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2)
- 2023(8060)
- 2022(6683)
- 2021(6408)
- 2020(5393)
- 2019(12399)
- 2018(12044)
- 2017(21812)
- 2016(12138)
- 2015(14064)
- 2014(13470)
- 2013(13852)
- 2012(13252)
- 2011(12570)
- 2010(12424)
- 2009(11553)
- 2008(11693)
- 2007(10110)
- 2006(9193)
- 2005(8370)
- 学科
- 济(51406)
- 经济(51341)
- 管理(29577)
- 业(25462)
- 方法(22480)
- 数学(19918)
- 数学方法(19683)
- 企(19467)
- 企业(19467)
- 中国(17201)
- 学(15770)
- 农(12815)
- 贸(11978)
- 贸易(11971)
- 易(11738)
- 财(10107)
- 制(9527)
- 业经(9313)
- 和(8938)
- 环境(8857)
- 农业(8381)
- 银(8027)
- 银行(7967)
- 融(7852)
- 金融(7851)
- 发(7813)
- 行(7810)
- 资源(7653)
- 地方(7515)
- 关系(6882)
- 机构
- 大学(191727)
- 学院(184342)
- 研究(80786)
- 济(78656)
- 经济(77308)
- 管理(62475)
- 中国(60283)
- 科学(53505)
- 理学(53360)
- 理学院(52577)
- 管理学(51406)
- 管理学院(51101)
- 所(44473)
- 京(44160)
- 农(41650)
- 研究所(41370)
- 中心(33844)
- 财(33749)
- 农业(33611)
- 业大(31619)
- 院(29119)
- 北京(28568)
- 财经(27245)
- 江(27232)
- 科学院(26480)
- 范(25891)
- 经济学(25864)
- 师范(25506)
- 经(25179)
- 经济学院(23212)
- 基金
- 项目(129092)
- 科学(100566)
- 基金(97056)
- 家(91032)
- 国家(90464)
- 研究(84836)
- 科学基金(73184)
- 社会(54415)
- 社会科(51572)
- 社会科学(51556)
- 基金项目(50119)
- 自然(50098)
- 自然科(48812)
- 自然科学(48785)
- 自然科学基金(47961)
- 省(45735)
- 划(42349)
- 资助(41140)
- 教育(37802)
- 重点(31163)
- 编号(30005)
- 部(29906)
- 发(28364)
- 计划(26799)
- 中国(26531)
- 成果(25825)
- 创(25823)
- 科研(25746)
- 国家社会(24618)
- 创新(24558)
共检索到283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娥 赵团结 盖钧镒
【目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为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来自中国各生态区的580份地方品种、106份育成品种、209份野生大豆组成的895份大豆种质为材料,88份国外品种为参照,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种大豆籽粒异黄酮,分析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结果】全国野生大豆、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大豆异黄酮总含量(TISF)及其组分均存在很大变异。TISF变幅分别为927.29—7932.94、259.38—7725.45和489.67—5968.90μg·g-1,平均分别为2994.51、3241.33和2704.8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民 黄仁泉 冯新梅 崔延棠
采用无盐发酵制备酱油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HPLC)法测定异黄酮含量 ,并对酱油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乙醇沉淀除杂可以较好地提取分离酱油中的大豆异黄酮 ;由于发酵过程中原料的消耗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酱油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较原料豆粕的异黄酮含量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酱油 大豆异黄酮 提取工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甘智才 尚伦学 刘勇 玉永雄
【目的】通过对苜蓿总皂甙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找出一个能快速标记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性状,探索总皂甙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耐湿热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为材料,测定100个苜蓿单株,从中选出5个高皂甙植株和5个低皂甙植株。【结果】通过各单株后代系的试验确定了这10个植株的总皂甙遗传力在0.118到0.745之间变化,后代系的变异系数在15.54%到28.81%之间变化,高低皂甙群体的遗传力分别为0.636和0.208,高皂甙群体的遗传力明显高于低皂甙群体。苜蓿总皂甙含量与株高、叶色、虫害程度、干重和干物质率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叶色与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5**),...
关键词:
苜蓿 总皂甙 遗传力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岐军 钱森和 张艳 何中虎 姚大年
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将17份软质小麦品种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其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戊聚糖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软质小麦品种3种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54%~1.07%、0.87%~1.43%和1.51%~2.47%。基因型和环境对3种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均达1%显著水平,且基因型是影响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其影响未达显著水平。3种戊聚糖含量与粉质仪吸水率呈5%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戊聚糖 遗传变异 饼干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丹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对功米3号和滇屯502及其219个F3株系糙米与精米中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总黄酮和GABA含量在F3群体糙米和精米中均呈现较大的变异,总黄酮表现出正态分布特征,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GABA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征,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②糙米功能成分含量高于精米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呈极显著负相关,精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精米GABA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③筛选了一些高总黄酮和GABA含量的优良株系,为功能稻米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总黄酮 γ-氨基丁酸 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睦就 张云跃 马常耕
The contents of starch, fat, protein, macro\|and micro\|elements of Ginkgo nuts collected from 42 trees located at 13 original regions in 9 provinc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individuals within region, although the variation ...
关键词:
银杏 营养物质 无机元素 遗传变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明亮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测定了作为供体的95份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稻轮回亲本滇屯502、粳稻轮回亲本合系35及其籼籼交和粳粳交的95份回交高代糙米的总黄酮、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及其回交高代糙米的3种功能成分含量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大小依次为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总黄酮;2)受体糙米的功能成分含量较低,回交高代3种功能成分含量比受体有提高,供体糙米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回交高代,粳稻糙米回交高代的γ–氨基丁酸含量大于其对应的供体,供体与对应的回交高代糙米抗性淀粉含量均呈双峰分布且遗传稳定,说明抗性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新生 韩一凡 邱德有
针对木质素含量这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综合评述。木质素含量在种、群体、个体等不同层次上均表现出复杂的变异模式,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木质素的合成途径有可能存在多条途径的替换或切换,然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某些酶如PAL、4CL、C4H和CCR等酶改造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而对其它酶如OMT、CAD和F5H 等酶改造时,并不降低木质素含量,有些酶基因的反义转化可以改造木质素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但这些研究仍需要田间的稳定评估试验加以肯定。鉴于此,为进一步认识木质素含量遗传变异规律,除了进行多酶转基因研究外,作者认为采用谱系明确的材料进行控制木质素含量基因定位和分离研究,并...
关键词:
树木 木质素含量 遗传变异 基因工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梅 文自翔 李海朝 陈华涛 刘晓庆 崔晓艳 袁星星 卢为国 陈新
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为给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2008-2009年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以EssEx×ZDD2315衍生的208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BIEx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α-、γ-、δ-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α-生育酚含量、γ-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均属于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62%,75.99%,77.0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90%,13.96%,15.05%;δ-生育酚含量属于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骏培 盖钧镒
以南方和黄淮地区的210个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研究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100g烘干大豆籽粒干豆腐产量的品种间平均数与标准差为50.0±5.2g,湿豆腐产量246.1±51.7g;豆腐蛋白量16.2±5.0g,豆腐脂肪量11.3±1.9g,豆腐蛋脂量27.5±6.1g;豆腐蛋白含量32.3%±8.4%,豆腐脂肪含量22.9%±3.1%,豆腐蛋脂含量55.2%±9.3%;脂肪利用率80.2%±11.7%,蛋白利用率35.5%±11.0%,蛋白抽提率65.6%±11.7%,蛋白凝固率55.0%±16.7%,残渣率37.2%±5.3%,渣蛋白含量28.5%±3.7%,渣脂肪含量14...
关键词:
大豆,地方品种,豆腐,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虎 赵团结 丁艳来 邢光南 盖钧镒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岩 司龙亭 李坤
选用黄瓜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2个品系,即华南型Ma7、华北型M6配制杂交组合(Ma7×M6),并构建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瓜总黄酮含量,探索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次数分布显示的B1、B2和F2分离群体均呈现连续分布且出现多峰或单峰偏态,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黄瓜总黄酮含量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2.12%~65.89%,多基因遗传率为0~46.72%,B2和F2群体主基因的遗传率比多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
关键词:
黄瓜 总黄酮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龙 冯燕 杨春燕 史晓蕾 张孟臣
以高蛋白品种冀豆12为受体亲本,不同来源、不同蛋白脂肪含量的大豆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构建了28个组合BC2F1后代群体,分析冀豆12遗传背景导入系后代蛋白、脂肪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8个后代群体均有蛋白含量超高亲个体,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4.0%~68.2%之间,超高亲比例≥40%的组合有18个,占64.3%,BC2F1后代群体蛋白含量以超高亲和偏高亲类型组合为主。而脂肪含量分布特征恰相反,BC2F1后代群体脂肪含量以超低亲和偏低亲类型组合为主,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0~67.4%,超高亲个体比例≥40%的组合有7个,占25.0%,9个组合无超高亲后代。表明以冀豆12为遗传背景通过有限回交易选育...
关键词:
冀豆12 导入系 蛋白含量 脂肪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宝 盖钧镒 杨德
对中国南方大豆110个地方品种的17种氨基酸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性状,采用多元表型、遗传型广义方差及多元遗传力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变异指数的无偏估计与区间估计。广义方差的组间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浙、赣、闽地区品种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