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8)
2023(10550)
2022(8966)
2021(8295)
2020(7156)
2019(16772)
2018(16215)
2017(30689)
2016(16640)
2015(19411)
2014(19293)
2013(19527)
2012(18590)
2011(17147)
2010(16943)
2009(15940)
2008(16007)
2007(14403)
2006(12534)
2005(11472)
作者
(52776)
(44272)
(44252)
(42259)
(28098)
(21330)
(20090)
(17357)
(16784)
(15640)
(15413)
(14719)
(14346)
(14236)
(14159)
(14036)
(13443)
(13349)
(12918)
(12770)
(11146)
(10994)
(10956)
(10117)
(10044)
(9913)
(9862)
(9731)
(9093)
(9068)
学科
(77508)
经济(77436)
(47508)
管理(47297)
方法(37543)
(36724)
企业(36724)
数学(33936)
数学方法(33685)
中国(22346)
(20843)
(18100)
(16942)
贸易(16936)
(16561)
(16548)
技术(15458)
业经(14482)
农业(13812)
(13701)
地方(12268)
(11588)
银行(11541)
环境(11434)
(11220)
金融(11218)
(11086)
(10751)
(10423)
财务(10400)
机构
大学(259381)
学院(254751)
(115262)
经济(113228)
研究(97164)
管理(94006)
理学(80724)
理学院(79779)
管理学(78506)
管理学院(78049)
中国(72824)
科学(59853)
(56724)
(51505)
(51305)
(48625)
研究所(47212)
中心(43028)
业大(41479)
农业(41147)
财经(39293)
(37489)
经济学(37348)
北京(36426)
(35966)
(34181)
经济学院(33842)
(32147)
师范(31720)
科学院(30234)
基金
项目(170037)
科学(132924)
基金(125263)
研究(119198)
(112523)
国家(111709)
科学基金(92839)
社会(77008)
社会科(73155)
社会科学(73131)
基金项目(65146)
(63768)
自然(60154)
自然科(58796)
自然科学(58772)
自然科学基金(57780)
(55696)
教育(54128)
资助(52721)
编号(45220)
重点(39534)
(39311)
(37528)
成果(36819)
(35658)
创新(33719)
国家社会(33456)
科研(33222)
教育部(32997)
中国(32660)
期刊
(120931)
经济(120931)
研究(76460)
中国(51125)
学报(46653)
(45625)
科学(42065)
(37047)
大学(34297)
管理(33633)
学学(32356)
农业(31535)
教育(23646)
技术(23373)
(21495)
金融(21495)
经济研究(21178)
财经(20285)
(18745)
(17627)
业经(16933)
问题(16557)
(15952)
技术经济(15290)
世界(14610)
国际(14003)
(12880)
统计(12644)
科技(12606)
业大(11592)
共检索到381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龚崇高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较慢;育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大豆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较低,而且1990年以来没有显著提高;大豆生产集中在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大豆种植比重是影响大豆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善高  薛超  徐章星  刘吉双  
中国政府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为识别出在大豆产业振兴上是"效率优先"还是"面积优先",本研究基于2004—2016年大豆主产省份大豆种植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大豆种植的技术效率,并从技术效率提升视角和播种面积扩大视角分别计算了大豆的增产潜力。研究发现:①中国10个大豆主产省份大豆种植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862,处在相对较低水平。②在技术效率提升视角下和播种面积扩大视角下,10个样本省份大豆产量平均还可以分别增加20.53万t和12.40万t。③大豆市场价格、种植技术、种植规模、地区种植结构、灾害发生率等会显著影响大豆种植技术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提升大豆种植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席利卿  彭可茂  
本文运用DEA的马姆奎斯特指数法,测定了我国1999—2007年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渔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并且对省际间渔业的经济趋同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TFP的增长模式不同,沿海地区以技术进步为主,忽视了技术效率,内陆地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发展。TFP促使沿海和内陆各省渔业出现趋同趋势,而TFP的分解指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省际间对趋同效应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秀广  李纪生  郑少锋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九大苹果主产省区2000~2009年的技术进步、要素弹性与苹果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存在衰退的趋势,且农家肥是技术节约型的;在五种投入的产出弹性中,劳动力弹性贡献最大,灌溉的弹性与施肥量有很大的关系,施肥量越大,灌溉的产出弹性越大;黄土高原区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波动较大,环渤海区则较稳定;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农村投资比例均对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顺萍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3大大豆出口国的产业现状。同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针对中国大豆产业落后和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来破除大豆产业危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锐  杜珉  陈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缓解耕地资源矛盾和促进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通过非线性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棉花生产率和科技进步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棉花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棉花技术进步中要重视关键技术的攻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优势区域的规划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张莉琴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本文运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广义矩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渠道,并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的边际效应大于后者。临近省份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粮食生产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临近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本省粮食生产表现为空间挤出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维汉  杨荣  
文章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新大陆国家1961-2005年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使同样在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快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土地以及劳动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紧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过量投入的情况,这或许与中国土地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有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丹  闵锐  王雅鹏  
当今时代土地短缺,如何提高现有耕地的粮食生产效率已成为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在以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度量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人力资本、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三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变动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率的增长、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并不直接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而是通过影响技术效率进而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张莉琴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本文运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广义矩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渠道,并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的边际效应大于后者。临近省份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粮食生产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临近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本省粮食生产表现为空间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珊珊  
利用2000—2011年中国15个省区小麦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从农业技术进步有偏演进的视角考察我国及各省区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一201 1年小麦单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年均提高1.9%,技术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各省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变动差异较大,北方(河南、湖北和黑龙江)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和土地规模水平高于南方(安徽、河北),因此,北方平均机械技术利用效率高于南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