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5)
- 2023(14514)
- 2022(12408)
- 2021(11717)
- 2020(10189)
- 2019(23958)
- 2018(23639)
- 2017(45098)
- 2016(24459)
- 2015(28401)
- 2014(28189)
- 2013(27916)
- 2012(25821)
- 2011(23335)
- 2010(23355)
- 2009(21819)
- 2008(21457)
- 2007(18798)
- 2006(16009)
- 2005(14152)
- 学科
- 济(105725)
- 经济(105617)
- 管理(68886)
- 业(66430)
- 方法(55157)
- 企(54498)
- 企业(54498)
- 数学(49810)
- 数学方法(49095)
- 中国(28204)
- 农(26562)
- 财(26035)
- 贸(21440)
- 贸易(21429)
- 学(20943)
- 易(20895)
- 业经(20327)
- 制(18110)
- 农业(17409)
- 地方(17282)
- 务(16460)
- 财务(16399)
- 财务管理(16356)
- 理论(16205)
- 企业财务(15507)
- 和(15357)
- 银(15131)
- 银行(15088)
- 融(14949)
- 金融(14946)
- 机构
- 大学(357341)
- 学院(354931)
- 济(149695)
- 经济(146887)
- 管理(137571)
- 研究(120807)
- 理学(119633)
- 理学院(118350)
- 管理学(116009)
- 管理学院(115382)
- 中国(91719)
- 京(75677)
- 科学(74642)
- 财(65835)
- 农(62057)
- 所(61471)
- 研究所(56200)
- 中心(55759)
- 业大(54866)
- 财经(53579)
- 江(51018)
- 农业(49468)
- 经(48917)
- 北京(47761)
- 经济学(46860)
- 范(44399)
- 师范(43819)
- 院(43378)
- 经济学院(42426)
- 州(40219)
- 基金
- 项目(241929)
- 科学(190625)
- 基金(178203)
- 研究(170965)
- 家(157335)
- 国家(156128)
- 科学基金(133480)
- 社会(108524)
- 社会科(102972)
- 社会科学(102942)
- 省(92820)
- 基金项目(92794)
- 自然(88859)
- 自然科(86909)
- 自然科学(86880)
- 自然科学基金(85352)
- 教育(80623)
- 划(79784)
- 资助(76041)
- 编号(67594)
- 重点(55101)
- 部(54625)
- 成果(54436)
- 发(51140)
- 创(50235)
- 科研(47392)
- 课题(47176)
- 创新(47066)
- 教育部(46747)
- 大学(45716)
共检索到51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殷钰 郑志浩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宏曼 徐芬
价差是衡量市场流通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供给、需求、成本和市场四个角度构建价差模型,从大豆和豆油批发价差、豆油批发和零售价差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大豆和豆油市场纵向价格价差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两个价差的因素存在差异:人均食用油购买量和豆油生产企业员工劳动生产率对大豆和豆油批发价差、豆油批零价差分别存在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豆油供给量只对大豆和豆油批发价差产生正向影响,而大豆单位生产成本只对豆油批零价差产生负向影响;其他因素均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家富 李秉龙 李孝忠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Johansen Test和Granger Causality Test分析国内大豆和豆油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国内大豆产业已经形成整合局面;豆油价格是大豆价格的引导因素,呈现需求拉动型价格传导特征;以江苏省为代表的港口压榨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其他区域市场波动的主导区域。政府在调控大豆和豆油市场时须兼顾各市场间的联系,尤其在国产大豆价格上涨时应给予国产原料压榨企业更多支持,关税、技术壁垒等贸易手段是调控港口压榨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的有效政策选择。
关键词:
VAR模型 国产大豆 豆油市场 价格传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曼 郭鉴硕
为了全面了解影响我国大豆供给的主要因素,基于2001-2014年全国10个大豆主产区大豆生产和价格的面板数据,同时引入替代作物收益、农业政策及时间趋势虚拟变量,运用Nerlove模型对我国大豆的供给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受滞后一期大豆播种面积和滞后一期大豆单价的显著正向影响,受滞后一期替代作物单位面积纯收益的显著负向影响;2008年出台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能断定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对我国大豆的供给有作用;大豆种植户在决策时主要受以往多期大豆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家富 李孝忠 李海
本文通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国内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关系。结果表明,豆油价格引导大豆价格,黑龙江油脂企业缺乏豆油定价权;大豆产地价格引导销地价格。基于此,政府应重点监测、调控豆油销地市场和大豆产地市场;在制定黑龙江大豆最低收购价格的同时,应兼顾压榨企业利益,给予其适当的支持。
关键词:
大豆和豆油市场 价格传导 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杭莉 孙印法
基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本文对我国2015-2020年大豆的需求量、国内市场供给量和进口量进行预测,分析该期间大豆市场的供求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在此期间大豆的供给将大于需求,且进口量会逐年攀升。因此,应该在保持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降低进口数量的增长率、提高本国大豆产量。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供给与需求 灰色预测 改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邹林刚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检验、VECM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三大期货市场间存在着市场整合关系,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形成中,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在全球大豆期货定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和日本对全球大豆期货价格形成的影响有限。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对于定价缺乏“话语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红梅 彭于发 金芜军 贾士荣
【目的】DNA的提取是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作物检测中重要步骤,DNA的质量关系到GMO检测的成败。【方法】本研究以大豆油为材料,探索出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大豆油DNA的方法。【结果】该方法能从10ml大豆油中提取0.4μg高纯度DNA,可用于PCR检测。提取市场上出售的十几种精练大豆油的DNA,针对35S、Nos、EPSPS和Lectin基因进行了PCR检测,分别扩增出不同的目的片段。【结论】大豆油中有残存的DNA碎片,在转基因大豆油中能扩增出外源基因的片段。本研究为大豆油的外源基因的检测提供了可行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鑫 陈颖岚 殷晓沨 朱本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关键词:
大豆产品 差异化进口 需求函数 模型检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关键词:
大豆 进口需求 差异化进口需求函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1995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大豆、豆油和豆粕数量急剧增加,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一情况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随之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国大豆产业进行扶持。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定量评价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大豆进口价格、贸易伙伴国的产业政策、中国大豆市场开放程度对中国的大豆贸易格局变化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引力模型 进口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苗齐 吕达奇
研究大豆价格传导机制,有助于把握行业价格波动规律,提高行业市场效率,为政府调控提供信息支持。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美大豆进口价格以及国内二级豆油月度批发均价,以此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基于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理论,分析了南美大豆价格对我国豆油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中,豆油价格和南美进口大豆价格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大豆压榨产业链具有非对称的价格传导关系。豆油价格对南美大豆价格下跌的反应比较大,而对价格上涨的反应较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盼盼,许苗苗,祁文静,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张充,赵海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含量单硬脂酸甘油酯与大豆油形成的油凝胶的性能。[方法]采用3%、5%、7%、9%、12%和15%(质量分数)6个凝胶因子含量,通过测定油凝胶的临界成胶含量、硬度、持油性、流变性、热性能、化学键的相互作用等对油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及凝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单硬脂酸甘油酯在大豆油中的临界成胶含量为7%。随着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增加,油凝胶的硬度和持油性提高,15%时的凝胶强度和持油性分别高达1.03 N和99.84%;表观黏度、复合模量增大,仍为触变性流体;凝胶强度和配位数增大。热分析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