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3)
- 2023(7693)
- 2022(6652)
- 2021(6408)
- 2020(5417)
- 2019(12992)
- 2018(12715)
- 2017(24246)
- 2016(13235)
- 2015(15548)
- 2014(15598)
- 2013(15792)
- 2012(15019)
- 2011(13827)
- 2010(13744)
- 2009(12989)
- 2008(13128)
- 2007(11719)
- 2006(9907)
- 2005(9095)
- 学科
- 济(62303)
- 经济(62251)
- 管理(33010)
- 业(32509)
- 方法(30703)
- 数学(28052)
- 数学方法(27876)
- 企(24346)
- 企业(24346)
- 中国(18541)
- 农(16458)
- 贸(15441)
- 贸易(15435)
- 易(15116)
- 财(14054)
- 学(11968)
- 制(10936)
- 业经(10564)
- 农业(10562)
- 地方(10147)
- 银(9479)
- 银行(9459)
- 行(9092)
- 融(9056)
- 金融(9054)
- 和(8814)
- 环境(8612)
- 出(8217)
- 务(7930)
- 财务(7915)
- 机构
- 大学(203676)
- 学院(199659)
- 济(92567)
- 经济(91008)
- 研究(75356)
- 管理(73240)
- 理学(63011)
- 理学院(62215)
- 管理学(61283)
- 管理学院(60901)
- 中国(57548)
- 科学(44949)
- 京(44059)
- 财(39588)
- 所(39233)
- 农(37384)
- 研究所(35937)
- 中心(33618)
- 财经(32161)
- 经济学(30611)
- 业大(30055)
- 农业(29868)
- 经(29423)
- 北京(28505)
- 江(28011)
- 经济学院(27818)
- 范(26113)
- 院(26091)
- 师范(25895)
- 科学院(23915)
- 基金
- 项目(130747)
- 科学(102647)
- 基金(97277)
- 研究(93894)
- 家(85981)
- 国家(85365)
- 科学基金(71190)
- 社会(61012)
- 社会科(57942)
- 社会科学(57921)
- 基金项目(50861)
- 省(47649)
- 自然(45055)
- 自然科(44001)
- 自然科学(43983)
- 自然科学基金(43234)
- 教育(42844)
- 划(42018)
- 资助(40717)
- 编号(36497)
- 部(31106)
- 成果(30339)
- 重点(30262)
- 发(28806)
- 中国(27044)
- 创(26581)
- 国家社会(26531)
- 教育部(26424)
- 科研(25554)
- 课题(25353)
共检索到294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2001年以来,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呈现进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进口来源市场比较集中、大麦作为玉米替代品占饲料粮进口比重较高等特征。国内大麦产能逐渐萎缩、大麦需求急剧增加和进口大麦较国内大麦与玉米均具有价格比较优势是当前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鉴于未来中国大麦大量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本文采用构建的进口依赖性风险指标测算中国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探究未来多元化进口渠道的可能性,认为未来拓展大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据此,本文提出稳定国内大麦高质量产能、优化大麦进口区域结构,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等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明 Marco Opazo Basaez 樊书旗
本文从降低供应风险的角度,对2020年前我国原油进口结构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为应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减少提出了数量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由于我国对世界原油的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大量增加从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墨西哥及阿尔及利亚等传统产油国的进口,同时减少对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苏丹和伊朗的原油依赖。从未来原油进口的地区分布上看,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同时也是供应风险最大的地区。为应对伊朗石油禁运,我国应该增加从加拿大、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卡塔尔等国的原油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并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原油消费需求。
关键词:
原油进口 供应安全 原油禁运 最优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为了确保石油供应,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家都积极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体系,力求做到石油进口多元化,从而降低石油进口风险。本文对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在进口石油时的风险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计算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石油贸易多元化指数,分析了各国的石油贸易多元化情况,以此对我国石油贸易的开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石油进口 风险选择 贸易多元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融 李先德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中国主要大麦进口来源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量的增加,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并未出现较大变化,仍以澳大利亚为主,加拿大和法国为辅;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在中国大麦市场上均存在一定的市场势力且3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也可能具备了一定的买方势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继续加强与主要出口国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建设,加强大麦进口企业间的协调,进一步提高大麦的买方势力以及拓宽大麦进口来源等建议。
关键词:
大麦 进口 市场结构 市场势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琳元 李先德
为判断我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靠性,本文通过综合衡量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深入分析大麦进口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对法国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最强,对澳大利亚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次之。较高的进口依赖程度增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主要进口来源国大麦产量、价格及贸易政策的变化极易传导到国内,大麦进口风险加大。因此,应积极采取对策降低大麦进口依赖性,保障大麦进口供给安全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大麦进口 粮食供给安全 进口依赖性指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张慧艳 朱晶
本文基于市场供需主体相互依赖的视角,利用1996-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将中国对大豆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与主要大豆出口国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同时纳入测算体系,考察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结果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对美国和巴西大豆市场的依赖性水平高于美国和巴西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水平,相比而言,中国从阿根廷和加拿大进口大豆不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从防范与化解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出发,本文采用区分进口来源的动态ECM-AIDS模型,考察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关系。研究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大豆进口市场呈现明显的竞争性。本文进一步以世界各国的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作为评判大豆进口可获性的依据,确定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地理区域,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最小化大豆进口风险,测算可从各来源国进口大豆的最优进口量,分析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具体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梦菊 黄水灵
反倾销与反补贴是世界各国常用的贸易救济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时,中国公布了对原产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贸易救济措施结果,这是我国第一次对澳大利亚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本文对此次双反调查的背景、案情与争议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进口大麦 反倾销 反补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蕾 袁辰 楼尔基
为分析中国原木进口市场的多元化现状及趋势,根据中国原木的进口特点,构建了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20002015年中国与22个主要原木进口来源国的原木进口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口潜力分析,进行20162019年中国从22个主要原木进口来源国的原木进口额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9年间中国原木进口市场将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但依旧高度集中于美国、新西兰、俄罗斯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4国。为减少中国原木进口风险,保证中国木质林产品的可持续出口,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为促进中国原木进口市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晓燕 李雪
结合粮食贸易格局演变及口粮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拓展稻谷和小麦进口的潜在路径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数量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稻谷和小麦进口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口多元化应基于价格、品质、运输、贸易政策、政治风险、生产波动、季节差异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农产品整体进口格局进行综合考量。未来拓展大米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缅甸、印度、柬埔寨、巴西和美国等;拓展小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乌克兰、阿根廷、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在“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渠道,防范进口来源过度集中的风险;培育具有粮食贸易掌控力的大粮商,提升贸易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关键词:
小麦 稻谷 口粮安全 进口多元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琳 李先德 孙东升
本文依据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构建了以播种面积度量的中国大麦供给反应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11个大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大麦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大麦价格、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以及大麦一小麦价格比是影响大麦供给的重要因素;大麦供给缺乏短期价格弹性,但富有长期价格弹性;滞后一期大麦播种面积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都对当期大麦播种面积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表明大麦供给具有一定的刚性;大麦一小麦价格比对大麦供给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比较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大麦种植决策。
关键词:
大麦 播种面积 预期价格 供给反应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旭芸 贺梅英
【目的】探究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逻辑关系,对于科学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保障国内大豆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利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1)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大豆进口价格,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不同进口比重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从进口占比高的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而对来自进口占比低的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3)不同的粮食价格波动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在2007—2013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剧烈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在2014—2021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平缓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结论】要继续完善进口多元化战略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应关注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不同国别和时期中的差异化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谨 孙致陆 李先德
近年来随着中国啤酒行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麦的自给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大麦进口规模持续高位增长,需要对大麦进口市场有清醒认识。利用阿明顿模型可以测算1996—2017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替代弹性。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进口大麦对中国国产大麦具有一定的替代弹性;分国别看,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高,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较小,加拿大进口大麦和法国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进口替代弹性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不同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看,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均小于1,加拿大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哈萨克斯坦等非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大于1。因此,建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降低对澳大利亚大麦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实施分散进口策略,建立更多元、稳定、可靠的大麦进口来源渠道;立足自身,提高中国大麦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