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4)
2023(9906)
2022(8163)
2021(7749)
2020(6390)
2019(14422)
2018(13983)
2017(26484)
2016(14253)
2015(15756)
2014(14945)
2013(15293)
2012(13980)
2011(12911)
2010(12469)
2009(11823)
2008(11564)
2007(9808)
2006(8840)
2005(7967)
作者
(42185)
(35219)
(35141)
(33530)
(22209)
(17049)
(15806)
(13880)
(13376)
(12450)
(12275)
(11636)
(11423)
(11297)
(11270)
(10867)
(10574)
(10492)
(10170)
(9877)
(8699)
(8614)
(8455)
(8061)
(7982)
(7962)
(7539)
(7449)
(7101)
(7026)
学科
(59555)
经济(59497)
管理(39653)
(36199)
(26877)
企业(26877)
方法(26504)
数学(24346)
数学方法(24203)
(21861)
税收(20410)
(20245)
中国(18676)
(18301)
(16259)
(15661)
贸易(15655)
(15417)
(11384)
农业(11038)
(11010)
业经(11008)
环境(10545)
(9804)
(9484)
(9008)
财务(8996)
财务管理(8986)
(8823)
银行(8784)
机构
大学(207423)
学院(202967)
(94209)
经济(92920)
研究(77955)
管理(75778)
理学(66313)
理学院(65535)
管理学(64538)
管理学院(64165)
中国(59417)
科学(47321)
(45441)
(44411)
(40539)
(38907)
研究所(37131)
财经(35849)
中心(33260)
(33025)
业大(31881)
经济学(31124)
农业(30994)
北京(28599)
经济学院(28392)
(27497)
(27441)
财经大学(26890)
科学院(25023)
(24102)
基金
项目(141602)
科学(111705)
基金(107797)
(98193)
国家(97506)
研究(96864)
科学基金(81496)
社会(66122)
社会科(63058)
社会科学(63041)
基金项目(56275)
自然(52917)
自然科(51628)
自然科学(51607)
自然科学基金(50754)
(49815)
(44421)
资助(44304)
教育(42091)
编号(35184)
(32810)
重点(32257)
国家社会(30350)
(30309)
(29213)
中国(28804)
成果(28265)
教育部(27753)
科研(27686)
创新(27660)
期刊
(93572)
经济(93572)
研究(64911)
学报(38662)
中国(37521)
(33584)
科学(33523)
(32266)
大学(27607)
学学(26135)
管理(25556)
农业(23171)
经济研究(18217)
财经(17125)
(15512)
(15507)
金融(15507)
(15263)
(14760)
(13989)
国际(13986)
(13857)
税务(13742)
问题(13133)
业经(12616)
技术(12261)
教育(12190)
世界(12119)
资源(11520)
统计(9703)
共检索到301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航  申格  杨婧  吴文斌  孙晶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评估中国大豆贸易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意义重大。基于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中国及其主要大豆供应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为研究区,模拟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前后的情景,评估相应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征关税前后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进口量中供应国之间占比变化较大,特别是加征关税后美国占比明显减少;虚拟耕地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虚拟水进口总量减少;在全球尺度上,从巴西进口大豆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从美国进口大豆耕地资源利用率最高。取消除美国外其他四国关税可同时减少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消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林  张蕊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利用2014年1月到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加征关税对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和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征关税会抑制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不过该抑制作用呈现收敛特征;加征关税会引起国内大豆价格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较小,对美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最大程度将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4.271%。整体来看加征关税对中国大豆价量的影响很小。其原因是巴西对美国大豆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美国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垄断力显著低于巴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本调整表系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99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调整的2898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税率和调整的一些税目的设置而编印的,并于1993年12月31日零点起执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雪婷  穆月英  
本文基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月度贸易数据,通过运用Rotterdam改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不同来源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际关系对于本国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的大豆出口均有影响,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更易受到他国影响。其中,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方,其国际关系变化更能反映到贸易上;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乌拉圭大豆受到美国和巴西大豆挤出,享受阿根廷大豆出口的溢出;俄罗斯更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影响。弹性方面,中国对美国和巴西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均不敏感,阿根廷和乌拉圭则更加有弹性;进口占比份额小的来源国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更多表现出替代效应。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作用可以多样化进口来源,确保中国大豆进口安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兴梅  李平  
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容低估。自1996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高对外依存度使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令人关注。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国内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三个一级指标,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显示,1996—1999年中国大豆产业的安全度全部为正值,中国大豆产业处于安全状态;除2002年外,2000—2010年中国大豆产业的安全度全部为负值,中国大豆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2009年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达到最低点为-1.91,201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魏浩  张文倩  
本文考察了我国进口关税调整对一般贸易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以及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关税下降会显著提高我国企业不含关税的进口价格,但是,不存在“准梅茨勒悖论”现象,即我国进口企业不含关税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小于进口关税的下降幅度;进口产品质量和第三国竞争者价格是进口关税价格传递效应的显著调节机制;进口关税下降显著降低了进口企业包含关税的进口价格。另外,企业中间品进口关税的下降,不仅会显著提升进口企业自身出口产品质量,而且,还会显著提升进口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阶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婉璐  杨军  张海森  
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减免进口关税是中国政府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改进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全面分析了中国在2010年对非洲26个最不发达国家减免进口关税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降低进口关税将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提高其经济福利;减让关税对中国从非洲国家的进口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非洲国家不同产业部门所受到的经济影响取决于关税减让幅度和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中国需考虑贸易政策以外的其他合作方式,加大双边投资和技术合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中叶  李玉莹  李治  
大豆进口贸易对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和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20年9月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传导效应显著,其正向冲击会造成大豆进口量上升,对大豆进口量的贡献率约为14.65%左右;(2)基于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其中,国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存在遮掩效应,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9.91%,国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52.3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吴秋萍  
我国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但生猪养殖业和猪肉加工业都具有弱质性,需要设计科学的进口关税政策助力猪肉产业发展。采用关税有效保护率模型计算了进口关税对我国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的有效保护水平,发现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进口关税有效保护率高于名义进口关税税率,猪肉进口关税政策有利于国内猪肉产业发展。我国可以适当降低猪肉产业上游产品进口关税税率,稳定生鲜猪肉进口关税税率,保持甚至提高加工猪肉制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在履行自由贸易的国际义务同时又能提高对生鲜猪肉和加工猪肉制品的实际关税有效保护水平。提升国内猪肉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说明: 一、因为篇幅有限,本表在“货品名称”一栏中使用了简化货品名称,详细的商品名称及范围请见1993年版海关进出口税则。二、调低关税税率的商品税目为3371个,表内打印的为3368个,其他三个税目为: 1.税目37012000中,原税目37012010(科研用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健航  彭章  王瑞  
本文利用中国加入WTO作为自然实验,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导致的进口关税下降对于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关税下降10个百分点,相比2000年,2002至2004年中各年企业的避税额分别会增加三百万左右。中国加入WTO之前位于竞争性更小、商业环境更好的行业中的企业受到关税下降的影响较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健航  彭章  王瑞  
本文利用中国加入WTO作为自然实验,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导致的进口关税下降对于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关税下降10个百分点,相比2000年,2002至2004年中各年企业的避税额分别会增加三百万左右。中国加入WTO之前位于竞争性更小、商业环境更好的行业中的企业受到关税下降的影响较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旭芸   贺梅英  
【目的】探究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逻辑关系,对于科学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保障国内大豆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利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1)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大豆进口价格,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不同进口比重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从进口占比高的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而对来自进口占比低的国家的大豆进口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3)不同的粮食价格波动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具有差异,在2007—2013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剧烈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在2014—2021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平缓时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结论】要继续完善进口多元化战略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同时应关注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不同国别和时期中的差异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