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0)
2023(9246)
2022(7918)
2021(7592)
2020(6586)
2019(15426)
2018(15061)
2017(27979)
2016(15707)
2015(18566)
2014(18563)
2013(18358)
2012(17414)
2011(16070)
2010(16013)
2009(14948)
2008(14913)
2007(13492)
2006(11537)
2005(10445)
作者
(46196)
(38905)
(38756)
(37229)
(24522)
(18666)
(17887)
(15272)
(14629)
(13773)
(13329)
(13033)
(12326)
(12245)
(12223)
(12164)
(12070)
(11512)
(11206)
(11168)
(9723)
(9579)
(9407)
(8813)
(8754)
(8671)
(8612)
(8522)
(7892)
(7874)
学科
(67485)
经济(67424)
管理(38509)
(36003)
方法(33169)
数学(30204)
数学方法(29999)
(26967)
企业(26967)
中国(21492)
(18315)
(15809)
贸易(15803)
(15438)
(15008)
(13769)
业经(12104)
农业(11881)
(11766)
地方(10987)
教育(10280)
环境(10273)
(10232)
银行(10196)
(9823)
(9785)
(9777)
金融(9775)
理论(9235)
(8542)
机构
大学(238303)
学院(229429)
(100972)
经济(99078)
研究(85169)
管理(83032)
理学(71488)
理学院(70548)
管理学(69322)
管理学院(68886)
中国(63137)
(51230)
科学(51036)
(43729)
(43426)
(42331)
研究所(40080)
中心(37902)
业大(35553)
财经(35351)
农业(33745)
(33374)
北京(33027)
经济学(32806)
(32458)
(32339)
师范(32176)
(29916)
经济学院(29822)
财经大学(26289)
基金
项目(151308)
科学(118469)
基金(110495)
研究(110372)
(96788)
国家(96036)
科学基金(80480)
社会(70770)
社会科(67081)
社会科学(67057)
基金项目(57915)
(56578)
教育(52378)
自然(50520)
自然科(49295)
自然科学(49276)
(49257)
自然科学基金(48461)
资助(46003)
编号(43870)
成果(37506)
(35565)
重点(34730)
(32737)
课题(31091)
大学(31085)
(31051)
教育部(30444)
国家社会(30069)
中国(29664)
期刊
(105966)
经济(105966)
研究(72274)
中国(47645)
学报(39709)
(37961)
科学(34890)
(32880)
教育(31379)
大学(30575)
管理(27467)
学学(27409)
农业(26169)
(19010)
金融(19010)
经济研究(18374)
财经(18180)
技术(18025)
(15811)
(15274)
业经(15212)
问题(15048)
(14803)
世界(12774)
国际(12682)
图书(12201)
技术经济(11741)
(11521)
统计(10963)
资源(10416)
共检索到34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亮  王鑫  林家阳  
总结了中国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以了解历史校园的构成时间和地域分布状况。并根据风貌构成要素总结了历史校园的4种基本类型:建筑+其他要素型、多数建筑型、少数建筑型和建筑以外的要素型。对历史校园的保护现状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大学历史校园获得了不同形式的保护,但是总体呈现局部保护较多、整体保护不足的状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历史校园保护受到校园规模和风貌类型的影响。其原因主要由于社会与大学自身对历史校园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未来大学历史校园的保护和发展应以大学文脉延续为前提,针对大学历史校园的特殊性制定专属的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树宏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年和2010年数据,估计了高校扩招前后中国大学学历溢价及其变动。结果表明:虽然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但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催生出的巨大需求,足以抵消其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实质是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高校扩招让女性、非党员、中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扩招增进了社会公平;对不同学历劳动力的需求在区域和城市层面出现分化趋势,而在行业和所有制层面出现趋同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和旭  刘彩梅  高林  温书宇  王大华  
老年学历教育是保障老年教育公平性的重要途径。采用问卷法对713位来自北京、宁波、新乡三地的老年大学学员进行调查,了解学员参与学历教育的意愿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大学学员对于学历教育有一定的需求,主要基于实现年轻时的大学梦、获得更专业的进阶性学习等自我实现的动机;学员期待的最优学习模式是线上为主线下为辅,2~3次/周的学习频率,2年的学习时长以及自由灵活的学习和考核方式;相比北京和宁波,新乡学员的学历教育意愿更明显;身体状态较好(未患有慢性疾病)、正在帮子女带孩子、教育水平在大学以下、月收入低于5 000元或高于12 000元的学员更愿意参与学历教育;愿意接受学历教育的学员总体上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为满意,心态也更为年轻,对当前学习环境(包括通勤、班额、学费情况)更满意;但同时,他们也报告自己的社会网络较小,孤独感水平更高。未来,应构建适宜的老年学历教育模式,促进老年教育的多层次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蕴丰  沈红  
大学教师流失意向指大学教师想要离开学术职业系统的倾向程度。利用"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形成主要受当前工作环境的影响,其中职称、期望收入差距、工作压力和高校集权程度影响最为显著;职业满意度低和自我认可度高也是影响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因素之一;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诱惑和外部的信息隔阂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师流失意向。建议通过改善大学教师工作条件、建立大学教师个人档案和鼓励大学教师适度兼职,抑制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形成,规避教师流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代懋  王子成  杨伟国  
文章从就业匹配的3个角度出发,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现状,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存在高能低配的情况。其中,教育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于毕业生学历水平、成绩、学校的声誉、职业类型和单位规模等;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会影响大学生能力匹配。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从毕业生和高校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清华  徐丹  李雯  
本文基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识别出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然后以武汉地区高校衍生企业的问卷调研为样本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引入代理企业家、外部环境对衍生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母体大学对衍生企业的支持方式,而技术的领先性、技术发明人的产业经验和其在企业中角色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琳  李先德  孙东升  
本文依据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构建了以播种面积度量的中国大麦供给反应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11个大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大麦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大麦价格、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以及大麦一小麦价格比是影响大麦供给的重要因素;大麦供给缺乏短期价格弹性,但富有长期价格弹性;滞后一期大麦播种面积和滞后二期大麦播种面积都对当期大麦播种面积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表明大麦供给具有一定的刚性;大麦一小麦价格比对大麦供给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比较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大麦种植决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童康  
大学排行在传统上属于社会评估范畴。近年来,由于多主体的参与与高校改革,大学排行的传统概念与实践逐渐发生着变化。大学排行应该围绕“大学发展”的核心指标展开,构建大学发展性排行指标与评估体系。因为只有大学发展了,才能满足多方需求,更好地实现大学排行多种功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杨洋  韩佳伟  韦璐璐  
近年来我国大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迅速,而专利转化率却没有相应提高。本文基于中国大学2000-2012年数据,以专利出售量度量技术转化水平,估计了研发投入、转化投入和制度等隐性因素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发经费投入和转化经费投入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受到制度等隐性因素制约;(2)制度等隐性因素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有显著正向影响;(3)研发人力投入和转化人力投入对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没有显著影响。现阶段,与增加投入相比,改善技术转化专职人员的结构和素质,完善激励相容的转让制度,将对改变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产生更大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苗素莲  谢安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敏  
创客运动始于美国,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引领下,创客运动得到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富有创造性,是创客运动的重要力量。吸引和维持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对于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提炼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基于对七所高校28名大学生创客的深度访谈,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大学生参与创客运动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由创客思维、团队合作、指导激励和环境支持四个主要因素及相对应的详细因子构成的关键驱动因素模型。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兢  
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2010年至2016年间我国70所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一是城市公共服务和相对收入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显著因素;二是城市的高房价负担是抑制大学生就业流动的重要因素;三是大学生就业流动具有明显的核心城市倾向。我国大学生跨地区就业流动的这些特征对各城市的均衡化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相应对策为: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应通过错位发展来保障大学生跨地区就业流动的均衡性发展;引导不同区域城市房地产业合理发展,降低房价负担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抑制作用;核心城市应逐步疏解城市功能,非核心城市要采取积极的就业调控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昆峰  蒋承  
随着我国出国留学热潮的涌现,留学选择问题成为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留学选择的影响因素远未被充分揭示。通过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特征、学业参与与表现、个体价值观念对留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就读院校层次越高、学业表现越好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可能性越大。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对留学选择的影响显著。对我国政府和社会评价越低的大学生群体,出国留学的概率越高;党员群体、无宗教信仰群体,留学概率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发灿  冯美玲  张成虎  
文章以大学生从业幸福指数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认知层面等三方面对大学生从业幸福指数进行定义和描述,利用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该幸福指数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探索其内在结构与作用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伟卿  
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6年大学毕业率却低于我国大学的4年毕业率。毕业率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毕业率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