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1)
- 2023(13502)
- 2022(11797)
- 2021(11409)
- 2020(9413)
- 2019(21956)
- 2018(21739)
- 2017(41955)
- 2016(22941)
- 2015(25933)
- 2014(25773)
- 2013(25489)
- 2012(23781)
- 2011(21591)
- 2010(21475)
- 2009(19748)
- 2008(18978)
- 2007(16309)
- 2006(14484)
- 2005(12840)
- 学科
- 济(91472)
- 经济(91369)
- 管理(64167)
- 业(59804)
- 企(48225)
- 企业(48225)
- 方法(41213)
- 数学(36277)
- 数学方法(35867)
- 中国(27112)
- 农(25813)
- 财(22313)
- 贸(19488)
- 贸易(19480)
- 学(19396)
- 业经(19205)
- 易(19016)
- 地方(18726)
- 农业(16928)
- 制(16758)
- 环境(15238)
- 和(14562)
- 策(14462)
- 银(14234)
- 银行(14201)
- 技术(13750)
- 理论(13670)
- 行(13639)
- 融(13398)
- 金融(13397)
- 机构
- 大学(322805)
- 学院(320621)
- 济(134362)
- 经济(131614)
- 管理(128184)
- 研究(113526)
- 理学(110628)
- 理学院(109415)
- 管理学(107754)
- 管理学院(107180)
- 中国(85726)
- 京(69361)
- 科学(68577)
- 财(60158)
- 所(56658)
- 研究所(51808)
- 中心(50561)
- 农(49282)
- 财经(48043)
- 业大(45648)
- 江(45246)
- 北京(44807)
- 经(43870)
- 范(43267)
- 师范(42948)
- 院(41348)
- 经济学(40361)
- 州(39506)
- 农业(38433)
- 经济学院(36382)
- 基金
- 项目(219711)
- 科学(173431)
- 研究(163195)
- 基金(160457)
- 家(139257)
- 国家(138123)
- 科学基金(118340)
- 社会(102752)
- 社会科(97369)
- 社会科学(97346)
- 基金项目(84635)
- 省(82899)
- 自然(76474)
- 自然科(74628)
- 自然科学(74608)
- 教育(74106)
- 自然科学基金(73255)
- 划(70844)
- 资助(66989)
- 编号(66392)
- 成果(54716)
- 部(49785)
- 重点(48925)
- 发(47188)
- 课题(45850)
- 创(44922)
- 教育部(42743)
- 国家社会(42160)
- 创新(41924)
- 科研(41586)
- 期刊
- 济(146112)
- 经济(146112)
- 研究(99607)
- 中国(59902)
- 学报(48115)
- 管理(46460)
- 科学(45972)
- 农(44892)
- 财(42733)
- 大学(36470)
- 教育(35965)
- 学学(34022)
- 农业(31714)
- 融(29223)
- 金融(29223)
- 技术(26570)
- 经济研究(23825)
- 财经(22958)
- 业经(22755)
- 经(19557)
- 问题(19178)
- 图书(17315)
- 贸(16789)
- 业(16679)
- 理论(15848)
- 技术经济(15361)
- 资源(15116)
- 科技(15079)
- 世界(15005)
- 国际(14581)
共检索到47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建钢 蒋英慧
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保护管理进入了新常态,应站在保护世界遗产的高度更加重视大运河的保护。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运河常州段保护的有利条件及与先进城市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出好三张牌、布好两盘棋、打好一套组合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常州段 保护管理 遗产利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丽莉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市的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文化与科技的交叉融合,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网络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数字化保护常州地区民间音乐资源的视角,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整理和挖掘民间音乐的图片、声音及图像等,形成计算机数据,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储存、展示和传播,以期实现对常州地区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晨 黄海波
常州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其中,奔牛段是大运河常州段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奔牛段现有公共艺术及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奔牛运河文化与公共艺术更好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
奔牛运河 公共艺术 文化传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晓 王艳红 高军军 吴友奇
在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一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需要众多专业协作的繁复工程。其中,遗产价值特色的评估作为规划的重点环节,实质上为遗产的合理划分层级、编制保护区划、制定多元策略和管控要求提供了核心依据与前提保障。为把握"价值判研"的科学合理性,本文结合常州段的河道类遗产保护,尝试着采取"横向+纵向"、时空维度相结合的判研策略,一方面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针对其地理状况做出横向比较和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以时间为纵轴,针对河道本体的变迁做出历史性推演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推进和完成大运河及相关河道的待评筛查、评估分级和价值判定工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晓东
中国大运河从2006年开始的漫长申遗之路十分艰难曲折。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而细致的遗产保护、环境整治工作,经历了繁复的价值研究、编制规划、文本编写、实地考察、大会陈述……历时8年,大运河终于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这条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活态大运河,具有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和遗产形态的完整性,对全人类有着突出的普遍价值。研究大运河常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条件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条件 大运河常州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伟
影像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与形式,作为配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正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全面展示、形象构建与视觉传播。文章主要研究该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寻求大运河主题影像创作与运河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纪录片创作有所裨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永杰 李源慧 刘梦娜 刘业成
国外在保护运河世界遗产方面,重视法规保障、特色彰显以及产业发展,保护策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不足,应借鉴国外经验和实际需要,从法规建设、特色展示、协同和遗产廊道设计以及精细化保护方面进行科学的保护。
关键词:
运河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 保护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斌 王春华 阮俊安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成为各类污水的受纳场所,运河水体长期达不到功能区的要求。1990~2002年的水质监测表明,运河水体污染属于耗氧型和富营养型有机污染。运河两岸截污纳管和引水冲污工程明显改善了运河水质,多数污染因子从2001年开始达标。治理运河污染的策略,首先是截污纳管以控制污染源,通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得出主要污染源80个,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NH3-N,据此提出截污纳管的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
运河 水质 污染治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安琪 李杨
文章基于大运河常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以金坛刻纸为例,探讨其缘起、工艺与价值,认为金坛刻纸在发展中存在传承人出现断层、实用性减弱、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现代设计感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挖掘金坛刻纸题材内容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分层次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体系、与不同载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坛刻纸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燕
常州作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致力于以大运河为核心,探索演艺新空间和新模式,引导观众深入体验位于运河沿岸的特色小剧场,并沉浸式感受常州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文旅部门可以从精准定位常州的地域特色、数字赋能打造常州旅游演艺品牌、拓展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建设大运河沿岸小剧场,促进高品质文旅融合。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小剧场 文旅融合 旅游演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施利锋 黄贤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规模、空间扩张模式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当前不缺乏大运河重要河段以及沿线典型城市的研究,但对于大运河沿线城市整体扩张的研究较为少见。论文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分析了1984—2016年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特征、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①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特征可被归纳为4类,不同类别之间差异显著;②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面积通常为相同城市对应年份的统计年鉴中建成区面积的1~2倍;③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整体趋于离散、破碎,江浙地区运河沿线城市的建成区空间分布最离散、破碎,且离散度增长最剧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晶晶
大运河文化遗存中的廉政文化资源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其中所蕴藏的反腐倡廉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重视和加强大运河廉政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大运河廉政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运河 常州段 廉政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通武
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是彰显江苏运河文化产业独特魅力,建设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游客行为视角,从非遗项目受关注程度、市场服务标准水平、文创产品实用情况、文创产品品牌效应、游客获取信息及消费渠道5个维度对2 036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行业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实用性不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产业基础条件因素,也有管理机制、创新能力、企业实力、营销水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建议在游客的情感黏度、信任度、体验感、忠诚度、消费意愿方面优化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机制,以赢得游客对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品牌的认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阳 张蕴涵 侯兵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化和创新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则是关键突破口。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13座城市为研究区域,以2010—2023年的政策文本为主要数据源,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和修正后的“起点-动力”假说,系统探究了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的演化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利用路径体系由基于“文旅融合特点-遗产特点-地方特点”3个维度构成,与学术研究中的“旅游化-遗产化-全球地方化”形成逻辑共鸣;2)旅游利用路径的演进逻辑存在明显异质性,且在演化方向上出现了路径分异,表现为高赋存城市进入了路径创造,低赋存城市更易陷入路径依赖,但其中的绍兴和湖州实现了路径创造;3)演化机制上,遗产赋存构成了旅游利用的“起点”因素,城河空间关系、文旅融合发展能力、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是“动力”因素,申遗成功是外部冲击。“起点”对路径分异具有核心作用,并通过与“动力”的互补效应使得高赋存城市更有可能进入路径创造。“动力”具有能动性,不同“动力”间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强化了高赋存城市的路径延续,并解释了低赋存城市实现路径创造的原因。申遗成功事件则通过调节作用促进了旅游利用的路径创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国锋
基于常州“532”发展战略探索大运河文化建设助推城乡文旅融合内在机理,提出应从空间连通开发特色文旅路线到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到常州大运河文旅IP建设及智能推介,再到统筹治理塑造常州生态文旅新空间,以期为常州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城乡文旅融合提供新方案,为我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文旅融合战略落地提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