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9)
- 2023(3899)
- 2022(3195)
- 2021(3234)
- 2020(2645)
- 2019(6234)
- 2018(6002)
- 2017(10802)
- 2016(5902)
- 2015(6988)
- 2014(6633)
- 2013(6892)
- 2012(6538)
- 2011(6270)
- 2010(6068)
- 2009(5647)
- 2008(5575)
- 2007(4723)
- 2006(4099)
- 2005(3860)
- 学科
- 济(28781)
- 经济(28756)
- 方法(13459)
- 数学(12588)
- 数学方法(12549)
- 管理(12284)
- 业(11334)
- 中国(11246)
- 贸(8838)
- 贸易(8833)
- 易(8744)
- 企(7767)
- 企业(7767)
- 农(6704)
- 学(5615)
- 关系(5191)
- 出(5075)
- 制(5066)
- 财(4879)
- 银(4753)
- 银行(4749)
- 行(4688)
- 融(4502)
- 金融(4501)
- 环境(4366)
- 业经(4253)
- 发(4212)
- 口(4210)
- 出口(4208)
- 出口贸易(4208)
- 机构
- 大学(93859)
- 学院(89677)
- 济(47170)
- 经济(46708)
- 研究(40511)
- 中国(31095)
- 管理(29571)
- 理学(25565)
- 理学院(25171)
- 管理学(24868)
- 管理学院(24710)
- 科学(23799)
- 所(21458)
- 京(20898)
- 研究所(19894)
- 农(19222)
- 财(18795)
- 经济学(16895)
- 中心(16362)
- 财经(15618)
- 农业(15534)
- 经济学院(15238)
- 经(14642)
- 业大(14008)
- 院(13839)
- 科学院(13832)
- 北京(13757)
- 财经大学(11914)
- 研究中心(11541)
- 江(10808)
- 基金
- 项目(61423)
- 科学(48560)
- 基金(48188)
- 家(44062)
- 国家(43822)
- 研究(41424)
- 科学基金(35953)
- 社会(28937)
- 社会科(27606)
- 社会科学(27602)
- 基金项目(24367)
- 自然(22707)
- 自然科(22220)
- 自然科学(22205)
- 自然科学基金(21863)
- 资助(20729)
- 省(19712)
- 教育(18479)
- 划(18424)
- 中国(16337)
- 部(15432)
- 重点(14494)
- 国家社会(14030)
- 发(13634)
- 编号(13447)
- 教育部(13102)
- 创(12530)
- 创新(12009)
- 重大(11952)
- 大学(11926)
共检索到136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雪
通过介绍中国大豆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了影响国内生产的因素;然后运用中国农业与贸易政策模拟模型(CATP)测算了入世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江涛 苗苗 高坤 向桂林 杨帅 董莎萌 王源超 王克荣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探索不同地区大豆疫霉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大豆疫霉菌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利用Popgene V1.32软件计算大豆疫霉菌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利用NTSYSpc V2.10软件估算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据遗传距离构建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系统树状图谱。【结果】采用探针PS127558对来自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等5个大豆疫霉菌地理群体的133个菌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邸娜
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与外资在豆油压榨行业的垄断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萎缩,进而对我国大豆种子产业的安全造成影响。文章在对大豆种业安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安全评估体系,并用2002~2013年的指标数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种业2006年已陷入危机,之后安全状况不断恶化,2010~2013年已出现完全危机,大豆种企纷纷停止制种,经营大豆种子的公司大面积亏损、倒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大豆产业沦陷、种植大豆比较收益低、大豆属性定位不清、政策保护不足与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低。为保存国内大豆产业复苏、繁荣的基础,建议:(1)加大对大豆育种、制种、良种推广的政策扶持;(2)制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金传 吴文良 夏友富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商业化种植 中国大豆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彧
文章从粮食四大用途出发,采用大豆比例消费法估算年度大豆消费总量,并与年度大豆产量和年度大豆供应总量相比,研究中国1992—2017年大豆自给率与大豆供给率。结果显示:期间大豆自给率处于缓慢下跌之中,目前年度大豆自给率已经低于20%;期间大豆供给率处于高速上涨之中,目前年度大豆供给率已经高于100%;期间大豆口粮用自给率一直高于100%,大豆饲料用、工业用自给率均步入下跌通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巴西大豆迅猛发展,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单产水平;二是政府大力扶持,从贷款优惠、农业政策,到提供资金、订单销售,全方位地为农民生产大豆提供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应该借鉴巴西大豆的发展经验,全面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发展。
关键词:
大豆 农业贷款 最低保护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金英 翁欣
受到国际转基因大豆的冲击,1996年以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为大豆净进口国,2014年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41%。首先通过介绍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揭示了我国大豆在全球现货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其次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大豆在全球大豆期货市场上也缺乏定价权,最后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应对国际转基因大豆冲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大豆期货 定价权 VAR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关键词:
大豆产品 差异化进口 需求函数 模型检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文慧 叶林祥 方超
基于1998—2020年度和2015年1月—2021年6月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Rotterdam模型,从国内需求、进口价格、贸易形势等多角度剖析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西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第一来源国,美国降至第二位;巴西和除三大进口来源国外的其他国家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地位不断加强,随中国大豆进口支出增加,对其进口增加较为明显;阿根廷贸易地位削弱,有被其他国家超越的趋势;贸易争端、不同进口来源国国内政策也对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产生影响。现阶段,美国与其他进口来源国均存在竞争关系,巴西与阿根廷则为互补关系,其他国家与阿根廷为互补关系,与巴西存在竞争关系。鉴于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及其他影响进口需求因素,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大豆进口商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与因素,及时转变进口策略,促进大豆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降低贸易集中化风险,优化进口成本,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同时增加替代品进口,适度提高国内大豆供给、降低消费者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近年来,随着大宗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引起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日趋凸显。为定量反映我国大豆供给变化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1986~2009年的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进行了定量测算,耕地足迹按照生产国单产进计算,能源足迹考虑了生产过程中化肥、机械投入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引起的耕地足迹增速大于国内耕地足迹增速;(2)化肥及机械投入的不同是导致我国及进口来源国大豆能源足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3)对不同生产国的大豆耕地和能源足迹的对比表明,我国生产单位大豆隐含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均高于其他...
关键词:
大豆供给 生态足迹分析 资源环境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关键词:
大豆 进口需求 差异化进口需求函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雪婷 穆月英
本文基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月度贸易数据,通过运用Rotterdam改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不同来源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际关系对于本国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的大豆出口均有影响,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更易受到他国影响。其中,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方,其国际关系变化更能反映到贸易上;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乌拉圭大豆受到美国和巴西大豆挤出,享受阿根廷大豆出口的溢出;俄罗斯更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影响。弹性方面,中国对美国和巴西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均不敏感,阿根廷和乌拉圭则更加有弹性;进口占比份额小的来源国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更多表现出替代效应。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作用可以多样化进口来源,确保中国大豆进口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