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0)
2023(14305)
2022(12401)
2021(12195)
2020(10046)
2019(23519)
2018(23527)
2017(42985)
2016(24351)
2015(28008)
2014(28095)
2013(26834)
2012(24873)
2011(22591)
2010(22520)
2009(19936)
2008(19073)
2007(16514)
2006(14374)
2005(12652)
作者
(64845)
(53750)
(53419)
(51084)
(34462)
(25720)
(24555)
(21117)
(20780)
(19275)
(18563)
(18023)
(16967)
(16916)
(16690)
(16326)
(16103)
(15982)
(15353)
(15297)
(13400)
(13163)
(12666)
(12243)
(12032)
(12011)
(11957)
(11896)
(10665)
(10618)
学科
(86890)
经济(86799)
管理(59571)
(53474)
(42874)
企业(42874)
方法(39534)
数学(34721)
数学方法(34341)
中国(31515)
教育(25205)
(24064)
(20394)
(19496)
业经(18357)
(18163)
贸易(18152)
理论(17981)
地方(17794)
(17692)
农业(15883)
(14519)
(14046)
技术(14012)
环境(13966)
(12705)
教学(12233)
(12183)
银行(12151)
(11733)
机构
大学(333585)
学院(323389)
(124593)
管理(122865)
经济(121715)
研究(115612)
理学(106533)
理学院(105159)
管理学(103309)
管理学院(102682)
中国(80636)
(74278)
科学(70117)
(57100)
(54994)
师范(54668)
(54083)
研究所(52265)
中心(50632)
北京(48452)
(46546)
(46260)
业大(45631)
师范大学(45109)
财经(44145)
教育(43324)
(42241)
(40410)
(37561)
经济学(37232)
基金
项目(222275)
科学(176139)
研究(171516)
基金(158564)
(136737)
国家(135472)
科学基金(115683)
社会(105325)
社会科(99452)
社会科学(99425)
教育(85439)
(85218)
基金项目(84226)
(74643)
自然(73236)
编号(72171)
自然科(71515)
自然科学(71498)
自然科学基金(70186)
资助(64773)
成果(61545)
课题(52472)
(51665)
重点(50720)
(48180)
(45992)
教育部(45134)
大学(44118)
项目编号(43798)
(42760)
期刊
(134455)
经济(134455)
研究(107948)
教育(72217)
中国(70819)
学报(48245)
科学(45341)
管理(42737)
(42130)
(38761)
大学(38463)
学学(33400)
技术(30948)
农业(30496)
(22727)
金融(22727)
经济研究(21511)
财经(20673)
业经(20421)
图书(20383)
(17729)
问题(17346)
职业(16990)
(16436)
(15217)
科技(15027)
(15009)
论坛(15009)
资源(14826)
(14639)
共检索到484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俊  孙钰  黄鑫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文  
大学的校长对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校长个人包括其就读学校、所学学科专业等在内的教育背景及其多元化程度与他的办学思想和能力又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本文比较了中美20所排名靠前的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并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校长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一点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象征和标志,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是人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校长的教育背景对其工作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知名大学校长都是兼具学者的深远思想和独立品格,政治家的坚毅果敢和灵活敏锐,以及管理者的知人善任的综合型人才。他们的教育背景具有共同之处,即具有高学历、多元的知识结构、名校就读经历以及多元教育背景等。这些特点为我国选拔大学校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蓝劲松  
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本研究在界定学术背景内涵基础上,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大领域对美国23所著名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其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而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短。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其公立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一概而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这并非一个实然命题。大学校长的理念与大学理念之间并不直通。大学校长的特征及其作用使其与政府官员十分不同,因而任职条件也很不一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鲁捷  王佳  
大学校长(团队)是高校精神的塑造和维系者。要正确评价一个大学,首先要正确评价该校的校长。笔者提出将国家高级人才培育基地的核心领军人才校长视为核心人力资本进行评价与激励,使他们视校长这一岗位为毕生珍惜的荣誉,能为大学发展担责,而不仅视之为完成组织任务和自身职业生涯的某个过程,应始终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看待大学管理,由此,把评价理论及时引入对大学校长的评估管理之中很有必要。还通过比较国外大学校长评价实践,指出我国大学校长评价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峰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众化和国际化演变。大学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与经济社会互动交融,从"象牙塔"的学府演变为现代大型"学术企业"。大学的管理理念、制度和结构在过去20多年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大学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上主要由各学院教授轮流担任的象征性职位被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校长的教育取向对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能力训练的选择与强化、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等方面。许多著名大学的经验表明 ,教学制度、能力训练、校园文化均具有方法意义 ,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其不断创新 ,往往会收到人才培养的可喜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东  
本文在调查了解中外大学校长素质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是大学领导角色,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辩证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俊  马万华  
本文运用美国教育理事会的相关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基于履历背景的视角,以自然特征、教育背景、学术背景、职业背景、任期特征等为主要指标,对美国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美国大学校长以中老年男性白人为主;美国大学校长以拥有人文社科领域博士学位的教授为主;美国大学校长以外部流动为主,职业经历比较丰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索凯峰  
对759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校长的调查研究表明,该群体的特征是:男,50多岁,中共党员,有博士学位,由本校副校长升任现职,已担任校长职务4.6年,是某研究领域的专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有学术兼职和社会兼职。该群体的任职情况及特点是:(1)校长的产生方式主要有内部升迁、平行调动、"空降"、公开选拔四种;(2)校长的"土著"特征明显,在选拔时存在选择本地人、本校毕业、有本校工作经验的倾向;(3)各层次高校的校长职务调迁总体是向上的,部属高校校长多在本层次高校间横向流动;(4)校长任期偏短,任现职的平均时间远低于美国大学校长;(5)校长有着多重社会角色,并非全职化管理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