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3)
- 2023(11843)
- 2022(9907)
- 2021(9105)
- 2020(7815)
- 2019(18122)
- 2018(17571)
- 2017(33315)
- 2016(18278)
- 2015(20231)
- 2014(19935)
- 2013(19977)
- 2012(18645)
- 2011(17115)
- 2010(16874)
- 2009(15803)
- 2008(15822)
- 2007(14070)
- 2006(12035)
- 2005(10695)
- 学科
- 济(77610)
- 经济(77534)
- 管理(47538)
- 业(46479)
- 方法(37379)
- 企(35593)
- 企业(35593)
- 数学(33901)
- 数学方法(33666)
- 中国(22543)
- 农(21426)
- 财(18973)
- 贸(18334)
- 贸易(18329)
- 易(17914)
- 学(16728)
- 业经(15178)
- 农业(14132)
- 制(14117)
- 地方(12370)
- 银(11996)
- 银行(11935)
- 环境(11600)
- 行(11412)
- 融(11403)
- 金融(11401)
- 务(11230)
- 财务(11215)
- 财务管理(11187)
- 和(10651)
- 机构
- 大学(270981)
- 学院(266889)
- 济(116958)
- 经济(114989)
- 研究(98663)
- 管理(98402)
- 理学(85975)
- 理学院(84922)
- 管理学(83541)
- 管理学院(83058)
- 中国(73277)
- 科学(62488)
- 京(57409)
- 农(57335)
- 所(51967)
- 财(49729)
- 研究所(48086)
- 业大(46086)
- 农业(46064)
- 中心(43907)
- 财经(40878)
- 经济学(37719)
- 经(37457)
- 江(37424)
- 北京(36104)
- 经济学院(34363)
- 院(34347)
- 范(33497)
- 师范(33029)
- 科学院(31425)
- 基金
- 项目(183971)
- 科学(143811)
- 基金(136247)
- 研究(125797)
- 家(123149)
- 国家(122186)
- 科学基金(101938)
- 社会(82261)
- 社会科(78105)
- 社会科学(78079)
- 基金项目(72034)
- 省(69470)
- 自然(67242)
- 自然科(65746)
- 自然科学(65718)
- 自然科学基金(64634)
- 划(60672)
- 教育(57148)
- 资助(55533)
- 编号(47512)
- 重点(42488)
- 部(41642)
- 发(39803)
- 创(38376)
- 成果(38079)
- 科研(36373)
- 计划(36150)
- 创新(36107)
- 国家社会(35659)
- 教育部(34918)
- 期刊
- 济(118631)
- 经济(118631)
- 研究(75130)
- 学报(53016)
- 农(51257)
- 中国(48652)
- 科学(45232)
- 大学(38089)
- 财(37469)
- 学学(36269)
- 农业(34630)
- 管理(32536)
- 融(21968)
- 金融(21968)
- 教育(21875)
- 经济研究(21453)
- 财经(20603)
- 业(19890)
- 技术(19420)
- 业经(18155)
- 经(17800)
- 问题(16653)
- 贸(16060)
- 版(14453)
- 国际(13941)
- 世界(13826)
- 业大(13614)
- 技术经济(13493)
- 科技(12627)
- 统计(12335)
共检索到38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琳 李先德 孙东升
本文依据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构建了以播种面积度量的中国大麦供给反应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11个大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大麦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大麦价格、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以及大麦一小麦价格比是影响大麦供给的重要因素;大麦供给缺乏短期价格弹性,但富有长期价格弹性;滞后一期大麦播种面积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都对当期大麦播种面积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表明大麦供给具有一定的刚性;大麦一小麦价格比对大麦供给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比较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大麦种植决策。
关键词:
大麦 播种面积 预期价格 供给反应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目的]大麦价格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大麦产业的平稳发展,研究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大麦产业链相关主体识别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文章先采用HP滤波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然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样本期内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在该文选择的影响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明 李先德
中国是世界大麦的主要消费国,也是大麦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为全面把握中国大麦进口量与中国大麦国际贸易定价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权商模型对中国及其他大麦主要进口国、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权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进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能力要普遍低于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定价能力,中国在大麦国际贸易定价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关键词:
大麦 国际贸易 定价权 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2001年以来,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呈现进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进口来源市场比较集中、大麦作为玉米替代品占饲料粮进口比重较高等特征。国内大麦产能逐渐萎缩、大麦需求急剧增加和进口大麦较国内大麦与玉米均具有价格比较优势是当前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鉴于未来中国大麦大量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本文采用构建的进口依赖性风险指标测算中国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探究未来多元化进口渠道的可能性,认为未来拓展大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据此,本文提出稳定国内大麦高质量产能、优化大麦进口区域结构,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晋婧 李先德 陈秧分
法国大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生产、消费、贸易、产业发展环境与发展经验5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法国大麦产业发展特征,提供了可为中国大麦产业发展的一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法国 大麦产业 生产 消费 贸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琳元 李先德
为判断我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靠性,本文通过综合衡量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深入分析大麦进口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对法国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最强,对澳大利亚的大麦进口依赖性次之。较高的进口依赖程度增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主要进口来源国大麦产量、价格及贸易政策的变化极易传导到国内,大麦进口风险加大。因此,应积极采取对策降低大麦进口依赖性,保障大麦进口供给安全及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大麦进口 粮食供给安全 进口依赖性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晓东 郭刚刚 张京
【目的】了解中国大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大麦α-淀粉酶活性基因寻找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41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引物,对257份中国大麦地方品种进行PCR扩增;采用Nei’s遗传距离和邻接(neighbour-joining)法进行聚类分析;在对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全基因组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结果】共鉴定出70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17个。41个SSR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变化范围为0.23(Bmag 0385)—0.94(Bmac0032),平均为0.6385。257个中国大麦地方品种聚合成9个不同的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小年
猪肉是我国居民"菜篮子"中的重点产品,其市场供给与价格水平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城市猪肉供给角度来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猪肉供给对价格稳定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大城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城市 市场供给 猪肉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金华 于亚雄 刘丽 程耿 胡银星 程加省
对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6个试点共计146品种次不同棱型大麦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的平均产量是六棱>二棱高秆>二棱矮秆;有效穗二棱矮秆最高且变异系数(c.v.%)最小,六棱最低但c.v.%较大;穗粒数是二棱矮秆最低且c.v.%最小,六棱大麦最高但c.v.%最大;千粒重最高的是二棱高秆且c.v.%最小,六棱大麦的千粒重最低。3种类型大麦3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都是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3因素间的相关性有正有负。偏相关分析同样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大,所有材料、二棱矮秆、二棱高秆和六棱大麦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俊 王莹 Y.Gutterman E.Nevo 程剑平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二棱大麦物候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性(Spearman’s Rho Correla-tion)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方法,研究了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以色列6个群体16个生态型野生二棱大麦的物候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粒重与起源地的14个生态地理因素中的8个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生长期、旗叶面积、株高、穗长、芒长和每穗小穗数分别与纬度、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湿度和年平均蒸发量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生态地理因素中的水分、温度和地理因素对野生二棱大麦的11个物候期及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