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6)
2023(11312)
2022(9704)
2021(9316)
2020(7792)
2019(18784)
2018(18421)
2017(33023)
2016(19039)
2015(22313)
2014(22501)
2013(21965)
2012(20994)
2011(19430)
2010(19445)
2009(17985)
2008(17982)
2007(16065)
2006(14134)
2005(13188)
作者
(55031)
(45958)
(45944)
(44227)
(29351)
(22368)
(21154)
(18055)
(17724)
(16551)
(15835)
(15569)
(14933)
(14837)
(14738)
(14722)
(14135)
(13782)
(13432)
(13418)
(11735)
(11626)
(11303)
(10711)
(10513)
(10441)
(10429)
(10374)
(9413)
(9373)
学科
(76482)
经济(76412)
管理(42120)
(39822)
方法(36008)
数学(32583)
数学方法(32247)
(30021)
企业(30021)
中国(28667)
教育(20715)
(20472)
(20157)
贸易(20150)
(19748)
(18884)
(18612)
(14110)
(13602)
业经(13224)
农业(13106)
理论(12843)
地方(12763)
(11941)
银行(11901)
(11573)
金融(11571)
(11481)
(10744)
(10677)
机构
大学(278293)
学院(268376)
(114938)
经济(112610)
研究(106887)
管理(91576)
理学(77952)
中国(77182)
理学院(76862)
管理学(75400)
管理学院(74872)
科学(63695)
(62434)
(55794)
(51020)
研究所(50891)
(49721)
中心(47026)
(44562)
师范(44163)
(41272)
北京(41031)
财经(40291)
业大(39756)
农业(39332)
(37766)
经济学(37491)
教育(37061)
(36916)
师范大学(36496)
基金
项目(173110)
科学(136257)
研究(129074)
基金(124726)
(110457)
国家(109513)
科学基金(90279)
社会(80366)
社会科(75942)
社会科学(75920)
教育(66005)
(64909)
基金项目(64007)
(58936)
自然(56719)
自然科(55377)
自然科学(55353)
自然科学基金(54407)
资助(52769)
编号(52419)
成果(46243)
(41896)
重点(41458)
课题(39756)
(38812)
教育部(36003)
(35381)
中国(33950)
(33892)
大学(33840)
期刊
(122625)
经济(122625)
研究(93662)
中国(64585)
教育(56729)
学报(46492)
(44230)
科学(40975)
(39026)
大学(35287)
管理(31832)
学学(31580)
农业(30162)
(25771)
金融(25771)
技术(24489)
经济研究(21414)
财经(20798)
(18500)
(18113)
(17673)
问题(16944)
国际(16705)
业经(16673)
世界(15435)
图书(13604)
职业(13368)
(12952)
技术经济(12866)
统计(12737)
共检索到427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丽敏  谢均才  
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新课程改革前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和2005年版本的小学品德课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教学方式等20个维度进行纵向分析,考察其演变轨迹。结果发现两个版本教科书中,榜样人物不变的主要特征为"儿童""中国""现代""男性"和"汉族",但榜样人物在"是否点明""类型""虚实""职业""政治面貌""榜样品质"及"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等维度有着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变化。新课改理念及课程标准是榜样变迁的主要政策依据。新课改之后教科书中榜样运用体现出真实性、主体性、时代性、生活化、多元化等优点。而女性榜样少、趋避明星人物和出现道德功利主义倾向等新旧问题则是日后教科书优化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钧  高琦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编排。语文教科书在尊重语文学科素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党史内容,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呈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选取重大历史成就呈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接续相传。以党史视角梳理语文教科书课文编排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依托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性革命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在历史思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系统印证中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碧徽  施雨丹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权五铉  
社会科教科书所构筑和传播的国家形象对于新一代公民形成对国家的认识和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以两个版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例,考察社会科教科书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特点,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会对学生美好生活观的建构产生深刻影响。对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发现,教科书主要呈现的是精神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美好生活,且偏重美好生活的客观要素。进一步来看,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聚焦于“社会层面—客观要素”“精神层面—客观要素”与“精神层面—主观体验”,主要指向伦理道德、人生意义与自然审美体验等内容。教科书呈现出的这一美好生活样态与我国新时代背景具有契合性,但在完整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教科书,在编写环节需关注完整的美好生活的呈现,并关注语文学科之外其他学科教科书中的美好生活要素;在使用环节要重视教师对教科书中美好生活要素的解读与“再开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娄元元  李青懋  袁文杰  
语文教科书构建的职业世界,对于学生认识职业、形成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影响。以义务教育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从职业类别、职业性别、职业地位、职业形象等方面对教科书中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行语文教科书在职业世界的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类型不够丰富,缺乏新兴职业;男性职业角色多于女性,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部分职业形象污名化,存在隐性职业阶层歧视。语文教科书的后续修订应进一步丰富职业类型,增加新兴职业;消除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增加女性职业角色;弘扬职业无贵贱、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洁  
2005年11月17日,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最新修订的美国高校分类标准。与之前历次分类标准的修订相比,新标准修订力度大,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一、对以往美国高校分类标准单一性的突破:从单项分类到分类体系,多维度、多侧面描摹全美高校特征,彰显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不同于2000年的高校分类标准,新标准是由平行的分类标准所构成的综合性的分类标准体系(a set of multiple,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旖  于沛  
文章在角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公共图书馆宣言》1949年、1972年和1994年三个版本为分析对象,研究公共图书馆基本立场和社会角色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历程,剖析国际社会对当代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研究发现不同历史阶段公共图书馆被赋予的社会角色与功能有所差异,但是社会教育、免费提供文献利用、保障平等利用信息的权利、文化功能以及保存文献的功能始终是不变的核心社会角色。当代公共图书馆社会角色发展的基本趋势由过去以强调社会教育为中心,逐渐发展到将其全面定位为地方教育、文化和资讯的中心。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已由一个具体机构上升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阮青青  刘力  
本文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成人的性别角色和形象地位。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选用较多的四个版本实验教材。研究方法是分析课文和插图所反映的成人的角色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四套实验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两套教材,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形象有所改变,但仍有不少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特征的描绘。这个结果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儿童所灌输的两性的形象地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婷婷  栗洪武  
中国近代教科书出版文化的变迁图景应当以一百年为基本研究视野,才能够较客观、全面、科学地探究中国教科书出版的历史性规律,对于当代教科书建设提供可作为当代比鉴的历史经验。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近代百年教科书的出版历程,从物质层面、价值层面、文化层面出发,力图构建起一幅三维立体的百年教科书出版文化的变迁图景。进一步得出了近代教科书出版文化是与近代教育的思想变革、发展历程相统一的,这百年间教科书出版的成就与经验能够为当前探讨如何出版承载民族智慧、传承民族文化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的文化价值向学生转化提供镜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文良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了人文素养系列教材:《古诗词百首赏析》、《名画百幅赏析》《名曲百幅赏析》。其中《名画百幅赏析》,其名作选取角度独特,师生互动对话新颖,排版样式图文并茂,导入赏析简洁明快,深深吸引了我们。学校很快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琼  
<正>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王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小学英语》一书是对小学英语新版课程标准的解析和教学指导,具体对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总体上说,教科书内容分析可以分为实证研究中的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这三大类型。其中,实证研究中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分为量化内容分析、定性内容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符号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语构分析、教科书语义分析和教科书语用分析;传播学视角下的内容分析分为教科书传播内容分析、教科书传播原因分析、教科书传播学效果分析。对不同学科视角下教科书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化教科书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推动教科书研究方法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艳  程治国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