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1)
- 2023(7395)
- 2022(6411)
- 2021(6131)
- 2020(5363)
- 2019(12832)
- 2018(12537)
- 2017(23917)
- 2016(13130)
- 2015(15401)
- 2014(15464)
- 2013(15714)
- 2012(15012)
- 2011(13824)
- 2010(13708)
- 2009(12964)
- 2008(13087)
- 2007(11688)
- 2006(9970)
- 2005(9092)
- 学科
- 济(61393)
- 经济(61342)
- 管理(32532)
- 业(31910)
- 方法(30503)
- 数学(27869)
- 数学方法(27697)
- 企(23904)
- 企业(23904)
- 中国(18369)
- 农(16081)
- 贸(14599)
- 贸易(14594)
- 易(14270)
- 财(13867)
- 学(12537)
- 制(10828)
- 农业(10310)
- 业经(10296)
- 地方(9824)
- 银(9375)
- 银行(9353)
- 行(8996)
- 融(8921)
- 金融(8918)
- 和(8781)
- 环境(8452)
- 出(7982)
- 务(7866)
- 财务(7847)
- 机构
- 大学(202025)
- 学院(197375)
- 济(91276)
- 经济(89718)
- 研究(75180)
- 管理(72263)
- 理学(62062)
- 理学院(61322)
- 管理学(60364)
- 管理学院(59990)
- 中国(57319)
- 科学(45146)
- 京(43680)
- 所(39554)
- 财(39077)
- 农(37363)
- 研究所(36268)
- 中心(33263)
- 财经(31741)
- 经济学(30188)
- 业大(30154)
- 农业(29828)
- 经(29044)
- 北京(28229)
- 江(28107)
- 经济学院(27431)
- 院(26402)
- 范(25485)
- 师范(25221)
- 财经大学(23604)
- 基金
- 项目(129516)
- 科学(101106)
- 基金(95829)
- 研究(92438)
- 家(84661)
- 国家(84057)
- 科学基金(70001)
- 社会(59719)
- 社会科(56664)
- 社会科学(56647)
- 基金项目(49939)
- 省(47333)
- 自然(44389)
- 自然科(43352)
- 自然科学(43336)
- 自然科学基金(42600)
- 教育(42123)
- 划(41305)
- 资助(40692)
- 编号(35691)
- 部(30686)
- 重点(29894)
- 成果(29877)
- 发(28329)
- 中国(26683)
- 创(26233)
- 教育部(25946)
- 国家社会(25907)
- 科研(25467)
- 课题(24983)
共检索到293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以生物学或防治措施是否被研究作为有害蚧虫的判断标准,对我国大陆的有害蚧虫做了全面汇总。在我国大陆16科249属830种蚧虫中,有害蚧虫有13科84属211种,其中旌蚧科1属1种,珠蚧科4属13种,绵蚧科3属6种,粉蚧科19属40种,毡蚧科3属11种,胶蚧科2属3种,红蚧科2属6种,链蚧科4属7种,壶蚧科2属4种,球链蚧科2属2种,蚧科16属36种,仁蚧科1属1种,盾蚧科25属81种。通过对207种进行区系分析后表明:89种为东亚成分,52种广布于5或6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22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全北成分17种,古北成分13种,东洋成分7种。
关键词:
有害蚧虫名录 区系分析 中国大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志刚 武三安 徐华潮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 6科 40属 1 2 7种 ,其中粉蚧科 1 7属 2 1种 ,蚧科 3属 3种 ,仁蚧科 2属 3种 ,毡蚧科 1属 5种 ,链蚧科 5属 52种和盾蚧科 1 2属 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主和寄生部位。建立了 2个新组合 :刺竹刺粉蚧Planococcusbambusicola(Takahashi) (移自Planococcoides)comb .n .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bambusus (Tang)(移自Palmicultor)comb .n .。给出了 2个新异名 :即NipponalerdatriunphaZhang ,1 998s...
关键词:
竹亚科 蚧虫 中国 新组合 新异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丽 吕昭智 令狐伟 高桂珍
[目的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研究揭示该虫在新疆野杏上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防控杏树鬃球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研究了杏树鬃球蚧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结果 ]杏树鬃球蚧属于性二型昆虫,雌成虫呈半球形,雄虫有翅。在新疆野果林1年发生1代,主要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越冬死亡率在65%以上,雌雄性比为1.02∶1。雌成虫平均产卵量527粒,卵的发育起点温度9.50℃,有效积温81.17 DD。杏树鬃球蚧在野杏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主要分布在3年生枝条,且同一枝条阴面显著多于阳面。[结论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的薄弱环节为2龄若虫出蛰期、膨大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1龄若虫涌散期(6月上、中旬),建议在此时期对该虫开展综合防治。
关键词:
野杏 杏树鬃球蚧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筱 武三安
该文记述了采自北京的毡蚧属 1新种———栾树毡蚧Eriococcuskoelreuteriussp .nov .,详细描述和图示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山杏毡蚧EriococcusarmeniacusTang(1995 )进行了比较 ,二者均可依据肛前刺 2根 ,尾瓣内缘锯齿状 ,而明显区别于本属的其他种类 .新种的雌成虫与山杏毡蚧的雌成虫区别特征为 :前者触角 7~ 8节 ,触角7节时 ,第 4节最长 ,触角 8节时 (第 4节分化为 2节 ) ,第 3节最长 ;后者触角 6~ 7节 ,第 3节最长 .前者体背缘刺每腹节每侧 2根 ,后者每腹节每侧 3根 .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毡蚧科 新种 北京 栾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三安 程桂芳
报道发现于北京国槐上的蚧虫一新种——槐树长珠蚧(NeogreeniasophoricaWu,sp.nov.),详细记述并描绘该种各虫龄的形态特征,编制长珠蚧属(NeogreeniaMacGillivray)世界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该文研究了粉蚧科安粉蚧族的中国种类 ,计有 7属 16种 ,其中包括 2新种 ,即湖北安粉蚧Antoninahubeianasp .nov .和梵净巢粉蚧Nesticoccusfanjingensissp .nov .,并提供了该群中国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安粉蚧族 粉蚧 新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三安 尉万葱
山西杉苞蚧PhysokermesshanxiensisTang是一种新发现的园林害虫。在山西中部严重危害白PiceameyeriRehd .etWils.为害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整株枯死。本文首次描述和图示了各幼虫期虫态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 ,重描了雌成虫的形态。同时也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 :该虫在山西中部 1年发生 1代 ,以2龄若虫在 1年生枝条和针叶上越冬 ;取食为害高峰在 4月上旬至 5月中旬 ;行两性生殖 ,每雌产卵 1 5~ 1 1 4 3粒 ,平均 6 0 2 3粒 ;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Harmoniaoxyridis(Pallas)的十八斑变型和二星瓢虫Adal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兴平 李士竹
本文记述采自江西省甜槠树上的红蚧科一新记录属,苞红蚧属ReynvaaniaReyne,和一新种,刺苞红蚧Reynvaania spinatus sp.nov.,发现一龄若虫有形态二型性,对雌成虫和二型一龄若虫作了详描和图示。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岐 克热曼·赛米 曹亮明 岳朝阳
【目的】开展吐伦球坚蚧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调查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方法】采集■■树带有吐伦球坚蚧若虫、成虫的枝条,带回室内,置于试管中饲养,以获得天敌。【结果】调查发现一种寄生该害虫的金小蜂新种——吐伦球坚蚧蚧盾金小蜂Eunotus turanicusi Yang et Kereman,详细描述该寄生蜂新种的形态特征,提供清晰的形态特征彩色照片;并记述其生物学、分布等基础信息;列出区分新种与相近种——强壮蚧盾金小蜂E.strenus Xiao et Huang的检索表。【结论】本研究为生物防治吐伦球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学 龙见坤 陈祥盛
为了解我国颖蜡蝉科29属123种昆虫的区系分布情况,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原因,依据中国颖蜡蝉科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颖蜡蝉科昆虫属级、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区所占比例最高(属级占96.55%,种级占91.8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南区和华中区分布为主(属级分别占89.65%和68.96%,种级分别占54.47%和49.59%).此外,聚类分析显示华南区和华中区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推测这两个区为我国现生颖蜡蝉科昆虫分化中心和汇集中心.中国颖蜡蝉科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主要归因于地质构造,而我国现生颖蜡蝉科目前的分布格局则主要受植被分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诸如第四纪冰期活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骏 陈家骅 郑敏琳 宋东宝 姚俊丽
草蛉茧蜂属(Chrysopophthorus)属于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是脉翅目草蛉科成虫寄生蜂.该属在中国大陆的区系分布迄今尚无报道.记述了草蛉茧蜂属在中国大陆一个新记录种——柄草蛉茧蜂(Chrysopophthorus petioles Chou),且提供了该属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的3个已知种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红 李敏 张虎芳
【目的】探讨缘蝽总科精巢形态、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差异,为半翅目的细胞分类学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显微形态解剖法和染色体制片法,分析了缘蝽总科4种昆虫黄边迷缘蝽Myrmus lateralis Hsioa,1964、褐伊缘蝽Rhopalus sapporensis(Matsumura,1905)、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Dallas,1852)和斑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binotata Distant,1918的精巢和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及精子形态的差异。【结果】减数分裂各期缘蝽总科3亚科间和4属种间精巢在腹腔中的位置无明显差异,但其排列方式、形状、大小、颜色...
关键词:
缘蝽总科 染色体 减数分裂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靳玉乐 李殿森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素华
以1980-2008年的中国大陆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台湾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大陆的决定因素。研究显示,FDI进入的集聚效应、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会引起台资进入中国大陆规模相对和绝对水平的显著变化;税收比率降低则对其变动无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一、日本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变化日本企业虽说从70年代末即开始对中国投资,但直至90年代初一直是比较"慎重"的。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引进外资热的兴起,日本企业的对中国大陆投资也飞速发展起来(见表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