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2)
- 2023(13898)
- 2022(11465)
- 2021(10969)
- 2020(9038)
- 2019(21090)
- 2018(20910)
- 2017(39230)
- 2016(21470)
- 2015(24924)
- 2014(24411)
- 2013(23464)
- 2012(21580)
- 2011(19742)
- 2010(20158)
- 2009(18853)
- 2008(18390)
- 2007(15970)
- 2006(14524)
- 2005(13568)
- 学科
- 济(88847)
- 经济(88755)
- 管理(54332)
- 业(51367)
- 企(40265)
- 企业(40265)
- 方法(37171)
- 数学(33150)
- 数学方法(32518)
- 中国(30382)
- 农(25013)
- 贸(20864)
- 贸易(20849)
- 易(20424)
- 财(20232)
- 业经(18399)
- 制(17074)
- 农业(15854)
- 地方(15798)
- 学(15625)
- 融(15606)
- 金融(15605)
- 银(15261)
- 银行(15239)
- 行(14763)
- 理论(14659)
- 策(14477)
- 教育(13137)
- 发(12397)
- 和(11846)
- 机构
- 大学(296974)
- 学院(292205)
- 济(129928)
- 经济(127515)
- 研究(109220)
- 管理(108136)
- 理学(91698)
- 理学院(90645)
- 管理学(88742)
- 管理学院(88194)
- 中国(85269)
- 京(64645)
- 科学(60882)
- 财(59984)
- 所(54398)
- 研究所(48916)
- 中心(48442)
- 财经(46167)
- 农(44361)
- 江(44068)
- 北京(42361)
- 经(42282)
- 范(41390)
- 师范(41107)
- 经济学(40985)
- 院(39716)
- 业大(37797)
- 经济学院(36737)
- 州(34739)
- 财经大学(34268)
- 基金
- 项目(187039)
- 科学(148538)
- 研究(141803)
- 基金(136534)
- 家(118302)
- 国家(117383)
- 科学基金(100342)
- 社会(90913)
- 社会科(86282)
- 社会科学(86262)
- 省(69719)
- 基金项目(69113)
- 教育(67541)
- 自然(62043)
- 自然科(60729)
- 自然科学(60719)
- 划(60265)
- 自然科学基金(59665)
- 资助(58142)
- 编号(57340)
- 成果(49405)
- 部(43265)
- 重点(42921)
- 课题(41628)
- 发(40962)
- 创(38536)
- 国家社会(38488)
- 教育部(37787)
- 大学(37677)
- 性(36184)
- 期刊
- 济(144691)
- 经济(144691)
- 研究(100597)
- 中国(68452)
- 教育(46165)
- 财(44600)
- 管理(43132)
- 学报(41605)
- 农(41566)
- 科学(39681)
- 大学(34178)
- 融(32572)
- 金融(32572)
- 学学(30312)
- 农业(28870)
- 技术(27267)
- 经济研究(25371)
- 财经(23434)
- 业经(21142)
- 贸(20614)
- 经(20422)
- 国际(20331)
- 问题(18906)
- 世界(17626)
- 业(17096)
- 图书(15990)
- 统计(15324)
- 技术经济(14415)
- 策(14142)
- 坛(13417)
共检索到47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军 田小红
截至2014年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教育合作以及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化项目——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选取全球6大洲15个国家27所孔子学院的案例,以第一手实证数据揭示其发展模式、经验和挑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运作差异、以及在中国大学3.0走向国际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孔子学院的十年发展意义并不只是局限于在全球的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广,还在于是一个积极推动教育与人类文明多元发展、双向合作的中国模式,真正体现了和平、合作和平等的新境界。这一模式积极承担和发扬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和对话的和平使命,为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和教育发展,甚至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文艺
21世纪以来,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软着陆的举措,更是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实现"权力转移"信号。十年的探索式发展,初步见证了孔子学院自身的成长和东方文化品牌的形成。孔子学院现已成为以汉语教学为基础、展示东方文化的重要通道。然而,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国际权力竞争的文化转向,现实地提出了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的系列课题,在"输出什么"方面从过去侧重语言与教育到今后倾向文化推介的转型,在"目标受众"方面从注重精英群体到今后更加关注大众群体的转型,以及在"怎样输出"方面从课堂教学为主到以大众传播为主的转型。当然,转型也预示了国家话语权建设的新面貌,即基于中华文化魅力的"再...
关键词:
全球竞争 文化转向 孔子学院 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妍 张英伟 曹淑云
本文主要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新兴的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及其与高校发展的关系。语言推广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而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机构,与其他语言的推广机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孔子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严晓鹏 郭保林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基本趋势,成为"高等学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一种中心因素"[1]。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化推广的重要品牌,其独特的中外合作设置、运营模式使其除了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外,还成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中、外合作高校国际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将以浙江省的一些高校为例,说明孔子学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与作用。一、孔子学院对高校师资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师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师资国际化才能给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琴
大学评价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价值引导发展的重要路径。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考察,一元化为主导的大学评价模式一度体现了其合理性,然而,由于大众化阶段教育规模日益扩大,优质资源相对紧张,原有的制度安排难以适应新形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应辉
通过对全球孔子学院办学模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目前孔子学院经营模式可大致分为汉办项目型、基金捐助型和产业经营型三种;产业经营型应成为未来孔子学院的基本经营发展模式,但不是最佳模式。最佳模式应该是"产业经营+基金捐助+汉办项目"型,如果既能坚持产业经营型模式,又能努力争取各种基金及捐助和汉办项目,孔子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完全可能实现。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可持续发展 经营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军 尹月
许多学者认为所有现代大学都遵循西方大学的模式,亚洲的大学亦是基于欧洲学术模式和传统。然而,中国大学3.0模式或许是个例外。尽管自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受到西方模式的巨大影响,但它依旧展现出中国学术的传统特征。本文从历史文化视角出发构建中国大学3.0的概念,考察了其核心价值和特征,并探究它在全球化时代可能做出的贡献。首先,划分了中国历史上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对其制度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其次,重点探讨了中国大学3.0模式的四大核心价值和特征:院校自主、思想自由、知行合一的人文使命、和而不同的多元性。正是它们使中国大学获得世界一流的全球地位。同时,还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大学与主导世界的英美模式的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长松 高航
孔子学院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中非合作、增进文化理解、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喀麦隆孔子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建立了"一院多点"的办学模式,在非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
喀麦隆孔子学院 办学模式 文化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易明
2006年5月15日,经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创建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密西根州东兰辛市正式成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为孔子学院揭牌。吴启迪副部长指出:“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是中美教育合作的一个范例,将为美国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机会,是美国学生了解中国的桥梁。”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新华社报道称“这是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网络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也是全球第一家开设网络高中汉语课程的机构。”成立一年之际,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第一届理事会于2007年3月在美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亚群
孔教大学和孔子学院是中国近现代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媒介,二者的性质存在巨大差异,但均与孔子、汉语教学相关联。历史上的孔教大学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当今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应了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的办学演变表明: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孔教大学 孔子学院 对外教育交流媒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赖林冬
孔子学院是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平台。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东盟各国孔子学院积极响应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菲律宾作为东盟的重要国家,其4所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一条可供全球孔子学院发展借鉴的路径:密切与政府合作,深入服务社区,汉语融入大学,服务国家教育改革,自筹办学经费。借鉴菲律宾孔子学院的发展经验,孔子学院的改革发展应该致力于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建立独立自主的招生渠道、将其人文情怀融入大学共同体、服务"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加强文化内涵建设,拓宽服务大学学术研究视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孔子学院 融入大学 改革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喻名峰 陈成文 李恒全
自2001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诚信、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六个方面展开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制的研究;二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系的研究;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四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刚 汪朗峰 Julien Pénin
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理论界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还处于发展阶段,远未达成共识。文章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归纳了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采取国际化战略的动因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生命周期理论、Uppsala模型、OLI模型和CSA/FSA模型等传统理论在解释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过程中的不足以及理论界对上述模型的扩展及创新。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跨国公司 国际化 模型扩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在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对孔子学院官方话语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中外双方主体对孔子学院的认知异同。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演讲话语的分析结果表明,孔子学院的定位和宗旨已获得中外一致认可;但中外双方对孔子学院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为语言文化品牌的意义存在着认知差异;双方在传播态度和具体问题的认知上仍需加强沟通;孔子学院官方话语呈现中外学术话语融合的特点,但中方应淡化其政府色彩,建设其更加和谐融通的话语权体系。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官方话语 中外认知异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