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7)
2023(8001)
2022(6901)
2021(6580)
2020(5702)
2019(13742)
2018(13506)
2017(25884)
2016(13783)
2015(16255)
2014(16325)
2013(16578)
2012(15827)
2011(14580)
2010(14535)
2009(13734)
2008(13897)
2007(12351)
2006(10632)
2005(9749)
作者
(40996)
(34571)
(34468)
(33137)
(22037)
(16649)
(15948)
(13651)
(12987)
(12118)
(11912)
(11436)
(11094)
(10966)
(10914)
(10803)
(10560)
(10279)
(10036)
(9948)
(8657)
(8502)
(8377)
(7811)
(7781)
(7763)
(7607)
(7508)
(6983)
(6958)
学科
(66384)
经济(66333)
管理(34099)
(33179)
方法(33177)
数学(29757)
数学方法(29586)
(24955)
企业(24955)
(23359)
贸易(23349)
(22724)
中国(19203)
(16737)
(14422)
(12086)
地方(11374)
(11341)
业经(11127)
(10654)
农业(10582)
关系(9884)
(9871)
银行(9850)
(9713)
金融(9711)
(9477)
(9130)
环境(8903)
(8336)
机构
大学(213192)
学院(209377)
(100839)
经济(99194)
研究(78587)
管理(76595)
理学(65690)
理学院(64922)
管理学(63980)
管理学院(63588)
中国(60143)
(45481)
科学(45014)
(42507)
(40504)
研究所(36940)
(35824)
中心(34684)
财经(34537)
经济学(33386)
(31572)
经济学院(30443)
(29577)
业大(29533)
北京(29467)
农业(28536)
(27602)
(26767)
师范(26550)
财经大学(25645)
基金
项目(134836)
科学(105542)
基金(99945)
研究(98450)
(87367)
国家(86743)
科学基金(72407)
社会(64178)
社会科(60992)
社会科学(60975)
基金项目(51982)
(48808)
自然(44854)
教育(44767)
自然科(43812)
自然科学(43796)
自然科学基金(43064)
(42639)
资助(42513)
编号(38530)
(32321)
成果(31967)
重点(30917)
(29832)
中国(28393)
国家社会(27794)
教育部(27744)
(27514)
课题(26670)
科研(26325)
期刊
(105245)
经济(105245)
研究(65371)
中国(37991)
学报(32811)
(32053)
(31698)
科学(30012)
管理(25667)
大学(24554)
学学(23036)
农业(21919)
(20016)
(19676)
金融(19676)
经济研究(19576)
国际(17954)
教育(17643)
财经(17487)
技术(16420)
问题(15825)
业经(15195)
(15181)
世界(13710)
(13076)
技术经济(11233)
统计(10640)
商业(10021)
理论(9559)
(9501)
共检索到314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梅  郭珺  
利用2005年7月21至2010年10月29日期间,每一英镑分别兑换人民币、欧元、美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元等六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中国大陆与五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联动关系。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协整检验结果,确定六种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共同趋势,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所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勇  张正军  
本文运用尾部相依系数作为度量极值关联性的工具,首先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陆股市与七个主要贸易伙伴股市的极值关联性强弱,即股市同时极端下跌的风险性大小;其次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大陆股市与世界股市整体的极值关联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相比欧美股市,中国大陆股市与亚洲股市联系更紧密,同时发生极端下跌的可能性更大。整体而言,中国大陆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配置资产已无法完全分散极值风险。因此,若投资者在中国大陆股市进行投资的同时也寻求其他国家或地区股市,为了降低极值风险发生的概率,应选择欧美国家的股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利用Novy(2011)既有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又有新新贸易理论基础的改进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内陆各地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贸易成本。结果表明:2002-2008年,我国内陆各地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东部贸易成本绝对值最低,虽下降幅度最大,但几乎已至临界点;中部和西部地区贸易成本绝对值较高,下降幅度较大,更具贸易潜力;东北部则存在"磐石效应"。政府应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经贸政策等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差异化倾斜;同时重点推动和贸易潜力国(地区)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经贸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捷  黄盛平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东亚诸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形成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从理论和统计数据分析视域,提出中国大陆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方式主要为制成品的加工贸易,国际分工方式为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国大陆处于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的末端,这种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使得中国大陆从东亚各国大量进口中间产品,这是造成中国大陆与东亚地区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飞  
本文把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两种,并利用修改后的Grubel和Lloyd指数,计算了我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根据本文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比重达到80%;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一般都不超过10%。与此同时,本文还时影响我国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总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人力资本正相关;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正相关。地理空间位置与它们都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怡光  
自中国开放以来,香港依托其在帮助大陆对外贸易方面所具有的传统相对优势,促使香港再出口贸易急剧增长。由此而来的是,香港投资者在广东的外来加工业也迅猛发展。这些变化不仅意味着,粤港两地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也使香港经济朝着服务性方向转变。为了充分发挥协作优势,两地区根据各自的相对优势进行适度的经济合作是完全有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原  梁琦  
当前,全球金融海啸重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中国对外贸易也难免受到波及。另一方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仍在不断增加,"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以解决"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纠纷,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2005年7月汇改后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水平总体合理,但仍需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汇率进行调整。此外,本文对中国的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华  
关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现有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其实,在开放经济形态下,商品和资本的国际交换成为经济波动跨国传导的渠道,各国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可以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到关联于现实的论证。本文使用1991-2009年的跨国数据,采用Cerqueira&Martins(2009)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与23个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指数,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细致地检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FDI则是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此外,无论是发达的贸易伙伴还是发展中的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原  韩朝怡  
文章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各国(地区)进出口数据,编制了2015年全球商品流量表(G-CFM),描绘了国家(地区)间商品贸易网络关系,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全球商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在全球商品贸易中以美、中、德为中心,世界各国紧密交织的网络特征,最后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的贸易影响力,测算了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原  韩朝怡  
文章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各国(地区)进出口数据,编制了2015年全球商品流量表(G-CFM),描绘了国家(地区)间商品贸易网络关系,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全球商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在全球商品贸易中以美、中、德为中心,世界各国紧密交织的网络特征,最后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的贸易影响力,测算了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锋  
有别于传统的总量分析,利用双边贸易收支模型考量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能更深刻地揭示汇率波动与我国贸易收支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对不同国家而言,不仅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系数大小不一样,而且双边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这也说明了采用双边汇率和双边贸易收支样本比总量样本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如庆  
本文首先利用HS四位数编码的制成品双边贸易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对1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然后采用一种新的贸易品技术分类方法,对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与其出口结构的关系与传统理论大致相符,即增加高技术制成品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有助于改善制成品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或降低其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能够带来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