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8)
- 2023(15636)
- 2022(13147)
- 2021(12268)
- 2020(10499)
- 2019(24225)
- 2018(23690)
- 2017(44272)
- 2016(24147)
- 2015(27249)
- 2014(26761)
- 2013(26489)
- 2012(24185)
- 2011(21785)
- 2010(21242)
- 2009(19625)
- 2008(19224)
- 2007(16874)
- 2006(14211)
- 2005(12428)
- 学科
- 济(99567)
- 经济(99465)
- 管理(66548)
- 业(63434)
- 企(51096)
- 企业(51096)
- 方法(50227)
- 数学(45407)
- 数学方法(44904)
- 中国(27229)
- 农(26066)
- 财(25186)
- 贸(21772)
- 贸易(21766)
- 易(21248)
- 业经(20280)
- 学(20248)
- 农业(16888)
- 制(16837)
- 务(16017)
- 财务(15973)
- 财务管理(15937)
- 地方(15845)
- 企业财务(15113)
- 银(14693)
- 银行(14626)
- 环境(14443)
- 技术(14353)
- 融(14228)
- 金融(14225)
- 机构
- 大学(346936)
- 学院(343368)
- 济(145646)
- 经济(143115)
- 管理(132605)
- 研究(118088)
- 理学(116225)
- 理学院(114929)
- 管理学(112860)
- 管理学院(112239)
- 中国(88672)
- 科学(74331)
- 京(72184)
- 农(65237)
- 财(62641)
- 所(59927)
- 业大(56619)
- 研究所(55388)
- 中心(54786)
- 农业(52184)
- 财经(51820)
- 江(48187)
- 经(47527)
- 经济学(45867)
- 北京(44752)
- 范(42210)
- 院(42043)
- 经济学院(41675)
- 师范(41627)
- 财经大学(38929)
- 基金
- 项目(241853)
- 科学(190214)
- 基金(179349)
- 研究(167031)
- 家(160227)
- 国家(159009)
- 科学基金(135288)
- 社会(108373)
- 社会科(102980)
- 社会科学(102949)
- 基金项目(94845)
- 省(92088)
- 自然(90329)
- 自然科(88371)
- 自然科学(88339)
- 自然科学基金(86814)
- 划(79473)
- 教育(76825)
- 资助(73756)
- 编号(64579)
- 重点(54950)
- 部(53999)
- 成果(50951)
- 发(50779)
- 创(50431)
- 科研(48024)
- 创新(47365)
- 国家社会(46592)
- 计划(46482)
- 教育部(45899)
共检索到484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京栋 李先德 孙致陆
基于2007—2016年苹果、梨、香蕉的价格季度数据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生产成本、货币流动性、运输成本(柴油价格)、消费需求(居民可支配收入)、贸易净出口和替代品价格分别对苹果、梨、香蕉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是大宗水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货币流动性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大;柴油价格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和结构突变性特征;居民可支配收入对苹果和香蕉的价格主要产生正向影响,对梨价格既能产生正向影响,也能产生较大负向影响;贸易净出口对苹果和梨价格产生较小正向影响,对香蕉价格产生负向影响,贸易净出口对水果价格的提升作用较小;苹果、梨、香蕉价格之间互相产生正向影响,三种水果价格表现出同涨同跌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莎 温亚利 刘庆博
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水果价格波动趋势的基础上,应用ARCH模型对我国水果价格的波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水果价格波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季节供给的影响;苹果和芦柑具有波动集簇性,香蕉和西瓜不存在显著的异方差效应,苹果和芦柑的价格波动都具有非对称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果价格 价格波动 ARCH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伟新 魏金义
从空间经济角度探究水果价格波动成因及其作用机理,对于稳定水果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修正的Gini系数和Moran’sⅠ指数考察了2000-2014年中国水果以及苹果、香蕉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而利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和协方差分析法分别检验了生产空间分布对苹果、香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水果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显著,水果产销分离和跨区流通的宏观格局基本显现,中国水果生产空间分布重心自东向西转移趋势明显。2)同一时期主产区苹果、香蕉价格的波动强度均强于主销区。水果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趋势变动和季节性变动是苹果、香蕉价格波动的主要来源,前者对主销区苹果、香蕉价格波动的贡献更大。不规则变动对主产区苹果、香蕉价格波动的贡献明显大于主销区。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地理集聚 价格波动 苹果 香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伟新 魏金义
从空间经济角度探究水果价格波动成因及其作用机理,对于稳定水果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修正的Gini系数和Moran’sⅠ指数考察了2000-2014年中国水果以及苹果、香蕉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而利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和协方差分析法分别检验了生产空间分布对苹果、香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水果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显著,水果产销分离和跨区流通的宏观格局基本显现,中国水果生产空间分布重心自东向西转移趋势明显。2)同一时期主产区苹果、香蕉价格的波动强度均强于主销区。水果价格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地理集聚 价格波动 苹果 香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建兴 祁春节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水果收购价格对果农的生产决策和市场供给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利用Census X12法、H-P滤波法和变异系数法对2002~2010年中国苹果、香焦和橙子的季度收购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类水果收购价格具有上升的长期趋势,季节性波动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且较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三类水果收购价格波动周期都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同时发现,苹果和香焦的收购价格有5个波动周期,平均波动周期为7.2个季度;而橙子的收购价格有3个波动周期,平均波动周期为12个季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晁增义 谌金宇
本文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信贷、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量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狭义货币供给量Ml在短期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利率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价格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谭小芬 任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月度数据和递归(Recursive)VAR模型,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及中国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实体经济需求和流动性水平相对供给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因素对于不同种类大宗商品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需求对铜、铝、锌的影响程度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影响的时间相对发达国家更为持久;但是,中国的流动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影响时间更为短暂。金融危机期间大宗商品市场受发达国家需求的影响显著增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表明金融危机及相关刺激政策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高燕霞
本文基于2002年1月到2015年8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滞后效应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大豆、玉米和油菜籽的价格均出现正向响应;影响二者价格变动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自身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贡献程度不同,对大豆和油菜籽价格的贡献较大。基于此,为稳定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友 祁春节
本文运用Moran指数测度了苹果、柑橘和香蕉价格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地区间苹果、柑橘和香蕉价格的形成及空间传导。结果表明,我国苹果、柑橘和香蕉价格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国内这三种水果市场趋于整合;地区产量、销售成本、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化率及替代品价格是影响三种水果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苹果、香蕉和柑橘的地理空间系数分别高达0.91、0.91和0.69,经济水平空间系数分别为0.86、0.51和0.62,对外贸易水平空间系数分别为0.13、0.64和0.42,苹果、香蕉的市场保护水平空间系数分别为0.35和0.36,说明地理距离、市场保护程度差异、对外开...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玉财
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其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有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成本上升型"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间接渠道又可细化为预期渠道、联动渠道和扩散渠道。在比较国内外商品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缩写为ICPI)。并以CPI、ICPI、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构建计量模型,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产出缺口次之,ICPI再次之;但如果考虑到ICPI的波动
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通货膨胀 费雪指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邢新廷
:2010年,粮价的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粮价下一步的走向对我国经济决策至关重要。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从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可以判断未来粮价的变化趋势。本文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供给等因素,并结合2010年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对我国粮食价格下一阶段的变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宗农产品 季节性上涨 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灿煌
近期来,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幅上涨。这种大幅涨价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农户、消费者乃至我国的宏观经济都将深受其害。因此,必须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法制化水平,构建稳定小宗农产品价格的长效机制和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等措施控制价格的大幅上涨。
关键词:
小宗农产品 大幅涨价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因素探析——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组国家的比较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因素有多重要——基于1997-2012年季度数据和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基本面还是投机因素——基于2003~2014年全样本VAR和滚动VAR模型的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相关资产收益的影响——基于中国糖业的实证
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影响分析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