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8)
- 2023(12970)
- 2022(10803)
- 2021(10027)
- 2020(8075)
- 2019(18516)
- 2018(17990)
- 2017(33631)
- 2016(18282)
- 2015(20492)
- 2014(19985)
- 2013(20187)
- 2012(19395)
- 2011(18098)
- 2010(18085)
- 2009(16341)
- 2008(16290)
- 2007(14364)
- 2006(12890)
- 2005(12216)
- 学科
- 济(82365)
- 经济(82282)
- 管理(42299)
- 业(42238)
- 企(30918)
- 企业(30918)
- 方法(30056)
- 中国(28444)
- 数学(26604)
- 数学方法(26387)
- 农(22455)
- 地方(21094)
- 贸(20771)
- 贸易(20756)
- 易(20256)
- 学(19696)
- 财(17910)
- 业经(17041)
- 制(15540)
- 农业(15155)
- 银(14770)
- 银行(14727)
- 融(14586)
- 金融(14585)
- 行(14444)
- 出(13444)
- 发(13128)
- 环境(12662)
- 地方经济(11752)
- 技术(11640)
- 机构
- 大学(267219)
- 学院(264353)
- 济(115287)
- 经济(113105)
- 研究(110130)
- 管理(89050)
- 中国(83319)
- 理学(75293)
- 理学院(74188)
- 管理学(72800)
- 管理学院(72333)
- 科学(69073)
- 京(59914)
- 所(59029)
- 农(56054)
- 研究所(53875)
- 财(52369)
- 中心(47687)
- 农业(44400)
- 业大(42165)
- 财经(40795)
- 江(40785)
- 院(39782)
- 北京(38685)
- 经济学(37592)
- 经(37428)
- 范(36268)
- 师范(35753)
- 科学院(34455)
- 经济学院(33782)
- 基金
- 项目(176946)
- 科学(138351)
- 基金(129887)
- 研究(122424)
- 家(118011)
- 国家(117112)
- 科学基金(96660)
- 社会(79095)
- 社会科(75090)
- 社会科学(75074)
- 省(66924)
- 基金项目(66790)
- 自然(62900)
- 自然科(61448)
- 自然科学(61420)
- 自然科学基金(60359)
- 划(58581)
- 教育(54869)
- 资助(54386)
- 编号(45203)
- 发(44059)
- 重点(41851)
- 部(39679)
- 成果(37827)
- 创(36356)
- 国家社会(34599)
- 科研(34480)
- 发展(34467)
- 创新(34367)
- 计划(34330)
- 期刊
- 济(131139)
- 经济(131139)
- 研究(86285)
- 中国(61825)
- 学报(53157)
- 农(52745)
- 科学(46354)
- 大学(38951)
- 财(37673)
- 学学(36822)
- 农业(36320)
- 管理(35025)
- 教育(28672)
- 融(28358)
- 金融(28358)
- 经济研究(23256)
- 财经(21064)
- 业(20129)
- 业经(19803)
- 技术(19695)
- 经(18334)
- 贸(17916)
- 问题(17742)
- 国际(16408)
- 世界(15703)
- 业大(13831)
- 版(13707)
- 科技(12695)
- 技术经济(12170)
- 资源(12146)
共检索到42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佳瑞 成奇 王旨 林启存 潘连德
病例采自杭州一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场,患病大鲵临床表现为:体表尤其是四肢和尾部有许多油菜籽大小的白色病灶,并逐渐发展成黄白色斑块病灶。随后黄白色斑块病灶进一步扩展成大的溃疡灶,可见到肌肉,甚至露骨。经对病鲵的肌肉、肝、肾、脾、肠、胃、胰腺、肺、心等器官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分析,确定该病是食源性胃出血导致失血,加之脾脏坏死,最后全身性贫血致死,腐皮病是继发性的疾病。国内对该病例暂无报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佳瑞 成奇 王旨 林启存 潘连德
病例采自杭州一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场,患病中国大鲵临床表现为体表尤其是四肢和尾部有许多油菜籽大小的白色病灶,并逐渐发展成黄白色斑块病灶。随后黄白色斑块病灶进一步扩展成大的溃疡灶,可见到肌肉,甚至露骨。经对病鲵的肌肉、肝、肾、脾、肠、胃、胰腺、肺、心等器官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分析,确定该病是食源性胃出血病和细发性腐皮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满洋 白维东 范金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凯 郑国兴 曹直
报道中国对虾细菌性黑鳃病的症状、鳃组织的显微、超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病虾鳃区呈黑色条斑状、活动力差、厌食、死亡率较高。光镜下观察,鳃组织严重坏死、断裂,鳃丝充血,为多量血淋巴细胞浸润,黑色素大多沉积在鳃丝末端。电镜观察到鳃组织的甲壳层和表皮层中有许多不同切面的杆状细菌,呈多形态,大小约为(0.2~0.4)×(1.2~1.8)微米,单个,偶而连成双,无芽孢,菌体周围细胞结构完全瓦解,组织被腐蚀成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的空斑。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黑鳃病 细菌 组织病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智 任红梅 杨德英 杨光友 边尧 王帅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分离自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Aer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健康黄鳝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健康黄鳝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呈急性过程,感染后15~33 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黄鳝人工感染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病例相似,主要表现:体表出现出血斑、肛门红肿、腹腔充血以及各实质性器官出血、充血。人工感染黄鳝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肝脏出现广泛的充血、出血,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肾脏肾小管上皮的肿胀、结构的消失,肾小球出血、变性坏死;脾脏充血、出血;肠粘膜上皮脱落,基底膜排列紊乱,大量出血。结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进 邓院生 王俊 李涛 陈中元 周莉 张奇亚
病毒性鲫(Carassius auratus)鳃出血病的突发流行可导致鱼高致死率,使中国部分养鱼场近些年受到重创。为了充分认识这种鱼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结合PCr、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病鱼头肾等组织的病变及病毒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注射自然发病鱼的组织滤液(病毒悬液),能使正常鲫感染,且出现与自然发病鲫相同的症状及高致死率;病原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特征(故称为鲫疱疹病毒,Ca HV)。经PCr扩增对已知鲤科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进行检测,可确定Ca HV存在于被感染鱼的肝、脾、肾和头肾组织中。对组织病理变化及不同时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 HV感染会引起鲫这些组织不同程度病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彬 杨光友 陈晓利 占爱思 何明莉
为确定四川省部分地区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患出血病濒死的黄鳝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取样进行常规细菌学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分析,并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得到14株病原菌株,经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判定14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4株病原菌株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云斑(Amiurus nebulosus)和小白鼠均有较强的致病力;对萘啶酸、诺氟沙星、四环素、多西环素高度敏感;对磺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潜 姚雪梅 沈锋 张世驰 于娜 高茂林
从患有鳃出血病的鲫鳃组织分离出2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并进行形态特征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种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体外溶血试验结果显示,2种菌对鱼的红细胞都有较强的溶血作用,且维氏气单胞菌的溶血速率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这2种菌都具有较强的毒力,两者混合感染比单独感染致病率更高;但单独感染时阴沟肠杆菌比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鳃出血症状更明显。5种常用水产药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两种菌都有一定的耐药性,但是维氏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更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伟东 郭成 曹海鹏 杨先乐
从患出血病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LY4),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并利用二倍稀释法评价35种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产生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菌株LY4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对健康加州鲈的半数致死剂量为5.7×105CFU/m L,通过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显示菌株LY4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甲氧嘧啶、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五倍子、乌梅、地榆等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珊 王国良 赵青松 陈惠群 陈寅儿
2002年5月从患细菌性类结节病的濒死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02517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0E系统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糖、蛋白质、尿素、胆固醇等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活性增强,说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鲈在营养物质代谢、抗病力、消化、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4种化学疗剂及地榆、乌梅、木瓜、五味子等4种中草药对该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
鲈 类结节病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先栋 付辉云 饶毅 盛银平 王海华 傅义龙 李彩刚 周永灿
从草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株Jxsks1,该菌株对草鱼的LD50值为2.3×103CFU/g鱼体质量,为强致病菌;经生理生化、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分型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迄今未见报道的类型。选取丝氨酸蛋白酶AhP、热稳定性肠毒素Ast、气溶素AEr A、热不稳定性肠毒素ALt、鞭毛基因FLA、脂酶LIP等6种毒力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其毒力基因型为AEr A~+、ALt~+、Ast~+、AhP~+、LIP~+、FLA~-。选取2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第二代和第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弟伟 潘连德 刘健 陈锦辉 吴凯 杨吉平 郑跃平
采用病理解剖、显微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对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健康中华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患病中华鲟鳃充血,鳃丝末端逐渐变黑,烂鳃症状明显。胃充气明显,导致腹部极度膨胀,造成鱼体上翻、漂浮水面。肝、肾、脾等脏器有轻度充血病变;H.E染色的病理切片显示,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中华鲟鳃组织呈"棍棒状",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红细胞外渗,鳃小片坏死而脱落,胃壁变薄、绒毛拉伸萎缩,胃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结构模糊,肝中央静脉和血窦扩张,部分肝细胞空泡化,肾组织、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研究认为患病鱼鳃小片坏死脱落,烂鳃严重,导致鱼体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
关键词:
中华鲟 烂鳃病 胃充气 并发症 组织病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颖 田宇 赵亮 陈昌龙 谢华
为明确京郊快菜软腐病的病原,对取自北京不同区县的发病快菜植株进行组织病原菌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得到的29株菌株中,17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其余12株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同时也识别到9株非典型Pcc菌株,表现为不能分解柠檬酸盐或不具备在37℃和7%Na Cl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可微弱利用D-阿拉伯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和D-麦芽糖。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仅2株Pcb菌株和1株Pcc菌株表现为中等致病力,其余菌株均表现为高等致病力。明确了引发北京地区快菜软腐病致病菌的种类为Pcb和Pcc,且致病力普遍较强,可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