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9)
- 2023(10046)
- 2022(8317)
- 2021(7798)
- 2020(6464)
- 2019(15051)
- 2018(14415)
- 2017(27461)
- 2016(14554)
- 2015(15920)
- 2014(15336)
- 2013(15356)
- 2012(14107)
- 2011(12944)
- 2010(12429)
- 2009(11497)
- 2008(11101)
- 2007(9436)
- 2006(8274)
- 2005(7589)
- 学科
- 济(65889)
- 经济(65830)
- 管理(38845)
- 业(37471)
- 方法(31815)
- 企(29284)
- 企业(29284)
- 数学(29188)
- 数学方法(29025)
- 贸(19819)
- 贸易(19813)
- 易(19465)
- 中国(19413)
- 农(16984)
- 财(15897)
- 出(12920)
- 业经(12689)
- 学(12245)
- 制(11935)
- 农业(10353)
- 银(9651)
- 银行(9613)
- 融(9568)
- 金融(9567)
- 产业(9451)
- 行(9281)
- 环境(9221)
- 口(9202)
- 出口(9200)
- 出口贸易(9200)
- 机构
- 大学(214331)
- 学院(208777)
- 济(100521)
- 经济(99207)
- 管理(81133)
- 研究(76996)
- 理学(71531)
- 理学院(70728)
- 管理学(69761)
- 管理学院(69383)
- 中国(58821)
- 科学(45609)
- 京(44960)
- 财(41744)
- 农(39171)
- 所(38508)
- 研究所(35621)
- 财经(34714)
- 中心(34044)
- 经济学(33609)
- 业大(33233)
- 经(32197)
- 农业(31341)
- 经济学院(30624)
- 北京(28367)
- 江(27629)
- 院(27456)
- 财经大学(26477)
- 范(24702)
- 师范(24328)
- 基金
- 项目(148332)
- 科学(118860)
- 基金(114869)
- 家(103591)
- 国家(102892)
- 研究(100702)
- 科学基金(87701)
- 社会(70382)
- 社会科(67158)
- 社会科学(67144)
- 基金项目(60352)
- 自然(57413)
- 自然科(56265)
- 自然科学(56245)
- 自然科学基金(55336)
- 省(52785)
- 资助(47297)
- 划(46439)
- 教育(44938)
- 编号(35663)
- 部(34782)
- 重点(33620)
- 国家社会(31934)
- 发(31187)
- 创(31133)
- 教育部(29925)
- 中国(29440)
- 创新(29384)
- 科研(29155)
- 人文(28166)
共检索到30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陈明华 刘传明 孙亚男
研究目标: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溢出网络结构及动态交互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识别大宗商品价格间溢出效应,借助SNA方法揭示其网络结构特征,并采用GIRF实证考察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非线性动态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间呈现明显的网络结构形态,在最大可能性溢出网络和稳健性溢出网络中,农产品、食糖"引领"价格波动,而牲畜、能源、橡胶则处于"跟随"地位。大宗商品价格间普遍存在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冲击效应存在差异,大部分商品受到冲击后的调整时间相对较短。研究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陈明华 刘传明 孙亚男
研究目标: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溢出网络结构及动态交互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识别大宗商品价格间溢出效应,借助SNA方法揭示其网络结构特征,并采用GIRF实证考察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非线性动态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间呈现明显的网络结构形态,在最大可能性溢出网络和稳健性溢出网络中,农产品、食糖"引领"价格波动,而牲畜、能源、橡胶则处于"跟随"地位。大宗商品价格间普遍存在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冲击效应存在差异,大部分商品受到冲击后的调整时间相对较短。研究创新:从非线性视角考察大宗商品价格的联动特征。研究价值:考察大宗商品价格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动网络特征及交互影响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显戈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联动性问题。研究表明:布伦特原油-西德克萨斯原油、大豆油-棕榈油、棉花-大豆、金属相互之间的价格关联性相对较强;整个商品网络形成了粮食、食用油、金属、原油四个聚类,聚类内部商品价格具有比较明显的联动关系;铜处于整个商品网络的中心,其次是锌、布伦特原油、镍、铅、铝和锡,金属和原油对商品网络的关联具有很强的影响;豆粕、玉米和棉花在网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铝、大麦和锌对其它商品的价格影响力较弱。因此,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形下要特别关注金属和原油产品,稳定这两类商品价格对于稳定整体商品价格波动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对降低商品投资组合风险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巧丽
本文基于不同类别(生产资料大宗商品(含能源商品)和国际大宗农产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理论假设,进一步采取我国2001年1月-2020年12月经验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资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无论是对居民消费规模,还是对居民消费升级,均存在显著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且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会产生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且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但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直接溢出效应不存在,却存在明显负向间接溢出效应。进一步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间接溢出效应强化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雁冰 吴腾华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2)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3)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重点参照了中价国际指数的商品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在数据降维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商品价格数据自动生成权重的方式,构建了基于主成分方法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CPI)。运用ARMA模型对CBCPI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领先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一期,领先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两期。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指数 主成分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强 金缦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和相关龙头企业股票市场2012—2021年波动聚集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下,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在统计意义上不存在对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传导,而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单向传导至上游和下游龙头企业的股票市场,形成短期信息价值,并通过波动聚集,加速商品价格的收敛。通过特殊事件的断点检验,研究发现在国际现货和(或)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期货工具的使用会显著产生波动聚集,加速商品价格对市场冲击的收敛速度,降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龙头企业长期经营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波动溢出效应 波动聚集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郑辉 周栎伟
由于长期发展面临资源瓶颈,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程度与日俱增。随着世界经济衰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这对中国长期以来扩大世界资源份额的诉求是个机会。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资源进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太大,其行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能力,可以通过改变当期及未来的供求关系,甚至通过影响市场整体的预期来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因而在中国政府不行动或拉长操作时段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完全可能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因此,在价格刚开始下跌的阶段,中国就大举入市维持价格,其理由并不充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军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国经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永军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放缓的趋势,重要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对国内的影响较为直接,年内国内消费价格上涨势头将继续减弱,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态势很难扭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雨
200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国外普遍认为"中国需求"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利用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并未有显著的影响,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仍缺乏定价权,但情况在好转。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中国需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剑涛 贺瑛 王胜桥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引起产业和学界的关注。目前研究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与其他价格指数关系的文献较少,因此探讨CCPI(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与PPI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利用国内CCPI和PPI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探讨CCPI与PPI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国内CCPI指标有重要参考价值,短期内CCPI对PPI有着正向冲击作用,长期内前者对后者有着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国内CCPI较PPI而言,波动幅度较大,难以单纯用PPI变动进行解释,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与一些大宗商品输出国货币汇率的波动态势较为一致。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联系?本文利用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表明,2008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大宗商品输出国货币汇率有正面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建议:为降低外汇储备风险,中国需要适时增加大宗商品输出国货币和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同时相应减持美元和美元资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晁增义 谌金宇
本文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信贷、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量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狭义货币供给量Ml在短期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利率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价格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