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2)
2023(12241)
2022(10697)
2021(10436)
2020(8602)
2019(20428)
2018(20092)
2017(38989)
2016(20790)
2015(23742)
2014(23544)
2013(23479)
2012(21615)
2011(19599)
2010(19275)
2009(17564)
2008(17192)
2007(14720)
2006(12958)
2005(11616)
作者
(59265)
(48986)
(48568)
(46401)
(31546)
(23346)
(22253)
(19288)
(18834)
(17426)
(16879)
(16726)
(15632)
(15555)
(15222)
(15115)
(14641)
(14233)
(14100)
(13837)
(12149)
(11931)
(11704)
(11055)
(10904)
(10889)
(10887)
(10709)
(9787)
(9594)
学科
(84480)
经济(84384)
管理(55452)
(52294)
(43099)
企业(43099)
方法(39943)
数学(34957)
数学方法(34629)
中国(24701)
(21658)
银行(21511)
(20810)
(20290)
(20222)
(19143)
(18611)
贸易(18596)
(17964)
业经(17750)
(17326)
地方(16273)
(15906)
金融(15905)
(13515)
农业(13421)
理论(12904)
环境(12741)
技术(12058)
(12012)
机构
大学(296239)
学院(290094)
(122302)
经济(119882)
管理(116928)
研究(101793)
理学(101047)
理学院(99917)
管理学(98454)
管理学院(97916)
中国(82411)
(64085)
科学(60855)
(54070)
(50606)
研究所(46484)
中心(46089)
(45165)
财经(44135)
北京(41373)
业大(41317)
(40440)
(39930)
经济学(37784)
(37622)
师范(37279)
(36617)
农业(35715)
经济学院(34119)
(33485)
基金
项目(200542)
科学(157738)
研究(147448)
基金(147370)
(128210)
国家(127220)
科学基金(109021)
社会(93347)
社会科(88538)
社会科学(88516)
基金项目(78183)
(74322)
自然(70454)
自然科(68838)
自然科学(68824)
自然科学基金(67596)
教育(66664)
(63874)
资助(61562)
编号(58935)
成果(48076)
(45587)
重点(44443)
(42268)
(41473)
课题(40107)
教育部(39355)
国家社会(38843)
创新(38742)
科研(38338)
期刊
(127945)
经济(127945)
研究(91977)
中国(53093)
学报(44439)
管理(42627)
科学(42110)
(40120)
(38528)
(37320)
金融(37320)
大学(33786)
学学(31511)
教育(30259)
农业(27184)
技术(23648)
财经(21402)
经济研究(21391)
业经(18890)
(18205)
问题(16671)
图书(15799)
理论(15733)
(14938)
(14809)
实践(14328)
(14328)
世界(13842)
国际(13839)
技术经济(13676)
共检索到430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伊珍  
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会对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社会融资成本等方面产生较大冲击。本文对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大陆地区商业银行利差水平远高于香港、台湾地区,而利率水平、风险因素是影响利差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实证结论,本文提出降低大陆商业银行利差水平的建议,包括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增强金融市场活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双南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国外资本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初具规模。自1979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累计达1104.6亿美元;其中1992年协议外资581亿美元。从外资来源结构看,香港资金占六、七成;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1979~1991年台湾对大陆投资仅29.3亿美元(占大陆协议外资总额的5.6%),而1992年台湾对大陆协议投资达55.4亿美元(占当年大陆协议外资总金额的9.56%)。相反,日美对中国直接投资锐减,1979~1989年,占中国协议外资的百分比为7.5%,11.3%;1992年分别降至3.7%、5.4%。欧共体是世界资本输出的重要地区,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小梅  
本文以“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2000-2004年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和世界银行及大陆各省市公布的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为据,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域偏好,已出现新特点。台商在华南地区的投资已趋饱和, 投资意愿下降;对华东地区投资环境的满意度虽较高,但更青睐中心城市周边的二级城市;部分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日渐受到台商关注:华北地区将是吸引台资的后起之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  曹宁  
文章研究了三地上市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关系,发现三个市场的银行股票收益都显著地受到房地产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且利用三地数据的结构性差异点,确定了次贷危机发生作用的时点。对比次贷危机前后的三个市场银行股和房地产股票收益的关系后发现,代表银行股收益对房地产股波动敏感性的回归系数在次贷危机后均有所增大,显示美国和中国的银行业所面临的房地产风险已经由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其风险敞口在加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艳  Christina Stringer  Gloria Ge  
中新两国有着长期的友好经济贸易关系,《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及香港与新西兰《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签订,为两国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保障。从新西兰的投资环境出发,本文分析统计自1985年以来经新西兰海外投资委员会批准的中国对新西兰的直接投资情况,比较了中国内地与香港在新西兰投资的不同特点,归纳出中国投资者投资新西兰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爱林  
近代中国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大致始于三、四十年代。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分析了我国大陆及港台学者对土地政策的研究概况,旨在给出当今中国对土地政策研究的大体轮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季诚钧  
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大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靳玉乐  李殿森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明  
在台湾海峡的两岸关系中,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岸政治上的 僵持仍然是阻碍两岸经贸关系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80年代以来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状况的概 述,着重论析了这种投资对两岸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这种投资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琼  刘亚  
传统观点认为,银行的非贷款业务风险较低,种类丰富,故而有利于节约一级资本,但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以中国内地108家商业银行2006—2012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贷款业务规模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不仅不能起到节约一级资本的作用,反而还会拉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15%的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德春  
随着第四波台商大陆投资热的形成,我国台商对大陆投资的重心由福建、广东转向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区域间投资分布极不平衡。文章运用区位优势理论,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珠江三角洲的广东及福建为例,分析三地区在几次台商投资热中的得失原因,并就我国台湾及大陆如何实现投资、引资的双赢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仙  边佳胤  王飞飞  马金  袁长春  薛俊增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快了沿海港口的建设。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地大量的船舶压载水到达中国沿海港口,提高了压载水生物入侵的风险。有关中国大陆港口到港船舶压载水的研究,早期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关注病原菌的入侵,从赤潮防控的角度关注有害藻类的入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压载水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但主要是在压载水生物种类调查的层面。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必将推动船舶压载水生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压载水生物适应机制和入侵机制方面,并推动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公约履约和港口国监督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治  王育新  
随着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经营扩展与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陆台资企业开始进行业务整合。根据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实践,对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业务整合的背景、动因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美辞  
选取1996~2006年中国大陆7个台资比较聚集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台商投资中国大陆对大陆就业的影响。对1996~2006年的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资的进入对大陆的就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分阶段估计发现,1996~2000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促进效应是显著的;然而,2001~2006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的促进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明  谢欣甜  杨胜刚  
通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股市与汇市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汇市与股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相互影响明显;台湾汇市与股市只存在短期的相互效应;香港数据表明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方差分解显示股市变动对汇率波动有一定的冲击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