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6)
- 2023(5384)
- 2022(4479)
- 2021(4557)
- 2020(3785)
- 2019(8790)
- 2018(8471)
- 2017(15153)
- 2016(8595)
- 2015(10386)
- 2014(9932)
- 2013(9727)
- 2012(9241)
- 2011(8873)
- 2010(8755)
- 2009(8086)
- 2008(8122)
- 2007(7042)
- 2006(6251)
- 2005(5731)
- 学科
- 济(38324)
- 经济(38282)
- 管理(18630)
- 方法(17716)
- 数学(16332)
- 数学方法(16173)
- 业(15994)
- 中国(14751)
- 企(11486)
- 企业(11486)
- 贸(10199)
- 贸易(10194)
- 易(10035)
- 农(8910)
- 学(7641)
- 教育(7147)
- 财(6820)
- 制(6354)
- 银(5971)
- 银行(5958)
- 融(5948)
- 金融(5947)
- 业经(5908)
- 行(5847)
- 关系(5836)
- 出(5782)
- 环境(5544)
- 农业(5512)
- 发(5233)
- 理论(5110)
- 机构
- 大学(134950)
- 学院(124098)
- 济(60106)
- 经济(59320)
- 研究(52206)
- 管理(42463)
- 中国(38703)
- 理学(36699)
- 理学院(36150)
- 管理学(35447)
- 管理学院(35214)
- 京(29797)
- 科学(29241)
- 所(26250)
- 财(25345)
- 研究所(24274)
- 中心(21475)
- 经济学(21116)
- 财经(21076)
- 农(19855)
- 北京(19720)
- 经(19657)
- 范(19389)
- 师范(19252)
- 经济学院(19139)
- 院(18560)
- 江(16699)
- 业大(16407)
- 师范大学(16219)
- 财经大学(16064)
- 基金
- 项目(82737)
- 科学(66525)
- 基金(63381)
- 研究(61400)
- 家(56004)
- 国家(55638)
- 科学基金(46417)
- 社会(41477)
- 社会科(39402)
- 社会科学(39393)
- 基金项目(32272)
- 教育(29742)
- 自然(28253)
- 自然科(27680)
- 自然科学(27668)
- 省(27371)
- 自然科学基金(27239)
- 资助(26853)
- 划(25766)
- 编号(22274)
- 部(21275)
- 成果(20372)
- 中国(20224)
- 重点(19467)
- 大学(18841)
- 国家社会(18721)
- 教育部(18569)
- 发(17594)
- 创(17105)
- 课题(16808)
共检索到19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树宏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年和2010年数据,估计了高校扩招前后中国大学学历溢价及其变动。结果表明:虽然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但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催生出的巨大需求,足以抵消其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实质是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高校扩招让女性、非党员、中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扩招增进了社会公平;对不同学历劳动力的需求在区域和城市层面出现分化趋势,而在行业和所有制层面出现趋同趋势。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大学学历溢价 大学生就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磊 魏天保
本文使用2003—2013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估计了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扩展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大学学历溢价变动趋势。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与个人能力偏误之后,明瑟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2003年—2013年期间我国大学学历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水平相对于高中学历劳动者要高出32.4%到98.8%之间。我国大学学历溢价在高等教育扩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单调递减的线性下降,而是在总体上呈现增长与降低相间变化的波动趋势。不同收入分位群组的大学学历溢价保持着与总体基本相同的波动趋势,且收入水平分
关键词:
大学学历溢价 高校扩招 明瑟方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彭树宏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之后出现的大学工资溢价和大学劳动力相对供给呈同方向变化,以及新老年龄组的大学工资溢价同上升的的演化趋势特征,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结构式计量经济模型,采用两阶段估计法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其成因。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相同教育组内不同年龄劳动者间的替代弹性非常强,中国大学工资溢价不受特定年龄组劳动力相对供给的影响,而只受两个教育组总相对供给的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在1995-2007年期间对大学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长强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停止扩招而是产业升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超 黄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钱学锋 李敬子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发散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规模报酬可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更合理地逼近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空间相关性的诊断使我们能更好地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是否存在技术异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本文建议,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特征,实现技能偏态技术与大学生供给的有效对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近几年,我国能源和矿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总额不断上升,并已占据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但溢价率较高。"中国溢价"问题频发且超出预期。我国海外并购中出现"中国溢价"是由并购方追求协同效应与急于获得能矿资源心态的内在因素,以及政治和文化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为降低我国海外并购的溢价率,提高我国并购的成功率,本文提出了要谨慎评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严格控制溢价的合理区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溢价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海外并购增长势头强劲,但多以失败告终。基于此,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在并购中有溢价现象存在;价格因素需在消除政治偏见、经济威胁等前提下才能够发挥作用;东道国政府对我国并购行为有多种怀疑和猜测,归纳起来是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这种恐惧与"中国溢价"的叠加效应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海外并购的成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政治因素 商业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阳 李怀祖
金融理论界对规模溢价与价值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传统范式与行为范式。前者认为,溢价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后者则认为,溢价源是对过度反应的纠正。为了弄清溢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 A 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 A 股市场存在规模与价值溢价现象,但上述两种范式的解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借鉴展望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提出相对盈利的概念,并对溢价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咏梅
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被称为股权风险溢价 (Rm—Rf)。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股权风险溢价非常大 ,标准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已经不能解释如此大的差异 ,股权风险溢价也就成了世界之谜。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风险溢价的产生以及理论解释 ,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算中国股权风险溢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昆峰 崔盛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高考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的代理变量,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对就业薪酬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语言能力中的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对就业薪酬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汉语能力的平均影响力更强;但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子群体中,英语能力对工资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数学能力对工资的影响效应均不明显。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产生的工资溢价在学生毕业三年内具有持续效果。研究还发现,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如党员身份、实习经历与证书并不足以解释语言能力对工资溢价的效果。
关键词:
语言能力 高考成绩 工资溢价 人力资本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柴国俊 邓国营
不同规模的城市通常平均工资水平不同,这可能源于能力群分、生活成本差异或者城市集聚经济效应。本文利用全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抽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差异并检验多种理论假说。我们发现,各种假说均能不同程度地解释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相对于地级城市的工资溢价,但城市集聚经济假说最为重要,其次是生活成本差异,这与发达国家能力群分和集聚效应明显的经验事实相区别。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分析结果。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城市规模 工资溢价 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光荣 纪洋 徐建炜
中国自1999开始的大学扩招,迅速而又剧烈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供给,但从年龄段上看,短时期内,扩招主要是增加了年轻劳动力当中的高教育供给。本文首先在年龄—教育双层嵌套CES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供给冲击对各年龄段教育溢价的影响机制。然后,我们利用199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估算出,特定年龄段高教育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增加10%,将导致该年龄段的高等教育溢价下降4.1%。在样本研究期内,大学扩招主要降低了年轻劳动力的高等教育溢价,使2630岁年轻劳动力的高等教育溢价下降了42%。但是,随着时
关键词:
大学扩招 教育溢价 收入差距 替代弹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正勇 陈博欧 廖凯
出口产品质量是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质量溢价理论进行了阐释,同时,进一步将质量溢价细分为结构效应和品质效应,具体分析产品内部出口结构和剔除结构影响后的产品品质。运用质量溢价的方法对2006-2015年27个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在质量溢价的具体运用中,通过结构效应和品质效应的分解,可以弥补质量溢价在测度集合商品时存在的不足。在案例研究方面,相对世界出口水产品平均质量水平而言,大多发达国家及部分南美洲国家出口水产品质量普遍较高,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质量相对较低;挪威、美国等水产品出口大国出口水产品质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较为接近;中国出口水产品质量在报告期内有稳步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