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4)
2023(16818)
2022(14542)
2021(14102)
2020(11636)
2019(26670)
2018(26559)
2017(49748)
2016(27729)
2015(31385)
2014(31391)
2013(30352)
2012(27807)
2011(25289)
2010(25336)
2009(23313)
2008(22493)
2007(19720)
2006(17250)
2005(15462)
作者
(78336)
(64764)
(64234)
(61545)
(41280)
(31112)
(29385)
(25369)
(24648)
(23304)
(22007)
(21950)
(20557)
(20462)
(20231)
(19919)
(19324)
(19291)
(18656)
(18367)
(16213)
(16000)
(15571)
(14830)
(14482)
(14420)
(14400)
(14317)
(13113)
(12928)
学科
(101926)
经济(101788)
管理(74952)
(68395)
(56308)
企业(56308)
方法(44878)
数学(38698)
数学方法(38155)
中国(32030)
(28047)
(26677)
(24081)
业经(22271)
(21696)
(21215)
贸易(21204)
(20696)
理论(19448)
地方(18801)
教育(18458)
农业(18107)
(17865)
银行(17819)
(17042)
(16782)
金融(16773)
(16622)
(16373)
财务(16289)
机构
大学(385025)
学院(379403)
(149006)
经济(145696)
管理(142733)
研究(134543)
理学(122739)
理学院(121232)
管理学(118862)
管理学院(118178)
中国(100251)
(83717)
科学(83442)
(69146)
(68524)
(62772)
研究所(62453)
中心(59910)
业大(56253)
(55614)
财经(55041)
(54671)
师范(54151)
北京(53825)
(50178)
农业(49330)
(48800)
(45061)
经济学(44945)
师范大学(43824)
基金
项目(256520)
科学(201040)
研究(189968)
基金(184371)
(161303)
国家(159949)
科学基金(135769)
社会(117653)
社会科(111225)
社会科学(111196)
(98924)
基金项目(96746)
教育(89744)
自然(87684)
自然科(85663)
自然科学(85640)
(84996)
自然科学基金(84082)
编号(77984)
资助(76558)
成果(65945)
重点(58038)
(57381)
课题(55508)
(54425)
(53130)
大学(49580)
创新(49461)
教育部(49245)
科研(49034)
期刊
(164605)
经济(164605)
研究(118947)
中国(79999)
学报(63235)
教育(58395)
(57856)
科学(56570)
管理(52712)
(52440)
大学(48170)
学学(43914)
农业(40295)
(33184)
金融(33184)
技术(32140)
经济研究(27306)
财经(26943)
业经(26363)
(23209)
图书(21925)
问题(21450)
(21243)
(18686)
科技(17945)
(17849)
理论(17391)
技术经济(16772)
世界(16712)
国际(16427)
共检索到57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张华峰是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经指导过的博士生。他即将出版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与转型》一书是他撰写的博士论文《超越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的修改版。细读这一书稿时,华峰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时的情境不时在我脑中闪现。这可能是曾经的学生写书请自己的导师作序时通常会遇到的情况:知根知底的导师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前身,包括已经被枪毙或自杀过几回的题目;没准还会揭你的老底,让崇拜你的学生觉得原来你读博时的处境和他们差不多: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也曾倍受焦虑和困惑的摧残。另外,对学生期待甚高的导师还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后世:不仅希望是学术新秀之作,还要求有学术大家的定位,所以总会鸡蛋里挑骨头地苛求。当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华峰  史静寰  
"中国学习者悖论"的核心是难以解释中国学生被动、遵从甚至压抑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表现,却能产生优异、甚至大幅领先于西方国家学生学习成果的现象。究其原因,使用基于西方教学实践生成的凸显学生主体性学习特质的概念和标准,来评价中国本土学生的学习实践而产生的误判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借助哲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主体性概念框架,综合考量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情境对中国大学生学习的双重影响,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对CCSS数据的简要分析,初步构建起对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进行解释的框架,并概括为:"学思结合"的认知策略、"内圣外王"的学习动机以及"敬师乐群"的校园人际交往。这一框架运用不同于西方的概念和标准,解释中国大学生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将西方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于中国现代大学情景中所表现出的主体性学习特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雯  周宏仓  张慧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厌学或逃课令管理者十分头疼,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从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对,而忽略了学习动力不足这一个主体性问题。厘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体性影响因素,是有效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文章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视角入手,分析认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面临正反两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即主体性定位视野的全方位拓展、主体性形成的多角度认知和主体能力培养的多视角切入的时代际遇,价值迷惘、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合理以及自我教育不力的成长现实。在厘清事实,反思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有效路径。通过运用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反映出媒体素养、价值观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活动过程中的新媒体开发等突出问题。研究得出主体地位认知、主体形象塑造以及主体责任承担等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斯文  
互联网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现实的物质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生存"这一新的生存方式。在高校校园,大学生的虚拟生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虚拟生存是其自身主体性不断发挥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大学生,消解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从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育管理工作,重塑大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子和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传统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和对教学的权威控制,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广全  计洁灵  
当下中国职教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成绩喜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职教理论研究者在研究中缺乏中国本位观与民族自决意识,未能确立民族自主立场,有意无意地漠视中国国情与中国职教发展的时代实际,实证欠佳,理性失范,偏爱介绍、移植、阐释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职教及其理论研究成果,淡化乃至消解了职教理论研究中研究者的主体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交互主体性视域下的阅读推广,超越主—客体二元分离模式下,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支配性关系而导致的主体自我中心化倾向。在彼此理解和合作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参与式的主体间性关系,实现阅读推广者与接受者之间价值诉求的和谐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杨德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   吕一雷   陈蕊  
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颖杰  
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为当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经济支持,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和构建机制,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乃是高校、教育者、大学生、政府、社会、企业及家庭各方供需主体优势互补的过程,其主体性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发展的关键。大学诚信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主体性需求、改善资源供给、加强制度建设,以制约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燕  蔡汇民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培育,不仅能够提升校园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提高高校大学生工作成效,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高校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构建主体性培育的有效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东冉  
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创业课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同还远未形成,这使创业课程陷入了教育效果与其他创业教育方式有差距,无法适应创业活动动态性要求,以及学生认可程度不高的困境。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课程再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的蓝图特性、动力作用、综合适应性,符合创业活动的需求。这启示高校应在"知情意行"的理性转化中将理想信念融入大学生创业课程,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同时,应改良教务管理使之与创新课程主体性相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