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9)
2023(9604)
2022(8069)
2021(7666)
2020(6369)
2019(14714)
2018(14485)
2017(28041)
2016(14674)
2015(17112)
2014(16735)
2013(16746)
2012(15561)
2011(14409)
2010(14537)
2009(13780)
2008(13330)
2007(11661)
2006(10696)
2005(9947)
作者
(41671)
(34782)
(34632)
(33472)
(22256)
(16449)
(15666)
(13396)
(13257)
(12394)
(12351)
(11564)
(11408)
(11127)
(11058)
(10837)
(10396)
(9965)
(9876)
(9393)
(9045)
(8459)
(8326)
(8103)
(7933)
(7837)
(7498)
(7202)
(7014)
(6812)
学科
(86626)
经济(86561)
管理(38687)
方法(34023)
(33238)
数学(31351)
数学方法(30857)
(26519)
企业(26519)
(21723)
中国(21302)
税收(20277)
(20098)
地方(17698)
(17470)
(16179)
(15602)
(14534)
贸易(14522)
(14144)
业经(13917)
地方经济(12709)
环境(11788)
(11596)
(10520)
(10366)
金融(10366)
农业(10064)
理论(9984)
(9949)
机构
大学(220441)
学院(218290)
(108061)
经济(106396)
管理(80529)
研究(80163)
理学(68956)
理学院(68196)
管理学(66953)
管理学院(66544)
中国(62185)
(51509)
(46504)
科学(44519)
(40042)
财经(39913)
(36383)
经济学(36325)
研究所(35934)
中心(34007)
经济学院(32533)
(30992)
北京(30545)
财经大学(29528)
(28306)
(28051)
(26874)
师范(26685)
业大(25833)
(24163)
基金
项目(137420)
科学(109369)
基金(103328)
研究(100905)
(89727)
国家(89154)
科学基金(76381)
社会(68565)
社会科(65354)
社会科学(65340)
基金项目(52267)
(49153)
自然(46560)
教育(45925)
自然科(45563)
自然科学(45553)
自然科学基金(44762)
资助(44677)
(42030)
编号(38517)
成果(32223)
(31982)
重点(31055)
国家社会(30444)
(30114)
中国(28577)
教育部(28151)
(27780)
大学(26892)
人文(26802)
期刊
(120281)
经济(120281)
研究(77123)
中国(40862)
(38073)
管理(31222)
学报(30074)
科学(28897)
(25442)
大学(23352)
经济研究(22439)
学学(21953)
财经(20637)
技术(19303)
教育(19237)
(18731)
金融(18731)
(17962)
农业(17795)
(15880)
(15774)
问题(15401)
(14762)
业经(14700)
统计(14338)
国际(14289)
税务(14003)
世界(13842)
技术经济(12898)
(12178)
共检索到341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建文  李墨  李炜光  柳妍  
文章是对我国2016—2020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一次总结和分析,试图通过对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的背景、有关企业税负问题的全国大讨论以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回顾和梳理,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方法,对减税降费系列举措组合拳的作用机理及实施效果进行理论诠释与经验总结。实证和思辨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规模减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与中国传统的“轻税主义”思想文化的有机契合,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的认识和推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冰洋  
我国大规模减税存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结合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其政治经济学逻辑。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税负存在三次长周期变动,这三次变动均匹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长动力结构性转换的变动,大规模减税即是这个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减税是一个广泛的利益协调过程,包括部门收入分配格局协调、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协调、上下游产业间利益协调、地区之间利益协调。中国大规模减税的经验总结为: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超越短期治理,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超越经济治理,推动全局治理。同时,大规模减税后应关注持续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评估,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完善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及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更深层税制改革等五个方面。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农建  刘静波  
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诠释,提出目前我国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参与主体在调整过程中角色"易位"或"缺位"造成的,明确指出企业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而市场需求则是结构调整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在各个部门间流动,追逐利润的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凯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和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实践表现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具体包括产业均衡、城乡区域、绿色生态、开放经济、收入分配、市场体系和经济体制七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经济学通过新发展理念指导现代化体系的构建,二者的内在逻辑环环相扣,主要内容紧密联系。通过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本文阐述了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与农业国内支持相关的主要内容,给出了美国与欧盟、G20在农业国内支持议题上的立场差异,论证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影响选举的功能及其在多哈回合的显现,从理论上细致地诠释了美国的立场和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儒  贺升杰  
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关键议题,也是开创新时代伟大历史新征程、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渊源、本质属性和破解之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从理论维度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其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从现实维度看,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宁桦  陈斌开  
本文尝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高市场集中度、低盈利能力以及高不良资产率并存的事实。文章证明:在政治家主导的经济中,选择垄断性大银行是最优的;当政治家与银行家之间存在利益交换的途径时,政治家与银行家实现合谋,交换的金额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与合谋获得的租金;进一步,官员政绩考核方式的改变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都能削弱这种合谋的力量,并提高社会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周静虹  
2022年是我国自2018年以来第5年提出实施万亿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8年提出、2019—2021年继续推进的这一轮大规模、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有其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政策特点和政策效应。2022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和更有力度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当前,有必要在总结减税降费历史动因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减税降费的未来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岩松  
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提振各方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意义重大。云南省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会同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压实责任任务,细化实化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云南落地见效,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预算报告是国家的大账本,更关系千家万户的小账本。今年的预算报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眼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相关要求,分中央和地方列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加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全部实现分中央、地方和全国三个层面报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代欣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不能忽视一些前置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目前,复杂经济环境下减税降费传导机制不明和持续减税降费使政策效力存在不确定性,是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理论困境。现实中,减税降费面临着宏观、中观、微观及制度和管理层面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释放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应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纳入稳定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兼顾供给与需求两端,针对企业和个人设计不同的侧重点,并将其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屈振辉  
调整对象是经济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它理应与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理应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重要路径。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经济法学在以法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法时,却多是从西方经济学出发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路径。本文在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界对该问题以往各种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关系应当是特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而且对经济法的这种界定能很好地将整个经济法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容在内。笔者也相信这种研究能对中国经济法学有所裨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巨  彭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消费差距已经得到了重视,数字消费的地区差距是其中重要的维度。本文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消费呈现出“区域普惠”特征:东部省份数字消费水平领先,但是中西部省份也较高,地区间数字消费差距较小。在数字消费“区域普惠”背后,存在着数字资本次级循环和初级循环,数字资本次级循环(电信运营服务)呈现出“社会逻辑”和“区域普惠”,为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提供了基础性环境;数字资本初级循环则呈现出“商品逻辑”和“区域集聚”,为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提供了阶段性前提。为了继续保持数字消费的“区域普惠”,需要维持和加强国有电信运营服务的普惠供给,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的地区平衡发展,同时需要优化数字经济的地区布局,破除数字经济的地区极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了大规模、快速的经济增长,形成了社会领域长期稳定发展的“两大奇迹”。“两大奇迹”的形成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创造“两大奇迹”的政治保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两大奇迹”创造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两大奇迹”创造的制度保证;党领导下人民创造力的发挥是“两大奇迹”创造的动力保证。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来看,“两大奇迹”形成的理论逻辑是党领导下的国家能力与规模化市场创造的结合造就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在经济快速增长所奠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两大奇迹”历史经验是党领导下国家能力的培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同互补,发展规划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选择性产业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与普惠性产业政策的协调。在第二个百年续写“两个奇迹”,并创造高质量发展奇迹需要从中长期发展视角判断未来发展的趋势,继续推动国家与市场的共同演进,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体系,充分释放内需潜力,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丕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濒临破产的边缘。对于"国家破产"原因的解释众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揭示这些濒临破产国家背后的同质性原因和实质,即物质产品的缺乏与产业"空心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