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1)
2023(11191)
2022(9347)
2021(8710)
2020(7254)
2019(16436)
2018(16424)
2017(30421)
2016(16643)
2015(18766)
2014(18801)
2013(18573)
2012(17699)
2011(16554)
2010(16926)
2009(16230)
2008(16019)
2007(14338)
2006(13385)
2005(12838)
作者
(46968)
(39285)
(39181)
(37866)
(25332)
(18601)
(17882)
(15152)
(15141)
(13958)
(13821)
(13101)
(12983)
(12968)
(12759)
(12205)
(11712)
(11461)
(11429)
(10861)
(10534)
(9458)
(9389)
(9101)
(9058)
(8855)
(8774)
(8527)
(7937)
(7730)
学科
(88895)
经济(88774)
管理(50773)
(41677)
(35291)
企业(35291)
方法(28746)
中国(24976)
数学(24834)
数学方法(24659)
(21343)
(19863)
地方(19334)
(18722)
业经(18174)
(17833)
(15825)
(14762)
银行(14742)
(14547)
贸易(14533)
(14324)
金融(14322)
(14292)
(14159)
地方经济(13122)
环境(12593)
体制(12343)
农业(11639)
(11381)
机构
大学(250150)
学院(244085)
(118879)
经济(116788)
研究(93654)
管理(88844)
中国(74240)
理学(74050)
理学院(73211)
管理学(72398)
管理学院(71894)
(58015)
(53542)
科学(49557)
(46672)
财经(44193)
研究所(41401)
中心(41262)
(40103)
经济学(39300)
(38688)
北京(35002)
经济学院(34917)
(34091)
(32942)
(32875)
财经大学(32632)
师范(32611)
(29448)
业大(28238)
基金
项目(148375)
科学(118701)
研究(113281)
基金(110876)
(95253)
国家(94519)
科学基金(80824)
社会(77114)
社会科(73221)
社会科学(73207)
基金项目(56401)
(53565)
教育(52416)
自然(47266)
自然科(46142)
自然科学(46128)
资助(45890)
(45615)
自然科学基金(45347)
编号(43261)
成果(38541)
(35715)
国家社会(33906)
重点(33885)
(33178)
(32744)
教育部(31724)
课题(31664)
中国(30993)
(30277)
期刊
(144369)
经济(144369)
研究(89120)
中国(57424)
(45547)
管理(38086)
学报(33184)
科学(32754)
(32282)
教育(29515)
(29183)
金融(29183)
大学(26662)
财经(24443)
学学(24378)
经济研究(24034)
(21321)
技术(20921)
农业(20896)
问题(18882)
业经(18528)
(17094)
世界(15707)
国际(15482)
技术经济(13290)
经济问题(11625)
统计(11428)
改革(11372)
(11372)
(11265)
共检索到40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组织经济学的工作设计(Job Design)视角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考察,弄清了在什么情况下宜推行大部制改革,在什么情况下不宜推行大部制改革。具体地,就较为一般的情形而言,当不同部门的协调与重置成本太大时,大部制优于非大部制。当不同部门的协调与重置成本不是太大时,如果风险合并系数小于某个由协调与重置成本以及任务关联程度共同决定的临界值,那么,大部制优于非大部制;如果风险合并系数等于这个临界值,那么,大部制和非大部制无差异;如果风险合并系数大于这个临界值,那么,非大部制优于大部制。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对中国如何推进大部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外资进入模式。外商采用独资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但是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问题;外商采用非独资(包括合资或合作)形式进入时,不需要考虑对中国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问题(该问题由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解决),但是需要考虑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外资进入模式的选择说到底是在适应成本和协调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张前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解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认为两类制度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制度的整体实施框架。公司治理属于制度的范畴,其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必须兼容互补方能发挥治理作用,然而公司治理中伦理机制的缺失几乎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造成公司治理制度的失衡与失效,进行企业伦理与公司治理制度的整合是当前形势下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振忠  
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发现,国有控股给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长期烙上了公共物品性,只是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公共物品性表现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路径与其公共物品性由强到弱的历史演变,几乎如出一辙。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常性运营状态应该表现为一种弱公共物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永臻  
从法和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规则和绩效,发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次改制几乎是必然。因为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中小型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处于困境并进而分化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实践中,国有中小型企业将放弃股份合作制,会更有效地选择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或者合伙企业等企业组织形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奉军  
经验研究显示,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国民幸福程度的上升,这无疑违背了传统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但是,引入相对收入理论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变得毫无意义,而另一种理论试图将欲望集引入效用函数以此来解决收入与幸福的悖论。如果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怎样才能增进人们的幸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亚  
时代凸现大学的经济意义。本文对大学职能进行了经济学考察,通过对大学教育产品、研究产品和社会服务产品的分析,指出了当今大学的市场性和经济意义以及以市场配置为主、市场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内在依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安倍经济学基本方针包含3个方面,即"三支令箭"。其中,前两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和机动的财政扩张政策,从政策内容表面来看与80年前的高桥财政并无多大区别,但从吸取高桥财政的深刻教训角度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差别,而第三支箭即增长战略也缺乏新意。要想使日本经济真正步入回升轨道,确立经济好转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与中韩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晓亮  
对四十年经济学史的新考察———评《中国理论经济学史》晓亮早就知道于光远同志要主编一本中国经济学史,并且在开初我也承担了部分写作任务。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给我的任务,实际是没有参加。因而我也就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当《中国理论经济学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文章主要采用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把协调分成了自发的古诺协调、以某个地区为中心的协调和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协调三种情形。基本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存在"区情"差异的情况下,只有当协调对两个地区中至少一个地区非常重要时,采用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协调才是最佳的;只有当协调对两个地区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是很重要时,采用自发的古诺协调才是最佳的;无论如何,采用以某个地区为中心的协调都不是最佳的。放松基本模型的假设后,文章所得到的结论会更加符合现实。分析结果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点基础上实现了有力的突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中国经济学的形成源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学习,其后的发展也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另一方面,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点也因体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且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为救亡图强,学者们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主流态度,从晚清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向民国时期的"体用一致",其所学和宣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间,出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原因,除英国古典经济学之外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学说遭到了全面的批判和排斥。最近40年,市场化改革促使各界在争论中逐渐接受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但是,如何剔除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始终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刚  王启慧  郑宇博  
我国正处于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多次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基于全球背景和我国国情来考察我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在推进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张力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最终达到既能利用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效应,又能避免其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巫景飞  芮明杰  
本文首先对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概念、起源及基本运作机理作了简述,然后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对这种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指出版权集体管理是诸多版权交易模式中的一种,它适应了某些约束条件,避免了版权直接交易定价的高昂成本,其本质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合约安排。当约束条件变化后,交易费用就可能发生变化,最优的合约模式也会重新选择,版权交易的合约模式选择和演变是一个不断适应约束条件变化的动态过程。文章对美国音乐产业中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微观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证考查,初步验证了上述推论,并对中国的歌厅娱乐行业版权收费争论作了启示性评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张润锋  
从"马和非马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学界可以划分为"马经话语群"和"西经话语群"。话语群并不是严格的"学派""流派"概念而仅仅表明其成员有着相同的话语体系、使用着相同的概念范畴,同一话语群也不意味着其基本立场、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一致,相反,可以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政策主张。西经话语群中的"市场化改革派""现代经济学派"或"西经中国化派"和马经话语群中的"新马派经济学"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3个经济学派别。不同的学术派别代言不同的人群,其声音都会通过种种渠道反映在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高层决策和具体实施方案中,化为一定的社会行动,这些行动是全方位的,先是在变化着的各个方向的边际上然后是整体上逐渐改变着各行为主体的利益格局,由此规制着整个社会改革演进的趋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志岿  
关于中国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目前存在一些谜思,如认为大部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政府机构数量;大部门制可以根本消除部门间职能交叉问题;大部制应该将所有存在交叉的职能和机构都整合到一起,越综合越好;大部门制一定是更有效率的行政体制,等等。文章认为,这些观念不完全符合大部制的实质。构建完善的大部门体制,必须完成如下制度建构,即:核心职能或决策意义上的大部门体制;职能有机统一而非机械整合;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行政层级设置合理,权责划分清晰、一致。构建上述四个体制机制,并推进大部制的配套改革,应该是下一步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