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7)
2023(10405)
2022(8698)
2021(8139)
2020(6511)
2019(15074)
2018(14716)
2017(26661)
2016(14305)
2015(16455)
2014(16217)
2013(16488)
2012(15979)
2011(15183)
2010(15201)
2009(13857)
2008(13727)
2007(11820)
2006(10869)
2005(10350)
作者
(43956)
(36803)
(36714)
(34761)
(23637)
(17764)
(16586)
(14391)
(14194)
(13115)
(12911)
(12521)
(12162)
(11949)
(11740)
(11342)
(10916)
(10699)
(10609)
(10543)
(9557)
(8992)
(8979)
(8386)
(8352)
(8273)
(8143)
(7962)
(7468)
(7369)
学科
(70346)
经济(70286)
管理(33467)
(31024)
中国(26109)
方法(22152)
(21414)
企业(21414)
地方(20329)
数学(19667)
数学方法(19543)
(19195)
(15139)
贸易(15123)
(14966)
(14568)
业经(14377)
(13292)
农业(13044)
环境(12333)
(12254)
金融(12254)
(12132)
银行(12105)
(12047)
(11959)
(11501)
地方经济(11439)
(11008)
资源(10179)
机构
大学(210501)
学院(208744)
(94747)
经济(93026)
研究(90669)
管理(72167)
中国(70958)
理学(60025)
理学院(59122)
管理学(58241)
管理学院(57828)
科学(54881)
(49072)
(48130)
研究所(43826)
(41238)
中心(39481)
(38852)
(32866)
北京(32712)
(31796)
财经(31751)
(31139)
师范(30850)
农业(30357)
经济学(29998)
业大(29351)
科学院(29114)
(29112)
经济学院(26853)
基金
项目(136660)
科学(107675)
基金(99696)
研究(98950)
(89580)
国家(88905)
科学基金(73379)
社会(63911)
社会科(60616)
社会科学(60603)
基金项目(51583)
(50138)
自然(45921)
自然科(44669)
(44662)
自然科学(44657)
自然科学基金(43845)
教育(43265)
资助(41010)
编号(38371)
(36432)
重点(32576)
成果(31865)
(31081)
发展(29181)
(28709)
中国(28581)
课题(28083)
国家社会(27910)
(27551)
期刊
(112347)
经济(112347)
研究(71019)
中国(52815)
(36049)
学报(35156)
科学(34298)
(28457)
管理(28213)
大学(25511)
农业(25421)
教育(23749)
学学(23439)
(23022)
金融(23022)
经济研究(19211)
业经(17074)
技术(16305)
财经(15904)
(15231)
资源(14911)
问题(14781)
(14667)
国际(14260)
世界(13996)
(13993)
图书(12399)
技术经济(9895)
(9717)
论坛(9717)
共检索到34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百桥  孟伟庆  赵建华  胡蓓蓓  刘利东  张丰收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中国1990—2013年23 a间大陆海岸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海岸线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构建了海岸线开发利用负荷度和易损度指标,对我国大陆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海岸线长度和形态的变化两个方面,长度上,中国大陆海岸线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23 a间增加了1 045.54 km;形态方面,大量的自然岸线转变为平直的人工岸线,人工岸线增加了4 398.14 km,年均增加约200 km。2)大陆海岸线的开发利用负荷不断增加,我国距离大陆海岸线1 km范围内海域被开发利用的面积比例已超过80%;大陆海岸线重度开发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田鹏  邵姝遥  汪海峰  王丽佳  叶梦姚  赵梦琪  张珂琴  蔡凯特  阮莹超  沈杏雯  
基于东海区海岸带1990-2015年6个时期遥感影像,分析其大陆岸线变迁,并评价其岸线利用强度。结果表明:(1)大陆岸线持续向海推进,且岸线长度缩减了495.91 km。岸线变迁强度呈现波动变化状态。岸线结构中大量自然岸线转变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比例缩减了14.18%,而人工岸线占比上升了21.94%,岸线的多样性快速增长。(2)岸线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形态向平直、规则方向发展。海岸带海陆格局表现为陆进海退,陆地面积增加了2655.01 km2,海岸带受滩涂养殖、围填海、港口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显著。(3)岸线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强。岸线人工化指数增加,2015年增长至53.88%。开发利用主体度由单一主体模式发展形成二元主体模式,至2015年,岸线二元主体转变为基岩岸线和建设岸线,主体度分别为30.53%和20.26%。岸线综合利用指数上升了32.42%,人类活动对岸线变化影响力大幅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苏芳莉  董琳琳  李海福  
海岸线变化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改变,滨海土地侵蚀有重要影响,海岸线的提取和监测对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17年33景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DSAS),以海岸线长度、淤积侵蚀速率、净岸线运动(NSM)为指标,定量分析辽河口湿地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7年,辽河口湿地海岸线有向内陆迁移和向海迁移两种形式,总体呈向海迁移的趋势。辽河口湿地海岸线形态由蜿蜒走向笔直,海岸线长度从1985年的89.23km减少到2017年的84.14km,海岸线长度平均减少率为0.15km·a~(-1);辽河口湿地平均淤积速率为342.42hm~2·a~(-1);平均净岸线运动为36.76m·a~(-1)。辽河口湿地海岸线3个时段(1985~1995,1996~2006,2007~2017年)有不同的迁移距离,其中1990年迁移距离最远,净岸线运动为-2892.16m·a~(-1);1987年迁移距离最近,净岸线运动为12.90m·a~(-1)。辽河口湿地海岸的迁移主要发生在人工养殖区、红海滩景区和辽东湾新区,人为因素是湿地海岸线发生重大迁移或突变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全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减弱,提出科学围垦、节点开发、防护保护、生态利用、严格管理等海岸线保护利用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荐平  马厉财  
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千米,大陆海岸线745千米,有6个县市区濒临东海。台州沿海产业带由北到南包括三门、临海、椒江、台州经济开发区、路桥、温岭和玉环,可开发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俞超  谢旭东  李沂璠  
核心提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为维护和改善海岸线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大连市持续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海岸线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欢  陈雯  曹有挥  吴威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传胜  李建海  孙小伍  
选择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为研究区域 ,该文在进一步扩展长江岸线资源研究的区域范围的同时 ,通过建立包括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陆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和岸线城市依托条件为主要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 ,运用GIS手段和定量方法 ,探索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分等结果显示 ,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岸线资源质量存在明显的岸别差异 ,而且各项指标组合好的、质量高的岸线资源有限 ,说明岸线资源的开发要以治理和保护为基础。此外 ,以评价结果和岸线利用现状为依据 ,在深入分析各地市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适宜岸段后 ,提出了港口、工业、仓储和桥梁 4种岸线主要利用方式的重点开发岸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充分分析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学角度构建港口码头、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划定出三种工程类型一级岸线(适宜)、二级岸线(较适宜)、三级岸线(一般适宜)与四级岸线(非优先开发)区域范围。由结果可知:长江中游岸线港口码头以非优先开发区域为主,长度合计931.47 km,占岸线总长的46.71%;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以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域为主,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长度合计分别为1550.75 km、1224.18 km,占岸线总长的77.77%、61.39%。最后,针对三种工程类型适宜性等级特征提出相应地学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部署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促进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大长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 ,结合地面调查和测量资料 ,建立长江江苏段江岸变迁 ,航道水深变化 ,护岸工程和岸线资源利用等数据库 ,在GIS支持下开展地理信息图谱研究 ,对长江岸线资源和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分析岸线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吴健生  吕晓芳  
海岸带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海岸线动态演变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以1978年、1986年、1995年、1999年和2005年等5期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阈值结合NDVI指数法提取各期海岸线,系统分析海岸线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初步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该方法的各类型海岸线遥感影像提取精度较高,精度均在70%以上;②研究时段内,深圳海岸线长度呈现先增长后缩短的变化趋势,并且西海岸岸线变化相比东海岸更为显著;③人为造陆是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式包括滩涂围垦和填海造地;④地貌环境由海拔、坡度以及岩性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崔旭  
●随着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海岸线规划利用好也是黄金地段●海岸线利用好是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海岸线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保护海岸线不仅提供港口岸线资源,还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岸线自然生态景观,其保护与利用不仅关乎沿海城市及其港口腹地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丹  张勃  李小亚  季定民  杨尚武  
利用1961~2010年全国大陆地面46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Jones等提出的计算区域平均气候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全国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处理,采用线性趋势、反距离加权插值、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分析了我国大陆地面近50a来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差、年极端温度差、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温度差、年极端温度差、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存在14、2...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师宇明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依据,采用统计学和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20多年来中国大陆佛教寺院藏书的研究状况、史学研究、地域性专题研究和寺院藏书现代性开发的研究进行总体上的归纳和评价,并指出中国大陆佛教寺院藏书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尚未形成基础扎实、科研力强的研究梯队;地域性与生态性相统一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积极协调开放性与现代性的发展关系;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研究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平  杨黎静  
海岸线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并通过其所处的"带"上的空间生态价值体现。海岸线生态价值的量化是实现其生态产品化的基础,本文结合现有资源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探索海岸线生态价值的主要构成及其评估方法体系。通过评估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内砂质岸线和人工岸线的生态价值,发现砂质岸线的生态价值远高于人工岸线的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是砂质岸线生态价值的最重要贡献,并提出加快健全海岸线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强化海岸线自然属性保护与分类分级管理利用、推动海岸线生态价值向生态产品转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