波动的措施:区域货币合作;固定汇率制度;加大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使用规模,并且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推进人民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流量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彦坤 武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刚 葛宁宁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林产品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探究1998—2018年造成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波动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且贸易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总额波动现象受产品结构、市场规模、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国进口结构和国内市场需求是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中俄林产品贸易还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寻找其他进口渠道,减少对俄罗斯供给的依赖,保障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安全,密切关注两国经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进口贸易策略,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溶花 曾福生
笔者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进口引力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对我国粮食进口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在入世过渡期,我国粮食进口增长主要源自进口引力;在波动徘徊期,世界粮食市场变化下的结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主因;金融危机以来,引力、结构效应共同刺激了我国粮食进口的增长,但市场与商品结构效应均不显著。应加强粮食进口宏观管理,稳定粮食进口来源,调整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并加快完善我国粮食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制度。
关键词:
粮食 进口波动 CMS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传璐 覃成林
省际贸易对于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省际贸易网络的研究却很薄弱。本文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基于2015年省际铁路货运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际贸易的网络特征,并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了省际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际贸易网络覆盖范围广且层次分化明显,省际贸易流向及规模不平衡;在省际贸易网络中,已形成了华北及东北子网络、华东及华中子网络、华南及西南子网络、西北子网络;各省区市的省内贸易、煤炭生产量、四大区域战略、各省区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省际贸易网络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积极影响因素,控制消极影响因素,促进省际贸易网络发展,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省际贸易 贸易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