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415)
- 2022(7949)
- 2021(7663)
- 2020(6329)
- 2019(14298)
- 2018(13925)
- 2017(25590)
- 2016(14425)
- 2015(16951)
- 2014(16690)
- 2013(16075)
- 2012(14998)
- 2011(13991)
- 2010(13997)
- 2009(13182)
- 2008(13254)
- 2007(11696)
- 2006(10506)
- 2005(9825)
- 学科
- 济(55068)
- 经济(54966)
- 管理(42660)
- 业(36535)
- 企(30658)
- 企业(30658)
- 方法(23324)
- 数学(20398)
- 数学方法(20116)
- 中国(19852)
- 财(16386)
- 制(16086)
- 农(13946)
- 贸(13004)
- 贸易(12997)
- 易(12779)
- 业经(11966)
- 体(11352)
- 学(11221)
- 教育(11003)
- 银(10634)
- 银行(10616)
- 行(10270)
- 融(10089)
- 金融(10086)
- 理论(9501)
- 体制(9422)
- 务(9385)
- 财务(9366)
- 财务管理(9343)
- 机构
- 大学(216691)
- 学院(207033)
- 济(91121)
- 经济(89470)
- 研究(77199)
- 管理(73627)
- 理学(63194)
- 理学院(62356)
- 管理学(61203)
- 管理学院(60812)
- 中国(58361)
- 京(46569)
- 财(44315)
- 科学(42987)
- 所(38316)
- 财经(34895)
- 研究所(34681)
- 中心(33010)
- 经(31959)
- 江(30754)
- 农(30592)
- 范(30532)
- 北京(30303)
- 师范(30299)
- 经济学(30159)
- 院(27581)
- 经济学院(26985)
- 业大(26445)
- 财经大学(26096)
- 师范大学(25068)
- 基金
- 项目(134184)
- 科学(107693)
- 研究(101724)
- 基金(100075)
- 家(86760)
- 国家(86085)
- 科学基金(73348)
- 社会(67107)
- 社会科(63511)
- 社会科学(63495)
- 基金项目(51624)
- 教育(49921)
- 省(48247)
- 自然(45008)
- 自然科(44031)
- 自然科学(44015)
- 自然科学基金(43275)
- 划(42747)
- 资助(41189)
- 编号(39692)
- 成果(35593)
- 部(33060)
- 重点(31142)
- 制(30166)
- 课题(29460)
- 教育部(29186)
- 国家社会(28731)
- 大学(28713)
- 中国(28075)
- 创(27934)
共检索到32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林海
沉默是中国课堂中的一种独有"教育事实"。超越宽泛的文化解释路径,深入到大学生沉默行为背后的心理倾向,挖掘中国大学生沉默表象下独特而深刻的演生规律,是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切入点。基于原创性的中国大学生保守学习倾向量表,可以得到中国大学生的三种保守学习倾向:利他倾向、习惯倾向、自我倾向,并可分析出不同倾向下的思维差异。基于思维和沉默的两维度框架,可以聚类出沉默的思维参与者、沉默的思维游离者、开朗的思维参与者、开朗的思维游离者等四类学生,其中,沉默的思维参与者表现尤佳。历时性的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沉默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且沉默的适应性日趋增强。由此,中国教师需要在沉默的伦理价值、沉默与思维的关联、中国参与式课堂建构等方面着力思考,找到有效的中国本土教育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东海
大学生的课堂沉默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本文聚焦于由社会心理所导致的动机性沉默,将之划分为亲社会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默许性沉默三种类型。数据分析发现,教师支持度、课堂责任固定等教学设计因素对动机性沉默有显著影响,师生关系和班级支持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动机性沉默。亲社会性沉默对就读满意度和专业承诺有一定积极效应,但防御性沉默和默许性沉默主要体现了其消极效应。研究发现,动机性沉默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因素,其发生频率的高低显著受课堂情境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课堂沉默 动机性沉默 学习动机 课堂情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新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其提问的积极性反而越来越少。人文课程的缺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慑服,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应试教育的误区,以及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 缺乏 原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明凤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不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现代英语教学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理念。文章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及写教学日志等方式,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改变这种现象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 沉默 分析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春华
学生的课堂沉默,即学生在课堂提问或讨论中的沉默,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重庆市某所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影响因素、分类及相关对策,以帮助师生正确理解学生的课堂沉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沉默,促进课堂师生、生生互动。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颖 潘茜
组织沉默是个体对组织潜在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已有研究集中于企业组织中组织沉默的概念、测量及其对个体行为、绩效的直接影响,没有关注组织沉默的生成过程且忽略了学校这一重要的社会组织。以51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变革型领导对教师组织沉默的影响以及组织信任和心理授权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沉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与组织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与心理授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信任在变革型领导与教师组织沉默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组织沉默 组织信任 心理授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杨海晴
沉默既是英语教学的严重障碍,又是学生学习困难的普遍现象。本文选取五所农村与城市初中,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初中师生对英语课堂沉默的认识与态度,深入分析课堂沉默的行为与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旨在克服教师英语教学障碍、干预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应对课堂沉默建议:营造学生乐于表达的、开放的课堂生态环境是最大限度释放英语课堂沉默功能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是关键。
关键词:
沉默 教学障碍 学习困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宝华 蒋志辉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打破大学生沉默行为,提倡建言行为。本研究以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所典型高校的91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对现阶段互动课堂中学生沉默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互动课堂沉默行为在性别、民族、班级、专业等四个方面上呈现显著差异,包括漠然型沉默行为、参与型沉默行为、默认型沉默行为、人际恐慌型沉默行为、个人偏好型沉默行为等五种类型,五种沉默行为在教师、课堂环境、学生等三个维度32变量上呈现异质异性化,并进一步提出因地制宜、逐步消除因大学生群体差异化产生的学生沉默行为和分类指导、逐步消除民族地区高校互动课堂中五种学生沉默行为异质异性化两条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妮 朱凯琳
大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较为常见的迟到、逃课、与教学无关的各种行为被多数文献称为"越轨"行为。本文以互动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探析,发现"越轨"行为将学生客体化和非法化,遮蔽了教学质量的真正根源,学生表达的是对失败的或低品质的课堂互动的抵制或抛弃。本质上,学生在课堂微观情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宏观社会的变迁症候,但大学对这种变迁的反应相对麻木及滞后。大学只有积极应对变迁带来的挑战,通过重构"教学剧场"、改善文化资本的供应和提升情感能量来消除课堂情境中的互动障碍,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关键词:
互动理论 课堂情境“ 越轨”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燕
本文认为,员工沉默对企业和个人均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信任是扭转员工沉默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探讨了信任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综合的逻辑框架,提出了研究信任如何影响员工沉默的新视角。
关键词:
信任 员工沉默 个人 群体 组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吉玉 刘高常
文章基于模糊集指数熵的概念,提出了犹豫模糊集的指数熵,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犹豫模糊指数熵的公理化定义,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指数形式的犹豫模糊熵测度公式,证明其满足犹豫模糊指数熵的四条公理化准则,并将犹豫模糊指数熵与现有的多种犹豫模糊熵测度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利用熵最小化原则构建了属性权重优化模型,确定属性权重。最后,基于TOPSIS思想,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实现方案的排序和择优,并利用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犹豫模糊集 指数熵 熵权法 多属性决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丽 刘寅生
沉默的学习者在面授课堂中屡见不鲜,而在线课堂中的学生沉默现象也尤为突出。在线互动等策略的实施试图打破沉默的气氛,然而若不能揭开沉默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学生沉默现象只会愈发普遍。本研究借助伯格曼技术哲学观点,全面审视在线课堂中学生沉默的本质,以人—技关系为起点,理解装置如何通过中介作用助推技术信息的去情境化过程,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身体感知和行为方式。而缺乏具身支撑的数字媒介传递,必然导致互动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受损,进而引发沉默现象。在此背景下,建议积极开展装置范式的双重优化,明确教育实践的具身聚焦,实现技术信息的事实还原,为打破在线课堂沉默、提升在线教学活跃度、推动技术促进在线教学纵深发展提供借鉴与反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云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风气、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阐述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并以"沉默的螺旋"为视角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这对高校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维护高校稳定、推动校园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网络舆情 引导 大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于晴 阳纯仁
课堂发言是一种外化和表达,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本科生倾向于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较少主动提出和回答问题。对H大学本科生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课堂发言的主要障碍包括课堂沉默的习惯,课堂发言的顾虑,不充分的课堂发言准备,不善于给学生创造课堂发言机会的教师,不易于引发学生课堂发言兴趣的课程等。据此,可建构一个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发言障碍模型来解释我国本科生的课堂沉默现象。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课堂发言 课堂沉默 发言障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一鑫 党子奇 李军靠
在资源富集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新技术颠覆了传统教育样态,重构了学生受众的学习场域,但这也让学生线上沉默现象成为普遍存在的真命题,学生随时都可能从线上学习中"主动出逃",从而违背了线上教育"共享、众筹、众创"价值理念,大大削减了线上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效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重塑教育传播产品、完善线上线下育人体系、妙用教育心理学规律三条路径来唤醒学生受众中的沉默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