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3)
- 2023(10590)
- 2022(8909)
- 2021(8623)
- 2020(7317)
- 2019(16750)
- 2018(16319)
- 2017(30958)
- 2016(16348)
- 2015(18592)
- 2014(18049)
- 2013(17796)
- 2012(16391)
- 2011(14770)
- 2010(14642)
- 2009(13706)
- 2008(12250)
- 2007(10051)
- 2006(8572)
- 2005(7616)
- 学科
- 济(70131)
- 经济(70054)
- 管理(46632)
- 业(43515)
- 企(34977)
- 企业(34977)
- 方法(34658)
- 数学(31772)
- 数学方法(31390)
- 中国(21253)
- 财(17941)
- 农(17920)
- 贸(15625)
- 贸易(15615)
- 易(15346)
- 业经(13626)
- 制(13213)
- 农业(11550)
- 银(11512)
- 银行(11508)
- 融(11142)
- 金融(11141)
- 行(11054)
- 地方(10894)
- 务(10793)
- 财务(10754)
- 财务管理(10728)
- 学(10632)
- 环境(10482)
- 企业财务(10228)
- 机构
- 大学(227269)
- 学院(223705)
- 济(105142)
- 经济(103581)
- 管理(90596)
- 理学(78729)
- 理学院(77985)
- 管理学(76859)
- 管理学院(76429)
- 研究(75916)
- 中国(60514)
- 京(46860)
- 财(46307)
- 科学(41425)
- 财经(37789)
- 中心(36372)
- 所(35087)
- 经(34920)
- 经济学(34190)
- 研究所(31900)
- 农(31575)
- 江(31046)
- 经济学院(30948)
- 业大(29972)
- 北京(29308)
- 财经大学(28708)
- 范(27704)
- 院(27678)
- 师范(27464)
- 经济管理(24740)
- 基金
- 项目(156053)
- 科学(126308)
- 基金(119413)
- 研究(115059)
- 家(103579)
- 国家(102822)
- 科学基金(90142)
- 社会(77878)
- 社会科(74166)
- 社会科学(74154)
- 基金项目(62332)
- 自然(57067)
- 省(56246)
- 自然科(55885)
- 自然科学(55871)
- 自然科学基金(54906)
- 教育(53176)
- 资助(49165)
- 划(48653)
- 编号(43993)
- 部(37112)
- 重点(34861)
- 成果(34639)
- 国家社会(34410)
- 发(33094)
- 教育部(32840)
- 创(32815)
- 人文(31412)
- 创新(30853)
- 大学(30587)
共检索到327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满德 徐雪高 李宾
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呈现加工产能快速扩张、加工布局向沿海港口转移、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工水平向食品和精深加工转变等特征,并形成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表明我国大豆加工业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大豆加工行业既有整体产能过剩、原料过于依赖进口等全局性问题,也有主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内资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局部性问题。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低效产能,培育壮大国内加工企业,支持向大豆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关键词:
大豆加工业 产业危机 产能过剩 产能扩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帅帅 徐滇庆
2003年以来官方出台了大量文件治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相关行业生产能力反而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既有研究多从过度投资、政府干预等角度对诱发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阐释,但并不能解释其久治不愈的根源。本研究关注到中国钢铁等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与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的现实,从动态分析的视角以新的产能过剩表述模型分析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结合不同行业特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是乐观预期下所投资新产能在投产后失去了可靠的市场支撑,因需求短板引发供求失衡而导致的;电力成本差异会使得电解铝行业出现局部性产能相对过剩;逆经济周期而投资的造船产能会造成该行业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落后产能 需求短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国胜 刘政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应恒 蒋奇 胡凌啸
经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农机内部的问题却日渐突出,产能过剩成为主要矛盾。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的数据,利用"边界法"测算出中国农机产业细分行业生产端的产能利用率,同时结合销售端工业产值与销售产值之比加以修正,分析农机产能过剩指数,探讨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各细分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均低于美联储标准79%,平均产能过剩指数在0.3-0.9之间,农机产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且产能过剩程度表现出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影响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为农机产业投资、工业劳动生产率、行业竞争程度和出口,且前三者的提高均会加剧产能过剩,而出口比重的上升则会缓解产能过剩。因此,提出完善和优化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开拓海外市场,转移部分过剩产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提升农机产业技术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应恒 蒋奇 胡凌啸
经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农机内部的问题却日渐突出,产能过剩成为主要矛盾。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的数据,利用"边界法"测算出中国农机产业细分行业生产端的产能利用率,同时结合销售端工业产值与销售产值之比加以修正,分析农机产能过剩指数,探讨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各细分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均低于美联储标准79%,平均产能过剩指数在0.3-0.9之间,农机产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且产能过剩程度表现出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影响农机产业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李琳
文章从市场力量和市场绩效的角度对中国大豆油脂加工行业外资垄断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业对行业市场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该行业依然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外资垄断,外资进入并未带来显著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产能利用率低下、市场过度竞争是导致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本质原因。进一步检验发现,长期来看,外资大规模进入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大豆油脂加工行业的垄断风险。因此,一方面应抓住外资进入的机遇,提升内资大豆企业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对内外资企业进入大豆油脂加工领域的监管与控制,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外商投资政策,促进形成合理的产业规模...
关键词:
大豆产业 外资 垄断 市场力量 市场绩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平平 张为付
基于2008—2016年不同粮油品种的加工产能利用率的分析发现,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具有整体产能过剩与产能不断扩张并存、产能过剩与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并存、产能过剩与企业经营低效率并存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去库存"和"伞式庇佑"的双重影响、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的负担使低效率国有粮油加工企业成为行业长期产能过剩的关键因素。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减负、提高政策性补贴的使用效率及延长粮食产业价值链等是化解行业产能过剩"顽疾"的重要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爱民 封志明 阎丽珍 于格
论文首先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耕地资源约束与农产品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生产为重点,对主产区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大豆生产的资源、环境等其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县为基本单元,对中国大豆主产区未来大豆最大可能生产规模进行了预测;在分析大豆主产区大豆综合生产潜力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20年之前中国大豆的最大可能生产能力在2800×104~3400×104t左右。但由于中国大豆生产和大豆加工存在严重的空间布局错位,应实施“南进北出”的大豆贸易战略;东北平原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大豆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但该地区也是玉米主产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必然带来玉米种植面积的下降,也将影...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农产品 大豆 生产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王洁华
本文分析了1995~2007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着重考察了贸易扩张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并未对这一作用机制产生实质性影响,实证分析验证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劳动市场的双重工资弹性条件难以满足,是导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逆周期性特征的原因;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和人口因素也不利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围绕全球化贸易和双重工资弹性条件,我们提出了继续坚持开放、加快产业升级和降低工资刚性等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贸易 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雪尽
首先从我国大豆在生产、进出口、加工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出国产大豆目前存在重大产业危机。接着,对国内大豆消费、生产、补贴以及价格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主要大豆生产国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提高大豆种植经济效益、发挥大豆协会作用、完善市场体系、打破价格垄断、保护非转基因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大豆 产业 危机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庆
文章在探讨了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向农村转移,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健全农产品深加工质量管理体系等对策,为农产品深加工业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关键词:
应对金融危机 农产品 深加工 农民增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负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行业开放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京同 何蕾
本文对国有企业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之间的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经验检验。国有企业性质使其具有产能过度扩张的内部激励;而基于所有制的信贷扭曲为其扩张提供了外部激励;经济危机之后,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政策同时从内外两方面激励了国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加重了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1年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国有企业、信贷扭曲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的国有控股比例以及国有企业信贷规模对行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且负面效应在2008年之后被进一步强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国 农媛媛
相关数据显示,以国企投资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国有企业也是产能过剩率先爆发的"重灾区"。探究国企投资冲动背后的深层次诱因,可归结为内部成本的外部化和国企产权不明晰两大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建立起长效化解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来还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质性地推进国企改革,来最终达到根治产能过剩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