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2)
- 2023(12820)
- 2022(11109)
- 2021(10738)
- 2020(8870)
- 2019(20739)
- 2018(20452)
- 2017(39325)
- 2016(21306)
- 2015(23878)
- 2014(23802)
- 2013(23739)
- 2012(21779)
- 2011(19789)
- 2010(19329)
- 2009(17595)
- 2008(17008)
- 2007(14460)
- 2006(12361)
- 2005(10892)
- 学科
- 济(84842)
- 经济(84747)
- 管理(57795)
- 业(55232)
- 企(45079)
- 企业(45079)
- 方法(40903)
- 数学(35971)
- 数学方法(35617)
- 中国(24473)
- 农(21706)
- 财(20139)
- 学(19046)
- 贸(18116)
- 贸易(18107)
- 易(17715)
- 业经(17515)
- 制(14936)
- 地方(14882)
- 农业(14393)
- 和(13442)
- 技术(13125)
- 环境(13076)
- 理论(13032)
- 银(13019)
- 银行(12981)
- 务(12627)
- 财务(12565)
- 财务管理(12545)
- 融(12460)
- 机构
- 大学(304720)
- 学院(299527)
- 济(123651)
- 经济(121268)
- 管理(118515)
- 研究(106406)
- 理学(103621)
- 理学院(102429)
- 管理学(100750)
- 管理学院(100214)
- 中国(78144)
- 科学(66264)
- 京(65545)
- 所(53722)
- 财(53671)
- 农(50330)
- 研究所(49680)
- 中心(46592)
- 业大(46016)
- 财经(44296)
- 北京(41811)
- 经(40702)
- 江(39995)
- 农业(39921)
- 范(39484)
- 师范(39104)
- 院(38236)
- 经济学(38049)
- 经济学院(34381)
- 财经大学(33433)
- 基金
- 项目(211963)
- 科学(166890)
- 基金(156345)
- 研究(152683)
- 家(138015)
- 国家(136952)
- 科学基金(116447)
- 社会(97001)
- 社会科(91989)
- 社会科学(91965)
- 基金项目(82896)
- 省(79349)
- 自然(76463)
- 自然科(74714)
- 自然科学(74694)
- 自然科学基金(73368)
- 教育(69221)
- 划(68694)
- 资助(64749)
- 编号(60150)
- 成果(49038)
- 部(47984)
- 重点(47441)
- 发(44786)
- 创(43953)
- 课题(41309)
- 创新(41088)
- 教育部(41013)
- 科研(40892)
- 国家社会(40669)
- 期刊
- 济(127437)
- 经济(127437)
- 研究(89122)
- 中国(53764)
- 学报(51340)
- 科学(46974)
- 农(45640)
- 管理(42222)
- 财(38382)
- 大学(37966)
- 学学(35662)
- 农业(32291)
- 教育(31270)
- 技术(23524)
- 融(23441)
- 金融(23441)
- 经济研究(21685)
- 财经(21506)
- 业经(18964)
- 经(18396)
- 业(17653)
- 问题(16943)
- 图书(15549)
- 科技(14742)
- 贸(14648)
- 理论(14394)
- 技术经济(14027)
- 世界(13815)
- 版(13742)
- 资源(12999)
共检索到42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谨 孙致陆 李先德
近年来随着中国啤酒行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麦的自给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大麦进口规模持续高位增长,需要对大麦进口市场有清醒认识。利用阿明顿模型可以测算1996—2017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替代弹性。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进口大麦对中国国产大麦具有一定的替代弹性;分国别看,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高,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小,加拿大进口大麦和法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不同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看,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均小于1,加拿大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哈萨克斯坦等非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因此,建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降低对澳大利亚大麦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实施分散进口策略,建立更多元、稳定、可靠的大麦进口来源渠道;立足自身,提高中国大麦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延景 肖海峰
为了解羊毛进口对国内羊毛生产的影响及中国羊毛不同进口来源国的可依赖性,首先运用Armington模型测算了2000—2019年中国羊毛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替代弹性,其次,运用出口产出弹性测算方法分析中国羊毛不同进口来源国的可依赖性。结果表明:国产羊毛与进口羊毛间的同质性较低,可替代性较小;分进口来源地看,新西兰羊毛对国产羊毛的替代弹性较小,乌拉圭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羊毛对国产羊毛的进口替代弹性较大,而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羊毛对国产羊毛的替代弹性均不显著。从不同进口来源国的可依赖性看,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南非等国羊毛生产资源均较为丰富,且新西兰、南非当前的羊毛出口产出弹性均大于1,羊毛供给潜力较大,但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当前的羊毛出口产出弹性均小于1;在非主要进口来源国中,阿根廷羊毛生产资源较为丰富且羊毛出口产出弹性值近年日益增加,秘鲁羊毛生产资源虽较为一般但羊毛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为保障羊毛供给安全,我国应在与传统羊毛进口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拓宽新的羊毛进口渠道,建立多元化进口渠道,并加大优质绵羊品种保护力度,提高国产羊毛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羊毛 进口依赖 替代弹性 出口产出弹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力 周应恒
基于1987-2006年的国际数据,测度了世界主要国家粮食产量与进口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利用CMS模型分析了粮食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最后应用引力模型估计了国际资本一体化对贸易流量的作用。结论表明:现阶段,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国内产量与粮食进口量的替代性不强、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不高;粮食进口波动主要是由各国比较优势与贸易壁垒决定的,进口需求的作用式微,国际粮食市场的可依赖性不高;当前,通过国际资本一体化以控制贸易流量,是实现对国际粮食市场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这既值得借鉴、又值得警惕,"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本文目的是利用Johansen(1 988,1 989)的协整方法来验证中国管理浮动汇率期间是否存在货币替代现象。根据Miles(1 978)的理论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显示 ,中国全体货币机构人民币与外币存款的长期替代弹性较低 ,在短期缺乏弹性。相关政策建议是将外币存款纳入M2 体系 ,综合考虑国内本外币存款利率 ,微调外币存款准备金政策。
关键词:
货币替代 协整 弹性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琳元 李先德
为判断我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靠性,本文通过综合衡量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深入分析大麦进口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对法国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最强,对澳大利亚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次之。较高的进口依赖程度增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主要进口来源国大麦产量、价格及贸易政策的变化极易传导到国内,大麦进口风险加大。因此,应积极采取对策降低大麦进口依赖性,保障大麦进口供给安全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大麦进口 粮食供给安全 进口依赖性指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经测算为负值,国际金融危机后该弹性明显下降;目前中国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存在互补性特征,进口价格传导效应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进一步弱化。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价格水平的波动主要源于国内生产价格的走势,外部因素影响力有限,因此,应从预防输入性通货膨胀(或紧缩)风险转向预防国内因素带来的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并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未来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度的提升,当人民币面临持续贬值预期压力时,容易导致人民币大规模被美元替代并引发货币危机。本文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2000—2015年人民币和美元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人民币货币替代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存在MorishiMa互相替代关系,而且美元名义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于货币替代的变动起主要作用。此外,2000—2015年人民币货币替代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替代 替代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鲁成军 周端明
本文针对以往用于估计要素替代率的经济模型存在的不足,以超对数成本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为基础,把MES模型与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结合起来,首次估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与资本及劳动之间的绝对替代弹性和净替代弹性(相对替代率),发现劳动与能源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呈现不确定性,即资本与能源之间呈现间或的互补关系。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在过去的近30年中促进了劳动对能源的替代。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替代 交叉替代弹性 能源战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查冬兰 司建松 周德群 薛晨
在能源供应受到较强约束下,能源与非能源要素替代的不确定性关系到我国能源效率改善、新能源开发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文中以工业总体和36个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对数成本函数,计算了1994-2011年间能源与非能源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CPE、AES、MES以及SES弹性。结论显示:(1)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值,其中能源自价格弹性最小,劳动力自价格弹性最大;(2)工业总体上,能源与资本均呈现替代关系,且历史波动趋势较为平稳;而能源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除了在2011年表现不明朗外,其他年份均显示两者为替代关系;(3)四种弹性形式均显示能源和资本呈替代关系的有30个工业行业,均得...
关键词:
能源 替代弹性 要素替代 超对数成本函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本文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实证分析1996~2010年间我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变迁与要素价格扭曲引起的技术选择偏差。结果发现:(1)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技能双重偏向性特征,资本偏向性程度的加深不仅加大了对技能劳动的替代,更加剧了在分配上对劳动的掠夺性;(2)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投入存在适度匹配。资本深化并不排斥非技能劳动,但随着非技能劳动投入持续负增长,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匹配失当,技术无效率持续陷生产于不经济区域内;(3)资本对技能和非技能劳动都富有替代弹性,尤其是资本对技能劳动替代严重,这是要素价格扭曲下的技术选择偏差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的就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枫 盛卫燕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23~0.55),改革时期基本呈上升趋势;目前劳动增强型技术表现出资本偏向,构成近期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范丽霞 李谷成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