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0)
2023(10654)
2022(9067)
2021(8383)
2020(7258)
2019(16964)
2018(16643)
2017(32002)
2016(17344)
2015(20215)
2014(20300)
2013(20669)
2012(19821)
2011(18226)
2010(18303)
2009(17419)
2008(17548)
2007(15806)
2006(13952)
2005(12858)
作者
(52388)
(44095)
(43870)
(42194)
(28249)
(21151)
(20237)
(17216)
(16692)
(15585)
(15283)
(14620)
(14138)
(14087)
(13992)
(13750)
(13017)
(12982)
(12657)
(12655)
(11147)
(10864)
(10642)
(10034)
(10027)
(9941)
(9625)
(9520)
(8880)
(8803)
学科
(98470)
经济(98381)
管理(47164)
(44119)
方法(39224)
数学(34983)
数学方法(34756)
(34544)
企业(34544)
中国(24677)
(21229)
地方(20656)
(20113)
(18675)
贸易(18667)
(18402)
(18139)
业经(17025)
(15562)
农业(13911)
地方经济(13846)
(13589)
金融(13587)
(13315)
银行(13290)
(12950)
(12785)
环境(12705)
(11634)
财务(11611)
机构
大学(270511)
学院(266187)
(129339)
经济(127078)
研究(100661)
管理(97993)
理学(83353)
理学院(82361)
管理学(81214)
管理学院(80700)
中国(77032)
(57908)
科学(57346)
(56261)
(52341)
研究所(47305)
财经(44929)
(44321)
中心(44264)
经济学(42460)
(40695)
(39230)
经济学院(38177)
北京(37693)
业大(36709)
(35033)
农业(34941)
(34057)
师范(33766)
财经大学(33100)
基金
项目(166934)
科学(131173)
基金(123336)
研究(121937)
(107460)
国家(106661)
科学基金(89730)
社会(80370)
社会科(76319)
社会科学(76298)
基金项目(64018)
(61529)
自然(55237)
教育(54993)
自然科(53934)
自然科学(53915)
自然科学基金(53008)
(52794)
资助(52078)
编号(47355)
成果(39693)
(39286)
重点(38030)
(37537)
国家社会(34660)
教育部(33803)
(33635)
中国(33310)
课题(33041)
人文(32059)
期刊
(146728)
经济(146728)
研究(85956)
中国(50820)
(44125)
学报(40215)
(40044)
科学(37460)
管理(35586)
大学(30327)
学学(28466)
农业(27085)
(25849)
金融(25849)
经济研究(25216)
财经(23759)
教育(22204)
技术(21925)
(20644)
问题(19793)
业经(19706)
(18471)
国际(16852)
世界(16818)
(15722)
技术经济(15659)
统计(14661)
(12334)
经济问题(12254)
理论(12094)
共检索到41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章胜勇  李崇光  
作为调节人们营养膳食结构的主要动、植物蛋白以及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 ,大豆在世界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中国在大豆生产和贸易上经历了从大豆净出口国到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转变。本文从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出发 ,在整合成本核算方法和指标的基础上 ,对中美两国在大豆生产成本构成和效益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钟钰  陈希  王立鹤  
增强粮食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明确符合国情的粮食竞争力内涵是客观评价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确定大豆竞争力指标内容,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农情;并选取美国、巴西两个大豆生产强国作为比较对象,基于2000年以来三国大豆数据对比大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国产大豆与美巴大豆在成本、价格、可持续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差距。结果表明:国产大豆在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可持续能力各方面均不具有优势,但政策支持较强,可一定程度遏制国产大豆萎缩势头。未来我国大豆需求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基于中美巴比较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了提振大豆竞争力的方向,即对内弥补大豆生产短板,对外稳定供应渠道,双管齐下提升我国大豆竞争力,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强平  周静  杜吉到  
"中、美两国都是大豆生产大国,但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整合大豆生产成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可变成本、不变成本视角和生产成本具体构成视角对中美大豆生产成本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两国大豆收益上的差异,指出中国应采取加强大豆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适当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完善税费改革等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翠玲  冯中朝  
本文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和质量指数对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以及大豆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还利用综合优势系数分析了大豆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并对影响大豆比较优势的因素作了偏相关分析,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栾立明  
吉林省大豆产业无论是与竞争性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大豆主产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吉林省应充分利用大豆非转基因优势,打造绿色盾牌;实行大豆产业化生产和订单农业;发展大豆深加工技术和龙头企业;建立大豆产品市场质量标准和自主品牌;加强政府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建立健全适应大豆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大豆产业发展,使大豆成为吉林省农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茂丽  周德翼  周向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大豆生产不断发展和出口的不断增长,与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开的,国内支持政策有市场营销贷款补贴、贷款差价补贴、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促进出口的政策有出口信用保证项目、市场准入项目和国外市场发展项目。作为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和第一大进口国的我国在大豆产业上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美国。当前对大豆的支持政策主要是大豆良种补贴。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保护我国的大豆产业,我国有必要根据WTO准则制定一整套大豆支持政策,并采取一定的大豆产业保护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近年来,随着大宗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引起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日趋凸显。为定量反映我国大豆供给变化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1986~2009年的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进行了定量测算,耕地足迹按照生产国单产进计算,能源足迹考虑了生产过程中化肥、机械投入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引起的耕地足迹增速大于国内耕地足迹增速;(2)化肥及机械投入的不同是导致我国及进口来源国大豆能源足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3)对不同生产国的大豆耕地和能源足迹的对比表明,我国生产单位大豆隐含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均高于其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朴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中国与其他主产国及其周边国家大豆的比较优势 ,从中得出启示 ,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中叶  李玉莹  李治  
大豆进口贸易对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和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20年9月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传导效应显著,其正向冲击会造成大豆进口量上升,对大豆进口量的贡献率约为14.65%左右;(2)基于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其中,国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存在遮掩效应,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9.91%,国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52.3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顺萍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3大大豆出口国的产业现状。同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针对中国大豆产业落后和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来破除大豆产业危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殷钰  郑志浩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雪  
通过介绍中国大豆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了影响国内生产的因素;然后运用中国农业与贸易政策模拟模型(CATP)测算了入世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曙东  钱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美国和巴西是主要进口来源国,且随着巴西大豆生产的崛起,对稳定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和巴西两国大豆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发现,农药、化肥、运输成本、存储成本和融资利息是巴西大豆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政策建议,具体可以从加强政府间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期货市场建设以及推进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