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6)
- 2023(16030)
- 2022(13736)
- 2021(13006)
- 2020(10736)
- 2019(24799)
- 2018(24758)
- 2017(46565)
- 2016(25697)
- 2015(29086)
- 2014(29324)
- 2013(28848)
- 2012(27110)
- 2011(24778)
- 2010(24782)
- 2009(22541)
- 2008(21979)
- 2007(19248)
- 2006(17107)
- 2005(15509)
- 学科
- 济(106000)
- 经济(105883)
- 管理(67977)
- 业(63960)
- 企(50532)
- 企业(50532)
- 方法(42279)
- 数学(36436)
- 数学方法(36071)
- 中国(34118)
- 农(29613)
- 地方(26059)
- 学(23455)
- 业经(23433)
- 财(23274)
- 贸(21005)
- 贸易(20989)
- 制(20516)
- 易(20364)
- 农业(19614)
- 银(18234)
- 银行(18181)
- 行(17608)
- 融(17455)
- 金融(17446)
- 环境(16894)
- 和(16821)
- 理论(16664)
- 技术(15990)
- 发(15455)
- 机构
- 大学(364004)
- 学院(361888)
- 济(146988)
- 经济(143778)
- 管理(137349)
- 研究(134119)
- 理学(117333)
- 理学院(115912)
- 管理学(113992)
- 管理学院(113340)
- 中国(100733)
- 科学(83119)
- 京(80699)
- 所(69461)
- 财(65911)
- 农(64211)
- 研究所(63335)
- 中心(59165)
- 业大(54839)
- 江(54023)
- 北京(52152)
- 财经(51959)
- 范(50496)
- 农业(50380)
- 师范(49960)
- 院(48681)
- 经(47335)
- 经济学(43871)
- 州(43713)
- 师范大学(40399)
- 基金
- 项目(244310)
- 科学(190519)
- 研究(179813)
- 基金(174817)
- 家(153825)
- 国家(152509)
- 科学基金(128497)
- 社会(111426)
- 社会科(105384)
- 社会科学(105358)
- 省(94782)
- 基金项目(92086)
- 自然(82454)
- 教育(82283)
- 划(80904)
- 自然科(80523)
- 自然科学(80500)
- 自然科学基金(79041)
- 编号(73390)
- 资助(72483)
- 成果(61286)
- 发(55828)
- 重点(55209)
- 部(54041)
- 课题(52332)
- 创(50411)
- 创新(47079)
- 科研(46322)
- 教育部(45747)
- 国家社会(45675)
- 期刊
- 济(167688)
- 经济(167688)
- 研究(113067)
- 中国(78219)
- 学报(60694)
- 农(59791)
- 科学(55378)
- 管理(51878)
- 财(47455)
- 教育(47190)
- 大学(45055)
- 学学(41957)
- 农业(41778)
- 融(33975)
- 金融(33975)
- 技术(31424)
- 业经(27380)
- 经济研究(27159)
- 财经(25025)
- 业(22272)
- 问题(21838)
- 经(21479)
- 图书(20730)
- 贸(17906)
- 科技(17763)
- 世界(17312)
- 理论(16957)
- 技术经济(16877)
- 版(16542)
- 国际(16136)
共检索到555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卓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研发体系现状,研究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专家研讨会、问卷调研、实地访问和案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专家座谈、预调研、正式调研、电话回访、实地访谈、补充调研等过程,将获得的大样本数据与统计资料相结合进行规范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的大豆研发体系由大豆研究体系和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组成。中国的四级大豆研究体系主体是由国家级12个、省级76个、地(市)级50个、县级和其它类型(公司、协会)46个,共184家研究机构组成。中国已初步建成的大豆技术研发体系,是以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省级政府为主,其中农业部投入最大,建立的机构最完备。【...
关键词:
大豆 研发体系 中国 调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永鑫 卫其巍 洪浩 黄莹 赵延晓 冯明峰 窦道龙 徐毅 陶小荣
【目的】在中国大豆品种上建立以苹果潜隐球形病毒(apple latent spherical virus,ALSV)为载体的基因沉默体系,为中国大豆品种的基因功能和遗传育种提供一种简便、省时、易操作的技术体系。【方法】构建以农杆菌介导接种的ALSV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从大豆品种威廉姆斯82(Williams 82)中特异扩增327 bp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GmPDS)基因cDNA片段,插入病毒载体pALSV2。通过农杆菌浸润法将病毒载体导入模式植物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17 d后富集病毒粒子,摩擦接种大豆第一轮真叶,以接种病毒空载作为对照组,持续观察测试大豆植株系统叶表型,并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LSV衣壳蛋白基因(CP)和GmPDS的表达水平。【结果】ALSV﹕GmPDS接种大豆品种威廉姆斯82和南农1138-2,20 d后,前者系统叶未见白化表型,而后者系统叶出现明显的白化表型;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发生白化的南农1138-2植株中GmPDS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未出现白化表型的威廉姆斯82中GmPDS的表达水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同的方法,测试了ALSV在其他9种大豆品种中诱导GmPDS的沉默效率,发现在南农47、安豆203、祥斗4号、中黄13、山宁29、齐黄34等大豆品种上接种ALSV﹕GmPDS后植株系统叶均产生白化表型,而菏豆12、中黄311和山宁16等3个品种的GmPDS均不能诱导有效沉默。【结论】构建了农杆菌介导的ALSV病毒载体,利用本氏烟扩繁富集ALSV病毒,将提纯的病毒粒体摩擦接种大豆真叶,在多个中国大豆品种上成功建立了基因沉默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勇 吴煜欢
阐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和应用,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针对大豆多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豆多肽的研究与开发建议。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大豆多肽 开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晓秋 张东升 黄文坤 彭焕 彭德良
选取中国大豆品种中黄13、黑豆44和黑豆51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菌株诱导3个大豆品种产生毛状根,通过β-葡聚糖苷酶(GUS)染色进行转化效率检测。结果表明:在25℃、12h/d黑暗培养条件下,黑豆44上诱导的毛状根数量最多,显著多于中黄13和黑豆51;黑豆44诱导的毛状根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中黄13,但与黑豆51没有显著差异;光照或黑暗培养对中黄13产生毛状根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黑豆44和黑豆51在黑暗培养条件下子叶产生的毛状根数明显高于光照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毛状根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
关键词:
大豆 毛状根 大豆孢囊线虫 发根农杆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培梅
当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呈大幅增长趋势,进口规模的增长相对较高,使得农产品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豆进口量最多的国家,而国内大豆的自给率却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中国大豆市场的发展,给大豆出口贸易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严重影响。从国际大豆供求背景出发,对中国大豆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世界大豆贸易发展形势和全球贸易环境,分析中国大豆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期望促进中国大豆出口贸易更好国际化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大豆出口 国际贸易 产业升级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祖东 张志鹏 蔡昭艳 曾维英 赖振光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苏燕竹 盖钧镒
【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遮光度下倒伏品种比例等进行比较,确定遮光处理条件;其次对遮光后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叶柄长和茎叶鲜重等17个性状进行筛选,选定耐荫鉴定指标;再比较播种后第40、50和60天3个时期耐荫指标的误差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等,明确鉴定时期,最后建立由遮光度、耐荫鉴定指标和鉴定时期构成的
关键词:
大豆 耐荫 变异 种质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栾立明 郭庆海
中国曾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与出口国,但近年来大豆的生产与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问题更为突出,进出口量差距悬殊,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为此,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三项指标对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测与分析,并根据评测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睿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大豆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以及对进口依存度过高等现象的存在,给国内大豆种植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从中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着手,分别从中国大豆定价权的缺失、转基因大豆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冲击、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豆进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大豆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豆对外贸易 进口现状 定价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金传 吴文良 夏友富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商业化种植 中国大豆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彧
文章从粮食四大用途出发,采用大豆比例消费法估算年度大豆消费总量,并与年度大豆产量和年度大豆供应总量相比,研究中国1992—2017年大豆自给率与大豆供给率。结果显示:期间大豆自给率处于缓慢下跌之中,目前年度大豆自给率已经低于20%;期间大豆供给率处于高速上涨之中,目前年度大豆供给率已经高于100%;期间大豆口粮用自给率一直高于100%,大豆饲料用、工业用自给率均步入下跌通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关键词:
大豆产品 差异化进口 需求函数 模型检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阳鑫 卫志明 佘跃辉 朱木兰
[目的]建立大豆叶柄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为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大豆品种‘K06-82’无菌苗叶柄为外植体,比较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芽伸长及生根等过程的影响,建立大豆叶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大豆品种‘K06-82’的叶柄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2.0 mg·L(-1)α-萘乙酸(NAA),愈伤组织形成率为74.21%,愈伤组织密度为0.72 g·cm(-3);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2.0 mg·L(-
关键词:
大豆 叶柄 再生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永战 盖钧镒 赵团结 周瑞宝 田少君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本文简称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筛选优异种质,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从中国全国各大豆生态区抽取代表性的栽培和野生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脂肪性状,进行各性状变异特点分析,并应用多元变异指数、聚类和主成分法分析中国和各生态区大豆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结果】(1)中国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21%,比野生种提高6.22%;油酸平均含量为23.25%,提高7.7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8.00%,减低4.23%;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53%,减低2.57%;但栽培种的变异小于野生种;不同生态区均有此同一趋势。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士功 周应华
我国即将入世,本文在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大豆生产和流通现状以及入世对我国大豆生产影响的基础上,就我国入世后大豆生产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 大豆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