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2)
2023(7582)
2022(6267)
2021(6169)
2020(5160)
2019(12017)
2018(11467)
2017(21283)
2016(11588)
2015(13145)
2014(12685)
2013(12501)
2012(11627)
2011(10847)
2010(10728)
2009(9741)
2008(9679)
2007(8369)
2006(7261)
2005(6889)
作者
(31264)
(26304)
(25910)
(25247)
(16904)
(12678)
(11843)
(10146)
(9998)
(9407)
(9182)
(8687)
(8558)
(8452)
(8366)
(8118)
(7651)
(7650)
(7466)
(7359)
(6716)
(6329)
(6326)
(5986)
(5902)
(5848)
(5842)
(5558)
(5293)
(5243)
学科
(47576)
经济(47524)
管理(26048)
(24294)
方法(21122)
数学(19205)
数学方法(18975)
(18431)
企业(18431)
中国(18235)
(11531)
贸易(11523)
(11340)
(10906)
(10530)
(9902)
(9085)
教育(8798)
(8189)
银行(8180)
(8133)
金融(8133)
关系(7991)
(7978)
业经(7800)
理论(7217)
农业(6973)
(6571)
(6531)
(6186)
机构
大学(167549)
学院(156446)
(73641)
经济(72489)
研究(64348)
管理(54726)
中国(47859)
理学(47230)
理学院(46543)
管理学(45633)
管理学院(45301)
(36924)
科学(36030)
(32645)
(32094)
研究所(29397)
中心(27038)
财经(26466)
经济学(25128)
(25092)
(24628)
北京(24281)
(23427)
师范(23232)
(23139)
经济学院(22570)
(21329)
业大(20890)
财经大学(20206)
农业(19784)
基金
项目(105333)
科学(84494)
基金(80084)
研究(77544)
(70813)
国家(70283)
科学基金(59213)
社会(52240)
社会科(49652)
社会科学(49639)
基金项目(40638)
教育(37312)
自然(36448)
(35979)
自然科(35731)
自然科学(35721)
自然科学基金(35143)
资助(33690)
(32963)
编号(28353)
(26049)
成果(25653)
重点(24560)
国家社会(23499)
中国(23380)
大学(22980)
教育部(22816)
(22237)
(21917)
(21823)
期刊
(75133)
经济(75133)
研究(56599)
中国(37526)
学报(27192)
教育(26873)
科学(24513)
(24137)
(22643)
大学(22067)
管理(21271)
学学(19115)
农业(15878)
(15053)
金融(15053)
经济研究(14693)
财经(14342)
(12587)
(12037)
技术(11269)
世界(10795)
国际(10699)
问题(10209)
(10065)
业经(8569)
图书(8273)
技术经济(7313)
统计(7291)
(7275)
科技(6588)
共检索到247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发生的。因此,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不仅具有阶段性,还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决定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其不仅引起赶超型学术精英流动,还引发增长型学术精英流动。其间,各类人才计划无时不支配着大学学术精英竞争,事业单位制则异化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运动中,后发外生型大学“高薪引才”“国际竞才”现象十分普遍,中国大学不是个例。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看待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更系统、更全面地把握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深远影响,对于实事求是地制定人才汇聚政策、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翠友  娄梅  
论农村合作金融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杨翠友娄梅《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把信用社办成真正以为农民服务为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的农村金融组织,以奠定其在合作金融、商业金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倩   任保平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既遵循科技创新、工业化、市场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常态化依次递进的现代化一般逻辑,也表现出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大国优势、以制度变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殊性。结合现代化基本逻辑与新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新范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中国商业银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曾康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就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原有四家国有专业银行正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因而中国商业银行具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立宏  战松  冯渊  
对信托产品设计中金融要素的一般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其特殊性归纳为特殊的产品基础、特殊的经济关系和特殊的效用提升方式三个方面,并探讨了如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利用和突出这些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金喜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与市场形成强烈冲击,但其颠覆、规范、监管等问题也引发了业界与理论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开放、普惠、民主等特殊性以及金融本质、风险、监管等一般性的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功能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监管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华  
国际农产品反倾销对出口国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必须深入系统地对农产品反倾销的原因进行研究。国际农产品反倾销既有与一般工矿业产品相同的产生原因,又有源于农业产业内部诸因素自身特点或涉农相关政策调整等原因,前者构成了农产品反倾销的一般性原因,后者则是农产品反倾销的特殊性原因,一般性原因在农产品反倾销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特殊性原因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催化或方便了反倾销的实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金喜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与市场形成强烈冲击,但其颠覆、规范、监管等问题也引发了业界与理论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开放、普惠、民主等特殊性以及金融本质、风险、监管等一般性的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功能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监管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金喜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与市场形成强烈冲击,但其颠覆、规范、监管等问题也引发了业界与理论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开放、普惠、民主等特殊性以及金融本质、风险、监管等一般性的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功能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监管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建军  
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有着与国际上同样的课题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和政策体制及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 ,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面临着种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监管对象和监管的社会环境两方面。监管对象的特殊性有 :1 .银行机构的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 ;2 .银行的财务约束软化 ;3 .监管信息容易失真 ;4.银行业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5 .银行业的历史包袱很重。监管环境的特殊性有 :1 .政府保护地方利益 ,直接间接干预银行 ;2 .逃废金融债务较为普遍 ;3 .法律环境不利于银行保全和实现债权 ;4.交通通信条件比较落后。上述特殊性将在我国存在相当长的时期 ,并决定了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特殊性 ,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文柳  唐靖廷  王汉章  
《风险投资》双语课程思政路径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必须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创业投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进行协同研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德”“才”并重的教育理念,改革陈旧课程教学内容,采取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蕴含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金融从业人才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晓楠  张欣  贾晶茹  
提升居民消费率是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关键。基于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进规律。我国居民消费率虽然遵循这一规律,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将长期处于下行空间,但还存在居民消费率相对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世界平均值显著偏低这一特殊性。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城市化率偏低,产业合理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居民消费率,长期主要需依靠持续的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而中短期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各产业均衡发展作为政策重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晓楠  张欣  贾晶茹  
提升居民消费率是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关键。基于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进规律。我国居民消费率虽然遵循这一规律,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将长期处于下行空间,但还存在居民消费率相对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世界平均值显著偏低这一特殊性。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城市化率偏低,产业合理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居民消费率,长期主要需依靠持续的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而中短期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各产业均衡发展作为政策重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今年上半年通胀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农村的物价上涨较强,消费品物价迅猛上涨,消费品市场疲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与某些地区经济停滞并行。基本建设投资导致通胀的机制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价格预期;融资成本。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难以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去解释,它可以概括为收入扩张型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实现人们心理的平衡,弄得不好会形成涨价——增加名义收入——再涨价的不良循环。现阶段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除了“常规”外,政府要管物价、要消除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与欧美国家盯住单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不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是同时盯住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双目标,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联系。从现阶段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看,虽然是同时盯住双目标,但更多地是运用数量工具,利率工具运用相对少些,因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货币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