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572)
2022(11368)
2021(11002)
2020(9088)
2019(20770)
2018(20338)
2017(37937)
2016(20472)
2015(23255)
2014(22976)
2013(22244)
2012(20316)
2011(18416)
2010(18019)
2009(16527)
2008(15893)
2007(13452)
2006(11586)
2005(10329)
作者
(57477)
(48230)
(47785)
(45549)
(30425)
(22897)
(21677)
(18880)
(18547)
(16761)
(16416)
(16330)
(15336)
(15091)
(15008)
(14988)
(14259)
(13872)
(13670)
(13669)
(11808)
(11647)
(11588)
(11074)
(10766)
(10635)
(10484)
(10194)
(9602)
(9550)
学科
(83968)
经济(83875)
管理(56743)
(48945)
(39805)
企业(39805)
方法(38826)
数学(33953)
数学方法(33490)
中国(24972)
(22234)
(20013)
(19217)
业经(17127)
(16384)
贸易(16373)
环境(16153)
(15974)
地方(15946)
(15640)
理论(14487)
农业(14448)
(13504)
(13071)
银行(13041)
(12941)
金融(12933)
(12570)
(12270)
(12231)
机构
大学(287256)
学院(284582)
(120570)
经济(118292)
管理(108416)
研究(101555)
理学(93852)
理学院(92786)
管理学(91104)
管理学院(90581)
中国(76908)
(61940)
科学(61844)
(53454)
(49760)
(46777)
中心(46256)
研究所(45812)
财经(43282)
业大(42614)
(39791)
(39736)
北京(39072)
经济学(38193)
(37980)
(37744)
师范(37298)
农业(36691)
经济学院(34399)
财经大学(32485)
基金
项目(200936)
科学(159573)
基金(148524)
研究(145714)
(131436)
国家(130455)
科学基金(111613)
社会(94140)
社会科(89279)
社会科学(89262)
基金项目(77752)
(75308)
自然(71978)
自然科(70251)
自然科学(70229)
自然科学基金(68950)
教育(66753)
(65731)
资助(60802)
编号(56864)
重点(45999)
成果(45571)
(45111)
(43355)
(41765)
国家社会(40634)
课题(39719)
创新(39225)
教育部(38743)
科研(38644)
期刊
(125437)
经济(125437)
研究(82736)
中国(56109)
学报(46655)
科学(43399)
(41407)
(41052)
管理(39881)
大学(36113)
学学(34019)
教育(31113)
农业(28759)
技术(25420)
(22379)
金融(22379)
财经(21582)
经济研究(20883)
(18746)
业经(18744)
问题(17088)
(16404)
(14653)
资源(14335)
(13862)
世界(13585)
科技(13136)
统计(13127)
技术经济(12881)
国际(12782)
共检索到41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鹏  曾刚  
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在充分厘清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借助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为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入、系统研究做出了基础性的铺垫工作。文章同时指出,大都市对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及优良区域品质的重视和主动性使其可以成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推进的窗口或试验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仅体现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中的中国行动,而且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完善,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和经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劳秦汉  
会计理论体系是指通过人类长期会计实践而积累起来的一套反映会计本质特征和揭示会计内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亦即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性结构和功能的对会计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描述、规范的理论系统。笔者认为,会计理论体系可分为基础理论与起点理论两部分,其含义均有严格的规定性,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冠军  高飞  
一、国内外研究情况(一)哲学起点论1961年莫茨、夏拉夫教授第一次以哲学的角度,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提出:审计理论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包含哲学、假设、概念、规则和实际应用要素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建林  
与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相比,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明显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报学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基础理论体系,情报学领域内争议较多,内行、外行对情报学的认知都不深刻。文章在剖析情报学理论流派、情报学范式的基础之上,探讨情报学各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进而给出整合情报学现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及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六点建议。其中,广义情报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它将基于信息管理框架与知识管理框架的管理科学范式、基于intelligence的软科学范式、基于information的图书信息学范式这三大范式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斌  尹鑫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参考文献39。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王平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三层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点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论是沿着知识论、知识基础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和知识管理论这样的脉络展开并形成的。基于知识论的图书馆哲学观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原理包括知识资源存取、转移、传承和管理原理等。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方法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志坚  尹春洋  杨保军  耿建新  
"十三五"时期,会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会计改革任务艰巨而繁重,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和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和实务创新来解决。为了深入探讨新会计环境对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带来的新挑战,2018年6月3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辛芸娜  孔祥斌  郧文聚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耕地各功能间相关关系,并以大兴区为例加以应用。研究方法:基于"指标—过程—功能—需求"理论框架,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有机碳密度方程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1)大兴区耕地生产、缓冲过滤功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健康功能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3)碳固持功能较弱,且空间分异较其他三种功能更为明显;(4)碳固持和健康功能呈现拮抗关系,其他各对功能间均有一定的协同关系。研究结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辛芸娜  孔祥斌  郧文聚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耕地各功能间相关关系,并以大兴区为例加以应用。研究方法:基于"指标—过程—功能—需求"理论框架,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有机碳密度方程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1)大兴区耕地生产、缓冲过滤功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健康功能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3)碳固持功能较弱,且空间分异较其他三种功能更为明显;(4)碳固持和健康功能呈现拮抗关系,其他各对功能间均有一定的协同关系。研究结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是可行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奇  戴慎志  
当前,我国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指标未成体系,且指标不完善。尤其,随着大都市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条件与背景下,对大都市郊区城镇基础设施有了新的需求。而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指标难以适应大都市郊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以上海为例,探索新时期大都市郊区城镇基础设施配置指标体系建构的方法,建构适应大都市郊区城镇发展的基础设施配置指标体系,以有利于大都市郊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翮飞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旨在促使残疾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就业或创业能力、继续深造机会,益于学生融入社会,并能够有效衔接初、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宏系统层面政策、外系统层面政策、中系统层面政策、微系统层面政策,并强调过程机制和时间作用的发挥。在现实层面,其在政策选择价值观、政策目标群体、政策制定内在逻辑、政策文本内容等四个方面存在难点,即这一政策支持体系的现代化和衔接性显现不足。基于未来发展,需要从建构"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参与"的政策价值观,建立特殊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完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优化政策结构等四个方面予以关注,以实现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衔接的有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劳秦汉  
拙文“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与起点理论”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1期披载后,即陆续拜读到不少批驳笔者论点或与笔者商讨的争鸣文章,感佩至深,受益匪浅。为增进学术交流,更好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兹就较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即张龙平的“也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载《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以后简称“张文”)、赵文先的“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载《四川会计》1993年第6期,以后简称“赵文”),再谈点陋见,以期就正于会计界同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玉洁  葛菁  
上海确定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即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建设适应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规划的总体思路,即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线上与线下虚实结合、延伸服务与基础服务交相辉映、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贯穿始终,并加以具体阐述。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晓雁  吴大器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系和结构,即会计生态系统。会计生态系统理论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统一起来,无论是对会计准则的修订、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完善,还是对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系统观是研究会计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系统观下,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体现了微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是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在定义了基于可靠性(如实反映)的微观会计生态系统和基于相关性的宏观会计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系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