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7)
- 2023(8807)
- 2022(7561)
- 2021(7333)
- 2020(6084)
- 2019(13632)
- 2018(13176)
- 2017(24063)
- 2016(13303)
- 2015(15407)
- 2014(15143)
- 2013(15186)
- 2012(14619)
- 2011(13550)
- 2010(13756)
- 2009(13106)
- 2008(13096)
- 2007(11760)
- 2006(10896)
- 2005(10282)
- 学科
- 济(58018)
- 经济(57936)
- 管理(31769)
- 业(29881)
- 方法(22717)
- 企(22658)
- 企业(22658)
- 中国(19689)
- 数学(18617)
- 数学方法(18346)
- 农(16653)
- 贸(13547)
- 贸易(13533)
- 学(13368)
- 易(13202)
- 地方(12210)
- 制(12078)
- 财(11824)
- 业经(11491)
- 农业(11084)
- 银(9989)
- 银行(9962)
- 行(9707)
- 融(9545)
- 金融(9544)
- 理论(9171)
- 和(8569)
- 环境(8455)
- 体(8245)
- 发(8065)
- 机构
- 大学(200727)
- 学院(195348)
- 济(83469)
- 经济(81855)
- 研究(78384)
- 管理(67337)
- 中国(61004)
- 理学(55972)
- 理学院(55097)
- 管理学(54034)
- 管理学院(53636)
- 科学(47197)
- 京(45094)
- 所(40375)
- 财(39269)
- 研究所(36487)
- 中心(34954)
- 农(32780)
- 范(30870)
- 财经(30670)
- 师范(30620)
- 江(30383)
- 北京(30096)
- 经(28026)
- 院(27882)
- 经济学(27102)
- 业大(25611)
- 师范大学(25323)
- 农业(25305)
- 经济学院(24213)
- 基金
- 项目(122473)
- 科学(95943)
- 基金(90525)
- 研究(88850)
- 家(81587)
- 国家(80542)
- 科学基金(66313)
- 社会(57902)
- 社会科(54781)
- 社会科学(54771)
- 基金项目(46600)
- 省(43085)
- 自然(41621)
- 自然科(40599)
- 自然科学(40584)
- 教育(40035)
- 自然科学基金(39879)
- 资助(38912)
- 划(38380)
- 编号(33497)
- 成果(29560)
- 部(28389)
- 重点(28343)
- 发(27329)
- 中国(25890)
- 国家社会(25321)
- 课题(24265)
- 教育部(24179)
- 创(23776)
- 大学(23463)
共检索到32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庄志民
本文在对中国西部、尤其是部分香格里拉地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从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出发,结合实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甚至带有”悖论”性质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必须将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区的联动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文 王挺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区域 形象 竞合 可持续发展链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琨 闵庆文 成升魁 徐增让 张爱平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对该区旅游供需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断区域旅游发展条件,制定针对性旅游发展策略。通过测算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的旅游供给指数、旅游供给人均指数,及旅游需求指数、旅游需求人均指数,对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供给及需求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人均分摊的旅游供给额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大香格里拉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区域旅游需求远滞后于旅游供给的状况为维护香格里拉原生态旅游品牌内涵创造条件;大香格里拉地区各州(市)之间旅游供给及旅游需求状况不均衡特征突出,影响了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应有针对性地改善旅游供给及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伟 周智生
作为中国西部跨越滇、藏、川、青等数个民族省区的特殊区域,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域内各组成单元间的旅游合作,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旅游开发,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内涵。本文在重新界定明确大香格里拉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具体实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这个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区域整体旅游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目前制约这个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小明
滇川藏三省区的相关地州市围绕"香格里拉"的归属、核心、主导等议题之争近20年,《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7—2020)》的出台和实施也已经过去了5年,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成为各方的共识。简要回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竞争状况,剖析内耗式竞争的弊端,论证区域合作是促进大香格里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途径,为推动"香格里拉"成为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柯健
大香格里拉地区指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行政上包括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心之一,含有特别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本文将大香格里拉地区现存的开发模式归纳成三类:明永模式、海螺沟模式和玉龙雪山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明永模式比较成功,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几个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部分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景区管理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特别是行政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混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国有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同时建议国家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世界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这一类遗产类景区的立法工作,并建立严格监督和管理体系,禁止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尊重和发挥传统的民族宗教信仰和禁忌在保护自然中的作用;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和监督;扶持和培育环境NGO,提高民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洪颖 卓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琴 胡丹临 郑雨
文章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大香格里拉东部(川西地区)温泉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点"、"轴"、"面"相结合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1个温泉城、3个增长极、6个发展节点、4条一级发展轴(旅游干线)、7条二级发展轴(旅游支线)和3个温泉旅游板块,并着重强调通过形象协同、产品协同促进整合发展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瑛 郭晓阳
本文通过探讨川、滇、藏三省共同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的基本对策与思路,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寻求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平衡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杉 赵川
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我国大力培育的旅游功能区,其富饶的文化旅游资源与落后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立足于多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大香格里拉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特殊性进行了再认识,提出新型民族村镇、信息化、旅游体验、产业融合是进行乡村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并提出在发展观念、目的地建设、文化体验、旅游商品、管理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大香格里拉 乡村文化旅游 供给侧改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泽军
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云南藏区的支柱产业,但也随之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香格里拉人文精神。本文试把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考察,探讨了实现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转变是香格里拉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香格里拉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以植被种类丰富的大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点数据、数字高程数据(DEM)以及该地区植被分布图,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该地区典型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量化了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范围,并根据二者的关系特征,得到了植被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同时,界定了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范围。发现大香格里拉地区影响不同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因子不同,影响草甸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7月平均气温,影响针叶林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影响灌丛分布的较分散。同时不同植被的海拔分布界限和坡度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桂华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将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构建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 ,从系统中的游客、村民和村寨三个方面来审视 ,发现生态旅游接待村具有不同的多维价值 :予游客具有“真品”旅游价值 ;予村民具有脱贫的经济价值 ;予村寨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和生态价值。三个价值的同时实现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霞给藏族家庭接待村的实际案例也证实了这一认识的正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